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棄錢途追夢】女鋼琴家Peggy:忠於自己人才會快樂

撰文:文皓心
出版:更新:

「(鋼琴天才)個字眼放喺我女身上,我覺得唔係十分切合。如果你問佢係咪有天份,我覺得佢係好有天份去刻苦。」媽媽一臉認真地說,在旁的胡曉楠(Peggy)反而咧嘴大笑。雖然被否認有鋼琴天份,可是她的讀書成績卻毋庸置疑。
胡曉楠在國際預科文憑(IB)考獲滿分佳績,更獲名校法律系取錄。若按「常理」推斷,念法律應是不作他想,既輕鬆又有前途。然而讀書天才決意要行一條難走的路,她今年就在演藝學院鋼琴演奏主修畢業。

【點擊「全螢幕」觀看影片】

App用戶請按此開啟瀏覽器觀看短片

胡曉楠今年從演藝學院畢業,隨即往英國進修。(周荻恩攝)

決意走音樂路,應該也認同自己的鋼琴天份吧。不過22歲的胡曉楠對傳媒冠以的「天才」稱號不以為然,「音樂上係需要比其他人(花上)更大嘅努力,花好多倍嘅時間去練習」。

自幼每天練琴3小時

出身於音樂世家,媽媽是鋼琴教師,她自3歲起便學琴,13、14歲便考獲演奏級,屢屢在校際音樂節奪取殊榮。然而,她將這一切歸功於犧牲童年玩樂的練習,「9、10歲開始,每日都要有2、3個鐘嘅練習。爸媽會話『你係咪每日都要食飯呀?每日都要沖涼呀?咁你每日都要練琴』」。

自小胡曉楠便在台上表演、比賽,整個童年都在鋼琴前度過。(網上截圖)

功課只能在學校完成

童年都花在練琴、比賽、表演上,活潑好動的她不時也納悶,為何同學暑假去玩,自己卻要留在家中練琴;同班有三十多名同學,自己只能參與其中三個人的生日會;每逢比賽過後,只有一星期的「假期」;甚至功課,父母也要求她在校內完成,以便回家專心練琴。相對於時下父母當鋼琴作為課外活動,鋼琴儼如胡曉楠的主修科。

「有少少飲恨自己點解唔再刻苦啲」

父母管教嚴厲、鋼琴教師一堂只為糾正五個音符的執著、被逼長時間的練習,眾多學生或已恨不得擲爛鋼琴,胡曉楠卻樂得被同學稱為Piano Girl(鋼琴女孩)。旁人或許會認為她帶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從小被音樂熏陶的她領略到彈奏鋼琴的美。現在回首,她感激父母鞭策,更覺得自己不夠勤力以致根底未穩,「有少少飲恨自己點解唔再刻苦啲、再自律啲呢?」

觀看更多狀元故事

【狀元棄錢途追夢】無懼樂壇萎縮 尖子做填詞人:氣餒但enjoy

胡曉楠認為,他人看來是天份的東西,她都要靠後天努力爭取。(周荻恩攝)

13歲在台上忘譜 自此對舞台恐懼

國際學校功課雖然不多,但也不能帶回家做,所以胡曉楠開始很有效率地做功課,慢慢家人也發現她能輕鬆考取好成績。正值讀書跟音樂生涯均看似順利之時,她13歲時在台上遇上一大挫折。校際音樂節的比賽,她正彈奏第三首歌,手指突然卻甩掉節拍,腦海頓時變得空白,在琴鍵上徘徊該段樂章數遍也找不回節奏,她在眾人目光下呆坐了十秒。這次的煎熬令她對舞台產生恐懼,自此她在後台會手震腳震,甚至有多次在台上忘譜。

2009年,14歲的胡曉楠在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中奪分組第二名。(受訪者提供)

他人眼中的天份 需後天努力補救

愈怕就愈易出錯,愈易出錯就愈是害怕,年紀輕輕忽然撞板,既懷疑自己的能力,亦失去了分享音樂的純真。近乎於失足的狀態下,胡曉楠不斷為自己安排比賽、表演以適應舞台,亦閱讀不少鋼琴家甚至運動員的自傳作借鑑,努力將恐懼克服,「好多人認為係天份嘅嘢,我係花咗好多努力,同埋好多年既時間先可以慢慢克服到」。

熱愛鋼琴,不過路途顛簸;喜歡唸書、曾參與校內辯論隊的她,又成為了IB狀元,更獲倫敦政府經濟學院及香港大學法律系取錄,順理成章走一條較得心應手的路,應是常識吧。胡曉楠卻在這分岔口不斷徘徊,她理解到音樂是她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長輩的說辭卻不無道理,而且在音樂路上一直鞭策的媽媽到這個關口卻耍手擰頭,「演奏好辛苦,辛苦完未必為自己建立到好穩定嘅環境,但係法律清晰之餘,對自己生活有一定保證」。

觀看更多狀元故事

8A狀元棄拔尖終做旅遊KOL 梁彥宗:香港有夢比追夢更難

媽媽同為音樂人,完全知道音樂這條路有多難行,本來只想女兒投身法律。(周詠雯攝)

練琴30小時才能出門一次

苦苦思索良久,她以一場演出作決定,想像若演出大感滿意,那就去讀音樂。結果她在台上還是失手。按照與自己的約定,她理應念法律,但走下台的那刻,心裏卻想「唔得,我要再試過」。一剎那的想法反而解開她的糾結,她決定要「任性」一次。

為了說服媽媽,她跟媽媽約定每練琴30小時才可以出門一趟。屈起手指計算,即使每天練10小時,還得花上三天才能跟朋友逛街。胡曉楠不但沒拒絕,還特意在父母起床以前便開始彈琴,結果每天早上傳來的琴聲打動了媽媽,讓她走進演藝之門。

每天練琴,胡曉楠竟未對鋼琴生厭,更說「如果冇咗音樂,就再唔係我」。(周詠雯攝)

每天叫她起床的,是夢想

坐這山,總會想像另一座山的風景。身邊不少朋友投身法律,五光十色的商業社會令她一度懷疑自己的決定,「佢哋實習生活好精彩,但自己好似仲喺中學咁」。不過當坐在鋼琴前,她明白自己已經找到最熱愛的工作,「如果每日都係做嗰樣嘢而自己唔係好熱愛,可能坐喺公司望住張枱,會問自己做緊咩」。而她全心全意走在音樂之路,坦言好幸福,「每日起身我都係做緊一樣自己好鍾意做嘅嘢」,喚醒自己起床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胡曉楠認為,年輕人應該忠於自己的渴望,不要害怕追夢。(周詠雯攝)

青春是追夢本錢

追夢或者就是任性,但是胡曉楠認為,年輕就是可花的本錢,「你有的是青春,用十年時間追求自己夢想,之後先做一啲家長眼中嘅正經嘢都可以」。人生苦短,她覺得找到令自己瘋狂的興趣,也應該瘋狂的嘗試,「畀空間自己去explore究竟你真真正正嘅passion喺邊度,搵到先會令人變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