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香港.一】由寮屋棺材房到水管貨櫃屋 怪誕城蝸居新傳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一出世時住在朋友那裏,沒窗又沒有冷氣。」看CNEX紀錄片《子非魚》中的窮小孩記憶就是如此,導演黃肇邦曾經說過:「大人眼中的捱窮無錢,其實在小學生眼中未必算是一回事,或根本未必當是一件很大的事,小孩子有的是那種由心而發的生命力……令他們的人生閃閃發亮又充滿光彩,只是後來,這種生命力才慢慢隨着成長而消逝!」我們都是在木屋區與徙置區中間長大的一代,只希望未來的孩子不會再居於更齷齪的棺材房與板間房!撰文:曹民偉

什麼是棺材房?一間狹窄的劏房可以像火車車廂般分隔出上中下兩排六個床位,棺材房中的人們生活的空間不足三平方米,每間高度不超過半米,長度不超過二米,那是籠屋的現代版,今天有些變臉叫作太空艙住房,其實大小也近似一個棺材房,只是摩登版本而已。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在一次訪談中說,以前籠屋主要是六、七十歲的長者住,現在棺材房最年輕的只有18歲。「因為家庭問題,他之前住宿舍,但18歲夠年齡要搬出去,冇錢,只好租棺材房。」住在棺材房裏的失業年輕人很絕望地表示:「很怕回到自己那間不到三平方米的小房間,因為裏面太過狹小,根本無法呼吸到新鮮空氣,簡直令人窒息。」

上世紀九十年代,筆者曾跟社區組織協會探訪深水埗籠屋居民,一間70平方米的唐樓,可以間成上上下下數十個三、四層的鐵籠,不只廁所上面有鐵籠,連樓梯頂也加裝鐵籠,足足住了200多人。裏邊陣陣都是老人家的齷齪氣味,坦白說,真的有點中人欲嘔,還有人吸煙、大熱天流着汗水、多天沒有洗澡、從來沒人清潔的廁所……

那時住的都是老人家,根本不是張之亮在1992年上映的電影《籠民》那種浪漫,不見有賣雜貨的陳十一、不見得有修砂鍋的陸同(谷峰飾)、不見有耍猴賣藥的唐三(泰迪羅賓飾)、不見有刑滿釋放的毛仔(黃家駒飾)……有的只是一班被社會遺忘多時的nobody。後來在一位市政局執屍隊人員口中知悉,其中有一位住在板間密封的籠屋老人,在大熱天時死了一個星期,臭味絲毫沒有為其他人察覺,直至有一滴滴的屍水滴到下格籠民的床位,那位老人還以為樓上瀨了臭氣熏天的屎尿,拍它的木板門又沒人應,最後找警察上門撬開木板門,才發覺老人家已死去多時,那位執屍工人說,從沒見過的屍身已經完全溶化,跟床下的被褥黏在一起,怎樣也分不開來!

聽到這段故事,令人感覺毛骨悚然,走過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看到眼前屹立着一座「水管屋」(OPod Tube Housing)。孩提時代曾經住過上水安置區,房子附近就是運輸東江水的大水渠,政府的廣告說,何不在大水渠上跑步?實屬無稽之談,我們一行小孩子在上邊也要戰戰兢兢地行走,又怎可能跑步呢?

這條大水渠是運東江水來港的,也可以將一切都市的污物帶走。看見眼前的大水渠屋,給予窮困的無殼蝸牛居住,卻惹人聯想到大水渠也是沖走城市污物的地方,置身水渠中生活,彷彿也成了這城不可見的污穢之物!

看見眼前的大水渠屋,給予窮困的無殼蝸牛居住,卻惹人聯想到大水渠也是沖走城市污物的地方。(視覺中國)

昔日寮屋VS今日貨櫃屋

根據政府統計處今年一月出版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人士》,截至當年年中,全港約有20.97萬人居住在劏房內,平均住戶人數達2.3人。看似冰冷的數字,可是,我們成長歲月中真的跟很多這些蝸居的孩子一同成長。在《子非魚》中,香港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去探望居於狹小劏房的小女孩,他也是在貧困的環境中長大,因此鼓勵小女孩:「只要努力讀書,將來一樣可以跳出生活的困境。」

記得小時候有位鄰居的父母帶着13個孩子賣菜,居住的唐樓板間房只有一張床,每晚總有幾個較大的孩子在菜檔輪流跟蔬菜一起睡覺。早期的街市檔攤,15平方呎的空間根本就像板間房大小,以前,一家幾口的街市小販往往朝行晚拆,睡在街市梗檔中,只要家人不是賣雞鴨鵝的檔口就好了。

七十年代,政府統計居住木屋區的居民高達75萬人,而全港有多達130個寮屋區,還有很多是未有登記的。(作者提供)

回憶成長的五、六十年代,最多朋友仔住的就是木屋區,政府將之統稱為「寮屋區」,即是包括所有木搭、鋅鐵搭或石砌的非法佔地的居所;七十年代,政府統計居住木屋區的居民高達75萬人,而全港有多達130個寮屋區,還有很多是未有登記的。那年代,城中龐大的木屋區有觀塘的雞寮、秀茂坪的大聖村及安樂村、筲箕灣的愛秩序灣村、荃灣的芙蓉山新村及白田壩村,還有鑽石山的大磡村、屯門的嚤囉山村及井頭村等等。

小學時代探訪過一些住木屋區的朋友仔,雖然地方細小,但很開揚,隨時可以屋前屋後通山跑,朋友仔會帶我們看哪裏是賣糧油雜貨,哪裏有理髮舖,哪裏有水電五金舖,村口還有村公所,還有滅火隊和互助社防盜哩!那年代,還有不知是黑社會或什麼地主之類,會要求每間木屋納地租,而每隔一段日子又有「寮仔部」會來拆屋,有些會私底下付錢搞掂,不然,拆了的第二天又會重新用拆下來的材料再搭建起新的木屋。木屋區中間還夾雜着不少山寨廠,會發些穿膠花、造拉鏈、穿珠仔等手作仔給木屋區居民賺些生計。如今想起來,正是這種小孩子「由心而發的生命力」,令他們將克服居住的困境亦視作一場饒有趣味的玩意。

今天新界很多菜地及豬欄,因為不能興建房屋,於是,這些棕地業主就讓人堆放貨櫃,後來發覺租作貨櫃場倒不如改建成貨櫃屋划算,於是出現一些層層疊疊的貨櫃屋居所,租金也較城市的劏房便宜,兼且一個貨櫃的面積也不算小,還開有窗口與廁所,這些鐵造的貨櫃最大問題是夏天太陽曬下來甚為吸熱。今天元朗不少棕地都已改作貨櫃場,與其長期擺放空置的貨櫃,的確可以物盡其用暫作貨櫃屋出租,不過,中間需要解決排污、水電、交通等問題。

近年在全球興起的貨櫃屋,被視為窮人恩物。(視覺中國)

事實上,在荷蘭的Keetwonen、英國的Ladywell、南非等地早已有出租給初搬出來居住的年輕人貨櫃屋邨,貨櫃屋底層更開設有自己的店舖,像咖啡店、超級市場、文娛空地,儼然一個小社區。香港社聯亦已跟地產商洽談,將一些未發展的城中土地捐作改建為「貨櫃組合屋」,興建三層高的組合屋,每個單位200平方呎,作為一種過渡房屋或中轉房屋的概念,首批100個單位今年將於深水埗南昌街推出。

香港創意公司James Law Cybertecture亦實踐了一個名為「Alpod」的流動式貨櫃箱住宅計劃,他們可以幫客戶將貨櫃加進水電廁等設備,每個貨櫃基本是480平方呎,與香港一般住屋面積相若,不過,貨櫃連同改造費用要50萬元,還須要你自覓地方擺放哩!參看近日設置於元朗邊境的新田購物城,正是一個貨櫃組合小城市的概念,任何店舖及銀行、餐廳及遊樂都規整地設於一個個貨櫃之中,收納與擺放十分方便,絕對是未來新社區的好構想。

香港共有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然而,有逾七成地方是綠化的郊野公園,加上棕地農地等額外用地,僅餘23.7%土地可作城市開發,其中用作住宅用地的僅為77平方公里,全港逾700萬市民的住房需求殷切,令樓價在過去十年以倍數計飆升,比如八十年代,100萬元已可購置一個頗為舒適的單位,但在今天,中原地產指數列出現今的上車盤平均要500萬!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曹民偉其他懷舊系列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118期《香港01》周報(2018年7月3日)《家在香港不容易 怪誕城蝸居新傳》。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