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自得】 黑色愛情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楊志剛美國三位文壇新秀都是近年出了第一本書便榮登暢銷書流行榜。但三本書都是因為作者身患絕症,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寫的絕命書。第一位是腦神經科醫生,死於肺癌時年方三十七。他太太亦是醫生。第二位是女專欄作家,因患乳癌而終年四十,夫婿是律師。同是喪偶心碎人,成為鰥夫的律師結識了成為遺孀的醫生,發展出因為喪偶而萌生的第二春。

腦神經科醫生和他的醫生太太在耶魯大學醫學院念書時認識,婚後萬般恩愛。畢業後他任職於史丹福大學腦神經科,被譽為最出色的年輕醫生,她亦是醫學院教授。2013年他被確診患上癌症,2015年逝世。他臨終前寫的絕命書 《When Breath Becomes Air》於2016年曾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流行榜。

患上末期乳癌的專欄作家埋首寫她的絕命書 《The Bright Hour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時,柔腸寸斷。她擔心死後心碎的律師丈夫如何度日?於是她臨終時向丈夫建議:去找腦神經科醫生的遺孀,因她經歷過相同的痛苦和掙扎。於是他寫電郵給她。第一封電郵問:如何為亡妻寫悼詞?如何不喪志?如何獨自到天明?她馬上回覆。如是者兩人從此每天以電郵魚雁相通,她變成了他的救生泡、感情依託者,漸生情愫。兩人活在喪偶的哀傷,卻同時因喪偶而墮入愛河。他們如何處理這個道德和感情的矛盾?半年後,兩人公開戀情。他有七歲和八歲的兒子;她和前夫的愛情結晶已經三歲。三名小孩樂也融融;他和她則亦悲亦喜;或喜多悲少,或化悲為喜。最樂也融融卻是出版商,把兩本絕命書一同做新書發布會,巡迴演出,賺個盆滿缽滿。但最要命的黑色幽默,還是遺孀醫生和鰥夫律師考慮為他們逝去的配偶的絕命書出續集,書名是從兩本書各取一半,合成為《When Breath Becomes the Bright Hour》。

《When breathe becomes air》作者一家。(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這是對逝世配偶的最後致敬,還是終極不敬?且看第三本絕命書的作者在書中敘述,她和丈夫討論,她死後他何時適合娶妻:「我倆曾花了不少時間討論你的第二任淫妻。這個稱呼,是我給將會取代我位置的女人所起的名字。如果她傷害我們兩個女兒,我會化成厲鬼向她報復。我擔心她是個掘金主義者,在你傷心軟弱時趁機捕獵你。我擔心她是個黑心繼母,將你和我們兩個女兒心中有關我的一切全部銷毀。我擔心她會將你洗腦,使你對我的承諾,以及對兩名兒女的遺願忘得一乾二淨。她會否把房子大裝修,抹去我的一切?這房子是我為了你及兩位女兒而建的安居之所,她會否逼你把房子賣掉?我百般擔憂。你安慰我,叫我對你有信心,叫我相信你會作明智決定。但這真不容易……問題不是我死了多久你才適合娶妻。我的死會讓你心碎。我希望你獨自重拾破碎的心。我的離去,給你前所未有的機會和兩位女兒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不要為了要娶妻而娶妻,不要為了讓女兒有媽媽而娶妻。我要你重新振作,只有你靠自己重新振作,才能找到健康的真愛,找到配得起你和我們女兒的女士。到時,我可能會喜歡她。」這本書叫《The Unwinding of the Miracle》,《紐約時報》評為本年最值得看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女律師,原是華裔越南難民,小時候偷渡來港後獲美國接收。還是她說得準:「叫我相信你會作明智決定。但這真不容易。」

上文節錄自第15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11日)《黑色愛情》。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楊志剛的文章:尋找大學之母黑色文學悼亡詞一丹一師一學生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