【油尖旺區議會】少數族裔批民族文化表演成效不彰:如參觀動物園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油尖旺區議會今日(22日)舉行少數族裔工作小組,議程包括審議全年油尖旺區種族共融活動。會上原定討論4個活動、共23萬元撥款,惟多名區議員及地區人士會上質疑不少經年舉辦活動成效不彰。有與會的少數族裔青年批評相關油尖旺區民族文化表演完全無助認識跨族裔文化。三個多小時會議後完成相關議程討論,同意以YouTube channel、油尖旺文化導賞團取代少數族裔文化表演。

少數族裔少年Bibek Sapkota列席會議,他批評區內民族文化表演成效不彰。(曾雪雯攝)

油尖旺區議會換屆後,首次舉行社區共融工作小組。會上討論4個活動撥款,包括油尖旺區民族文化表演、職業探索工作坊、少數族裔學童樂學中文及少數族裔家長茶聚。

有地區人士、少數族裔少年Bibek Sapkota列席會議,他批評民族文化表演成效不彰。他指自己早於中一便參與相關歌舞匯演活動。若活動目的為文化融合,就個人經歷而言,可謂完全無用。他指,單次性文化表演甚至無助港人從中分辨不同族裔人士,無異於參觀動物園。

毛漢認為單次性文化表演「谷爆個場實際上冇乜作用」。(曾雪雯攝)

毛漢:谷爆個場實際上冇乜作用

另一列席少數族裔人士毛漢同意並指,相關活動往往只請高官到場半小時,「(剩係)谷爆個場實際上冇乜作用」。今年油尖旺區民族文化表演原訂索價9萬,油尖旺區議員陳嘉朗受訪指,「唔係畀9萬蚊嚟畀林鄭嚟影張相,如果你stay full show都話有影響呀」。

另一列席人士基督教勵行會社工Jeffrey Andrews則指,與單次文化匯演相比,深入油尖旺社區的文化導賞團往往更能向華裔港人介紹本地少數族裔文化。他指,油尖旺區有不少少數族裔的貢獻,卻鮮有被社會提及,如天星小輪碼頭由印裔人士創立。他認為,重慶大廈就是讓港人了解香港少數族裔基層的貢獻,而過往數月如曾有本地少數族裔人士帶領華裔人士了解穆斯林齋戒月文化,不只有助本地少數族裔介紹自身文化,亦讓華裔人士了解少數族裔多元、複雜的文化。

取消表演撥款 改辦導賞活動及拍片

最後,與會者同意取消今年油尖旺區民族文化表演撥款,改辦油尖旺文化導賞活動及拍攝少數族裔文化短片的YouTube channel 。

此外,同一會議上油尖旺區議員胡穗珊則建議,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租務合約翻譯服務,希望推出烏都語、印地語及尼泊爾語三語試行。會上亦同意撥款於油尖旺區學校進行語言學習需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