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哲學】死亡驅力與文明——讀弗洛伊德《文明與缺憾》

【01哲學】死亡驅力與文明——讀弗洛伊德《文明與缺憾》
撰文:植展鴻
出版:更新:

當我們看到維也納郊區林間小路上亂扔的廢紙時,便義憤填膺地稱之為「野蠻」——文明的對立。我們覺得一切污穢都與文明相悖,我們也把清潔的要求擴展到人身上。

由於人類互相充滿原始的敵意,文明社會永遠存在著崩潰的危險。勞動中的共同利益尚不足以將人類團結在一起,因為源自本能的感情遠比理智的利益強大得多。文明必須盡其最大的努力來限制人類的攻擊性本能,並且運用心理反應形成機制來控制它們的顯現。

——弗洛伊德《文明與缺憾》

文明的人為何是痛苦的人?

弗洛伊德認為死亡驅力是人類的一種侵略性力量,在現代文明下被壓抑,並進一步成為一種罪疚感。死亡驅力論述其後於二十世紀法國哲學中掀起了一波波漣漪,傅柯對「性」的思索、拉康對作為真實界的驅力的理論闡述,皆可見這個論述的影響。

時至今天,由各種壓抑所產生的心理徵兆(例如抑鬱症、躁狂症等)一直縈繞著現代人。通過閱讀弗洛伊德後期名著《文明與缺憾》中他如何理解「現代性」和死亡驅力之間的關係,連同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對現代文明的批判,我們將看到文明的缺陷如何建構出這些心理徵兆。

本講座將以精神分析角度探討文明人的痛苦由來,並以此討論法國文化理論的問題方式。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 2018年3月4日(星期日)時間: 下午2時至4時正地點: 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美麗華商場一期地下B108-B113,B115 & B139號)講者: 張嘉榮先生 (齊澤克《暴力》譯者,現為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研究生)費用: 01會員免費名額: 共50位講座語言: 粵語截止報名日期:2018年3月3日(星期六)下午6 時正

>名額結束,多謝支持<

《條款及細則》

活動查詢:event@hk01.com / WhatsApp  +852 6689 0189 ​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