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MA、極真選手挑戰跆拳道 看規例對搏擊運動發展的重要性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圖片擷取自:菊野克紀Twitter)

或者很多讀者都非常好奇,為何菊野克紀能夠在WT跆拳道取得全日本亞軍呢?明明MMA、極真空手道、WT跆拳道是完全不同領域的搏擊運動,各自有不同的武術取向及搏擊形式,怎麼能混為一談?

菊野克紀雖然成功取得亞軍,但卻被冠軍江畑秀範以66-3的比分徹底地擊敗。到底為甚麼菊野克紀最終會遭到慘敗呢?

武備志編輯認為菊野克紀是「成也規則,敗也規則」。整件事再次突顯出「競賽規例」與搏擊運動生態的相互關係。
 

想知道為何菊野克紀要挑戰跆拳道?可翻看:《【奧運夢】MMA選手挑戰跆拳道 以極真打法勇奪日本亞軍》

 

【成也規則】—— 規則相似性

1. 極真空手道跟跆拳道之間的武術相似性

若撇開兩者勝負方式不同而言,雖然兩者在搏擊表現截然不同,但其實兩者具有相容的搏擊技術。當中最明顯的便是不能打擊頭部的拳擊,以及可以打擊軀幹及頭部的踢擊。(極真允許低掃,跆拳道只能踢擊腰部以上部位,下文亦會分析技術相異性)

換言之,在極真比賽中經常出現的近距離拳擊及踢擊技術,其實是被跆拳道賽例所允許。若以極真打法應用在跆拳道比賽中,基本上並不會犯規。

而且極真及跆拳道比賽都具有KO勝制,假若在跆拳道中隔著護具亦能發揮出中段拳擊的威力,確實有機會擊倒對手勝出。而菊野克紀正正是對自己沖繩拳法空手道的拳擊威力抱有信心,所以才嘗試參加跆拳道比賽。

 

2. 2017年WT跆拳道搏擊條例修訂

但在以踢技為主,搏擊距離較遠的跆拳道搏擊中,極真的近身距離打法真的湊效嗎?從菊野的成績可見,極真打法會有一定效果。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是:經過了2017年跆拳道的搏擊修例。(詳見《WT修例後的技術更新》《WTF跆拳道2017競賽規則修訂—— 修訂詳解》

 

在2017年WT跆拳道改例後,把「推」納入合法技術中。令拳擊及推擊應用機會增加,在貼身距離下,選手不再被動防守,而是更主動地利用推擊創造打擊空間,例如踢擊後利用推擊縮短距離再作打擊,又或是在貼身距離下推開對手加以踢擊。

只有明顯地將對手推出場外,或在對手攻擊時將其推開,才會構成犯規。其他情況下,即使把對手推倒在地,亦只會警告倒地的對手。以上影片中,菊野克紀便把握機會以拳擊令對方倒地。

 

在以上影片中,菊野克紀便多次停留在近身距離以拳擊重擊對手,然後待機推開對手成功以踢擊得分。

 

在東日本地區大會的準決賽中,菊野克紀更藉著推開對手,以高踢擊倒對手。

 

3. 以不犯規的技術,迫使對方犯規得分
在菊野克紀的每一場比賽中,初段的得分都會大幅落後,但最後仍是會成功追回分數,或令對方犯規十次而取得勝利。當推擊及近身拳擊被允許時,克紀所要做的便是讓對方主要是倒地或出界扣分,令自己取得優勢。


 

上文提及過不能直接地推對手出界外,但克紀透過拳擊壓迫對手,然後補上一腳令對方出界,則不構成犯規。

 

當面對抗打能力較弱的對手時,克紀的近身重拳或高強度的旋踢容易令對方產生畏懼,令其步法凝滯,被迫出界或沒法進行打擊。如以上片段,克紀在東日本地區大會的決賽中,便因對手犯規十次而自動取勝。

 

【敗也規則】—— 技術專門化

雖然極真空手道跟跆拳道在技術上有共通的範圍,但兩者各自針對不同的搏擊技術範疇,制訂了不同的「競賽規則」,造成武術上的技術專門化。在不同的「競賽規則」下,會自然發展出一套特定的搏擊模式,以「針對賽例」、較為有效的方式作賽,更大機會獲得勝利。

而為何菊野克紀,或這種「極真型打法」,不能主宰跆拳道賽事,正正是因為跆拳道專門化的「競賽規則」所導致。

 

1. 跆拳道護具對技術的限制

極真空手道不配戴護具作賽,但WT跆拳道規定運動員必須配戴全套護具,包括頭盔、護甲、手套作賽。毫無疑問地,護甲減輕了菊野克紀拳擊的打擊力度,令衝力無法完全傳遞到對方身上。

在極真對決中,拳頭的衝力會直接透過指骨直接傳至對手身上,對方所感到並不只有衝力,還附帶著被骨頭擊中的痛感。但在跆拳比賽中,拳頭的衝力要經過拳套、護甲後,才抵達對方身上,一部分力量已經在途中分散。或者菊野克紀拳擊的衝力還是會傳達到,但伴隨的痛感應該已經所剩無幾了。

 

菊野克紀賽後右手骨折,主因是跆拳道拳套嗎?(圖片來自:網絡圖片)

在另一方面,在全日本跆拳道選手權大會的決賽後,菊野克紀發現自已右手輕微骨折。他認為一來是自己經歷9月巖流島、11月東日本跆拳道大賽、1月巖流島後所績累的勞損所致。二來他認為跆拳道拳套具握手的設計,讓自己無法以沖繩拳法空手道的方式握緊拳頭,間接令自己受傷。

其實在一般拳擊拳套中,在掌心位置亦會有握手的設計,目的是填補拳套中的空心位國,讓拳頭亦能握緊。但對於本身都已經非常薄的跆拳拳套而言,根本不會出現掌心的空間。那麼掌心的握手,是否有著其他設計目的呢?為了減低拳擊的威力,還是為了保護拳手掌心?

 

2.  跆拳道的得分準則(得分制)

極真和跆拳另一個最大的分別在於:極真採用「一本制」,而跆拳採用「得點制」。換言之,極真以打擊效果決定勝負,而跆拳道以有力擊中次數決定勝負。

 

雖然近身勾拳在跆拳規例中並不算是違規動作,但亦不算是得分動作。因為在跆拳比賽中,對拳擊得分有一準則:以手臂較為伸直並以直線擊出的直拳,有力地、明確地擊中護甲部分。菊野克紀的近身拳擊夾雜了不少勾拳,雖然會給對手造成效果,但卻無法從裁判手上得分。

就著跆拳的直拳得分準則而言,基於觀感和裁判的視點角度,縮短距離後擊出的第一下拳擊最容易得到分數。即使菊野克紀在近身距離連續打出直拳,由於難以打出明顯效果,所以還是較難得分。此外,假如你以拳擊中起腳中的對手,令對方倒地,但若裁判認為你的直拳是「推擊」而不是「打擊」的話,你還會遭到違規扣分。

另一方面,在跆拳比賽的合法打擊之中,拳擊只有1分,但同樣的中端踢擊卻能得到2分或3分,頭部踢擊更能得到3分或4分。即是對方只要以旋轉踢擊擊中你的頭部得分,便等如你要打出4個有效的拳擊。

 

而由於採用電子護具的關係,只有以足部特定的部位進行踢擊,才能讓電子護具感應到打擊力度。以菊野克紀擅長的「三日月蹴」為例,由於腳前掌部位並沒有電子感應器,所以根本無法在比賽中得分。

在跆拳道的得分準則上,是明顯向某些踢擊傾斜的。這跟WT跆拳道決定的發展取向:踢擊專門化,有直接的相互關係。

 

3. 違規動作的限制

在跆拳比賽中,一些MMA或極真空手道常見的招式被規訂為「違規動作」,例如在MMA及極真比賽中常見的低掃踢、纏抱和摔技。

在極真比賽經常見到雙方選手長期維持在貼身距離「搏拳」,有說法指出這是一種經過時間淘汰洗鍊而發展出的「極真有效」打法。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拳手從近身距離退出時,其中一隻腳總會停留在對方的低掃範圍內,容易受到低掃的傷害。可是在跆拳比賽中,菊野克紀卻不能使用低踢打擊後退中的對手。

 

此外,面對菊野克紀的近身拳擊,冠軍江畑秀範卻成功以「超技術」(犯規技術)應對。雖然在賽例中列明「抓」、「抱」是違規動作,但江畑秀範藉著在主裁判的視覺盲點,以抓抱動作纏住菊野克紀的雙手,妨礙他使出拳擊。

 

在近身纏鬥方面,具有MMA比賽經驗的菊野克紀理應佔優。可是由於跆拳比賽規例,他根本無法使出任何相應的技巧。正如以上影片,菊野克紀雖則沒有明顯摔投動作,但其Underhook已經可能構成了「抓抱」犯規。

 

4.搏擊規則改變運動員生態

不同的武術有不同的技術範疇,按此會制訂了不同的「競賽規則」,不同的「競賽規則」會自然衍生針對式的「主流打法」,不同的「主流打法」會影響到運動員培訓及選材(選擇受什麼訓練、練什麼研究什麼技術等)。

專門化的技術會演變出「體型專門化」的運動員,也就是擁有某種特定身體素質的運動員,特別容易贏得比賽。而在以快速踢擊為主,頭部踢擊得分較多的賽例下,個子高、體重輕的選手較為佔優。

正如日本冠軍江畑秀範,便擁有197厘米的巨人身高。在跟菊野克紀所屬量級的世界排名第1及第2,其身高都在189厘米以上。但反觀菊野克紀,他的身高卻只有173厘米。即使他真的能夠打進2020東京奧運,他的對手亦會平均比他高出15 - 20厘米。

在跆拳道的世界裡,要克服這20厘米的先天差距,可謂「難如登天」。

 

總括而言:「比賽規例的訂立」主宰了搏擊運動發展的方向

正如之前文章《防具對搏擊運動發展及技術的影響》所言,現代搏擊運動跟實際格鬥的最大分別之處在於「規則的訂立」,而「競賽規例」密切影響著搏擊運動的發展趨勢和表現方式。當中又包含著今天各種傳統武術、搏擊運動都必須而對的問題「如何在普及搏擊運動之餘,又能保留武術的實用性」。

未來武備志會繼續撰寫相關文章,跟大家深入探討「競賽規例」跟武術、搏擊運動的種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