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也作反:點解中國專養反骨仔?
在中國公眾的普遍認知中,1949 年後的外交史上「反骨仔」不少,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巨額援助無不換來落井下石。近日,斯里蘭卡又提出將欠中國的 80 億美元「債轉股」,讓中國成為其基礎設施的股東。
食碗面反碗底? 總統不是同一人
儘管知道左右不了任何國家的決策,大批國民還是立刻對斯里蘭卡的提議表示不滿,因為中國近來在外面大撒金錢,撒的,可都是出口加工業的農民工用血汗換來的美元。
可是,除了不滿,他們一個進一步的問題也問不出來,只知道不管是援助還是免債,都是「對你好」,應該得到的就是「知恩圖報」。
斯里蘭卡對中國無疑是知恩圖報的。友好幾十年,近年中國在該國興建的漢班托塔港,還被印度驚呼為意圖控制印度洋的「珍珠鏈」戰略之關鍵一環。
這個好處值不值 80 億美元暫且不論,問題是親華的前總統 2015 年下台後,兩國關係開始倒退,新總統重新審查兩國合作項目,叫停投資 14 億美元的科倫坡港口城,令中國國企每天損失 38 萬美元。
現在,中企 1.25 億美元的賠償要求,斯方既付不起,卻要求專案復工,並欲以更多合作換取中國更多好處,行嗎?
政治帳不能用錢計
純樸善良的中國人民似乎太不懂生意了,他們就沒想過問一下,中國怎麼就能允許斯國欠帳累計達 80 億,而渾然不覺對方根本還不起?正常的生意誰敢這麼做?即使港口城專案中企懂得索賠,可人家總統來華跟你國政府發表了聯合聲明,你難道還好起訴嗎?
顯然,中國在斯里蘭卡這種地方的一切國家經濟活動,都是「政治帳」,不能用錢衡量。
然而政治上,中國又賺到了嗎?一般而言,這樣的國家在涉台、涉藏、涉疆、涉港、涉東海南海等領土爭端,以及在聯合國人權事務等問題上,持對華有利立場,就值中國好一番感激了。如果在戰略上再幫助中國挑戰印美,更是中國應當「知恩圖報」才對。即使兩國關係有些波折,中國又哪次不是用更大度的關懷去溫暖盟友失落的心呢?
這麼看來,中國對有戰略價值的國家,完全不計代價就是天經地義的啊。可是,中國的錢包是有數的吧,怎麼辦?
錢是換不來盟友的
其實,癥結在於,以前的「政治帳」太主觀太幼稚太情緒化,那是毛澤東和周恩來某些個人風格的產物,在近年以央企為主力的國際經濟合作中,這種風格至今揮之不去。只是這種活動畢竟又採用了市場經濟的形式,還渴望收穫商業成功,結果便是不算帳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要說解決之道,其實也簡單:認清國家之間利益是決定因素,充分量化交易的成本和收益,政治投入要有成本意識。
至於方式,寧願以適度無償援助換政治收益,也不要試圖商業投資政治化,以為這樣是既隱藏政治企圖,又一箭雙雕,因而經常為政治而不計代價或被政治干擾,結果卻造成商業收益和政治收益都事倍功半的結局。至於還有大把國人幻想中國在印度洋各國的商業投資能變成軍事基地,更是沒見過別國的海外軍事基地怎麼來的吧。
當然,這樣的前提是先明白光是「豪俠義氣」換不來盟友,錢也換不來,要學會承認盟友的自身利益,包括利益最大化和不親近中國的利益動機,少用道德標準去情緒化地褒貶,多用現實態度去周旋;同時,起碼要敢於將現有的國際政治經濟合作或交易的謀劃和得失公開,讓全社會對這些國家行為既有所約束,又集思廣益,逼使其更理性和科學。
不過從現有形勢看,中國政府似乎難以做到這些。這意味着在外面大撒金錢、總是吃虧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局面將維持下去,但至少到底是世界充滿「反骨仔」,還是有傻仔自甘為「自動提款機」,看得明白的人已愈來愈多。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Facebook:
古巴、越南、朝鮮,宜家連斯里蘭卡都「作反」。借錢唔還事小,唔畀面你事大,亦難怪國民咁㷫。但正如 #朱兆君 指出,呢啲擺明就係「政治帳」,唔可以用錢計嘅:link
#自動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