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精英賽】英華失落4強反思 龍子傑心中的勁旅定義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英華叫勁旅,但到了這一刻才輸,可能叫做接不了棒。」
平安夜的晚上,除了拚進了4強的球員,一切都很平靜,而英華隊長龍子傑屬於後者;完場哨起,他的心也許像當夜的天氣一樣,涼了一半。

近年都能打入「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4強的英華書院,在200周年校慶的今年,失落走入新伊館的機會。在8強的當天,敗於黑馬林大輝中學手下;這頭半季,英華驚險的走過,旅程也暫告一段落。48:55,英華打出精彩反擊的下半場,卻還是輸了;開季至今,入局遲緩的問題依舊,雖然每一次都可以力挽狂瀾,但這一次真的太遲了。

從學界九龍區季軍戰開始,龍子傑就希望大家能為籃球隊多走一步,但始終沒有做到。(張倩儀攝)
走到這一步才輸,龍子傑說是接不了班,雖然口中有說出隊友的不足,但始終最怪責的還是自己。(張倩儀攝)
強隊,不是因為學校的名氣有多大,而是本身球員的能力有多好。(鄭子峰攝)

「負碌」的頭半季

九龍區季軍戰一分險勝,保住精英賽的最後一席;精英賽第二階段受爭議的一球「救命」三分,守住英華的出線資格。英華主帥朱耀明曾笑說英華有「運」,但走到這一步,不能否認他們有能力。

「老實說,能夠走到8強已經是有一點『負碌』⋯⋯」龍子傑毫不諱言,「我們A Grade只有5個,升上來的B Grade雖然實力不足但已經很盡力,我們大概是8隊中最弱的一隊。」看到他們追分的能耐,從落後十數分到一一避近,那份魄力和「大心臟」是不能少的,只是人總要犯同樣的錯,總是太後知後覺。「入局太慢,下半場才知道甚麼是追分、守人和切入分球,但一切都太遲。」說甚麼都沒有用了,從那40分鐘的過去,一切都已為定局。

可能走到這一步本來就有一點的運氣成份,但不可否認英華還是有很實力。(張倩儀攝)
怪自己留不下隊友,怪自己帶不起球隊,怪自己承傳不了英華的傳統,龍子傑也許會在剩下的兩個大賽中Come back strong。(張倩儀攝)

一方的激情歡呼,相擁和咆哮;一方只剩下落寞,好像連挺起胸膛的力量都隨哨聲飄走,只緩緩走回後備席。和前兩次訪問他一樣,龍子傑沒有太大的情緒,好像早已做好最壞的打算;也跟前兩次一樣,句與句之間,那不尋常的停頓像在反省,「特別今年是英華200周年,卻死了在我們這一代,可能送不出這份禮物。」最後一年,卻敗在自己手中的事實,臉上的不知是汗還是淚,大概男兒眼淚從心裏流。

這震撼的一課,是給英華小一輩的球員一次刻骨的教訓。(鄭子峰攝)

自己勁,英華才會勁

身為大哥,當初說好了想大家要為球隊多走一步,精英賽止步,反省的這一刻還是沒有做到,「大家對籃球好似還是可有可無一樣,還是不夠重視,也有一點自視過高,八強不是必然,也沒有一場比賽是我們可以『食硬』的。」當身為「英華仔」難免有一點優越感,但這一次震撼教育告訴了他們,這都是前人的努力和留下的甜。「打到8強,以為『入硬』新伊館,誰知就輸了,這可以說是上了一課; 不要因為英華之名而覺得自己強,是因為自己勁,英華才會勁。」

龍子傑每一次賽後都默默的走,每一次都有所反省。(張倩儀攝)

I'll Be Back!

無能為力的感覺,自己做大的,這個失敗倍感自己的無能。「是有一點不捨得學界,也因為自己打得差帶不到小的打入4強,所以有一點怪自己。」學界時代是回不去的,突然明白了,這種熱血很奢侈:「長大了就不可能一放學一響鐘就下樓練球,也最不捨那一份熱血和兄弟情。」怪自己打不好,怪自己的不盡責,從學界季軍戰到現在,他還在怪自己。

「自己有失責的就是,本身A grade有十多個人但現在只剩下五個人,我未做好中間人的工作⋯⋯」隊長不易做,做好自己也要顧全隊友,可能這樣迫他成長得這麼快。沒有頹廢的時間,他正要面對公開試,但比考試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只希望這16個人不要又變回10個人,希望這16個人可以一直團結,打好之後的兩個大賽。」DSE後,等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