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影評】《踏血尋梅》 我真的失望了……

我覺得拍寫實片最棹忌的就是導演事先已有了結論,然後要話俾全世界聽:「件事其實係咁嘅。」因為如果導演已經有了結論,就好容易墮入一個要「努力說服觀眾」的陷阱。好失望「踏血尋梅」就是用了這個方法。

文:陳米記
在戲中你不停見到導演好努力嘗試說服你:「嗱!你睇,呢單唔係普通嘅殺人案!你睇吓雖然咁殘忍,但係背後有好深層嘅原因⋯⋯而且雖然看似絕望,但人間還有情!」但當導演聲嘶力竭、畫公仔畫出腸之後,遇到一個好似我咁唔生性嘅觀眾話:「係咩?!我唔覺喎!」咁點算?方法只得一個,就係要誠實告訴觀眾你的想法、你的感受、你的疑問。觀眾睇完可以唔同意你,但至少你讓觀眾明白你的想法。而講真話永遠都會得到尊重。(假設我們還是活在一個civilized的社會)一套戲嘅觀眾永遠只得一個,就係導演自己!要感動人就要感動自己先。
我看《踏血尋梅》看得很不自在,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因為當中的沙石多到令我入唔到戲。不知是不是因為卡士大了、幕後強了,還是要「尊重事實」,處處見到制肘。我期望的導演signature不見了。
不明白老差骨為何對案件好奇又感動
整套戲由郭富城帶領觀眾去「接近真相」,可是我真的不明白,一個幾十歲老差骨為什麼會對這單案咁好奇咁感動?!乜嘢大蛇屙尿未見過?好喇,講到佢咁好奇,無理由查左咁耐就只得兩個結論:聽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好奇的偵探聽完都會覺得是心理學家的江湖術語。話慕容令白只憎恨女人,咁我又唔覺喎。慕容對白只由床上咬耳仔到落淚見紅自動獻身,直頭係初戀feel。
如果要改,不如話郭富城之前幫襯過春夏。有別於其他援交妹,春夏的獨特氣質吸引了郭富城,偵探想瞭解更多,但這個世界不是你話想了解就了解到。人就是這樣,你鍾意佢時佢又對你冇興趣。你想了解佢咩,佢根本當你透明。(所以郭富城之後同所有人都friend左,就好突兀)。不如就利用郭富城查案嘅發現,對比佢心目中對春夏的想像。查案的findings無論是引證還是否定了他之前的幻想,對於郭富城來說,都是一種衝擊和一種反省,還可以講佢驚上司和同事發現他是嫖客。一個循規蹈矩、愛錫仔女的失婚爸爸,同時又是一個鍾意玩援交的偵探不是更加立體嗎?!起碼都justify到點解佢咁好奇同咁感動。(不過郭富城可能唔肯演。)
演員超標完成演出 劇本塑造角色牽強
演員方面,郭富城、春夏、白只、金燕玲個個好戲。但係正如你問我:甄子丹好唔好打?好打!好好打!但係「葉問3」最尾嗰場打得好唔好睇?「臥虎藏龍2」打得好唔好睇?唔好睇!一啲都唔好睇!因為都唔知佢為乜打!金燕玲能者多勞?!一開始就來一場:嗱!你明明知道個女已經死咗㗎喇,但係你接受唔到呢個現實,所以你要扮唔知道,你要將內心的悲痛遷怒於差人。你對差人愈兇,即係話你愈接受唔到這個現實。緊接下一場就由唔接受到接受,由憤怒變返悲傷,由一滴眼淚都無到滴出眼淚……之後幾場還有零點一秒爆嬲,一巴星落春夏塊面度、唱歌、跳舞、除衫、扮勢利……仲要俾多兩個特寫鏡頭佢煲煙。每一場都是難度分爆燈,當然金燕玲都一一超標完成。但有需要嗎?感覺上就好像鬼佬四仔,一來就打真軍。突然間變左睇CCTVB連續劇,每三秒五秒就哭啼吵鬧大龍鳳,不是無聲勝有聲更加適合金燕玲嗎?我覺得導演上一套「微交少女」中溫碧霞簡單同工人講:「斟啲可樂比佢哋,記住攞杯呀」,仲入型入格。
同樣講少女,翁子光前作「微交少女」那種青春莫名的躁動,在春夏身上一點痕跡都沒有。戲中的春夏和大部分香港社會對新移民形象的偏見相差無幾,除咗錢同靚仔,好像沒有其他追求,亦沒有其他煩惱。相對前作「微交少女」中的阿欣,錢、朋友、性、靚仔、愛情、母愛通通都有,可是還茫然若失,獨自落淚……開場不久, 話說春夏終於來港定居,一個wide angle影春夏在火車上遠眺香港景色,畫面一半是春夏的臉,另一半是火車窗外的香港快鏡。為什麼要用這一個最簡單(最懶)的鏡頭來交代春夏對香港(自身未來)的憧憬。一個新移民,來香港除了對香港繁榮的憧憬,就什麼都沒有!?還有,為什麼要交代春夏「衰十一」,莫非導演覺得佳梅下場和她「衰十一」有關?還是導演覺得佳梅16歲前的自主行為對她日後的心智有影響?!我覺得這是對佳梅的最大侮辱。普通師奶就會覺得她濫交(貶意),加上貼錢鍾意一個係人睇見都知係仆街的李逸朗,就會覺得佢cheap。
白只就更加stereotype,貨Van佬,衝動、鹹濕、膚淺、take野、黑社會。Ok,他也孝順的⋯⋯但自首之後又純如羔羊,無情情哲學家上身,articulate到話:
「我一啲都唔討厭女人,我討厭人。我撕佳梅塊面落嚟係唔想佢係人。」
既然這樣想,又為什麼後悔呢?當然亦唔會在案發重組時流下眼淚。替天行道幫佳梅落仔更加應該義不容辭,開心都來不及。導演為了說服觀眾白只好孝順,牽強加了一場神童輝打飛機戲。如果唔係神童輝力挽狂瀾,其實都幾難睇。明明白只喺度玩緊laptop,2009年都已經有this AV啦。還有那場講白只打電話給神童輝說: 「咁瘦嘅人都咁多脂肪」。我覺得打這個電話的原因,應該是白只知道自己in deep shit,打這個電話是要令自己返回「正常人的現實」,將自己從deep shit裏面抽離。所以語氣應該是若無其事,因為他只想得到神童輝和他平常一樣吹水的感覺。
令人失望的何只劇本? 攝影、美指、仲有音樂⋯⋯
杜可風的攝影令人非常失望,戲裏面有很多不必要的over 、under、鬆郁朦⋯⋯例如學校鎅手那場,無情情打燈又光又暗;郭富城解釋案件點解全程slide projector;佳梅第一次接客,為什麼會用嫖客角度zoom來zoom去;仲有郭富城同佳梅姐姐在床上傾計,鏡頭一轉,同一場景為什麼突然變黑;佳梅第一次接客,燈光把佳梅的nipple打成向下垂;慕容落水無情情慢鏡;還有白只講完案發經過,點解後面才熄燈……不能盡錄。
美指、形象設計方面亦非常失望。第一,郭富城根本就唔應該戴眼鏡。呢個係犯咗所有港產片嘅錯誤:凡係有啲嘢諗嘅角色都要戴眼鏡!就算帶,郭富城對老花眼鏡點解會咁大嘅!?一個有老花嘅人係唔會成日好似郭富城咁dup 低個頭望返上嚟!要扮50幾歲嘅老差骨,其實郭富城本身都五十幾啦。搞到現在好似鍾景輝啲舞台劇。最近睇王小帥的《闖入者》,資深女演員呂中就在戲裏專登扮老,舉手投足感覺非常突兀!睇唔夠四分一就唔想睇。還有郭富城全身打扮也太懶了吧。這種打扮我會歸類為鴨寮街電子阿叔或摩羅街玩玉阿叔。這種人應該只係會對死物有興趣,但戲裏郭富城一時係阿伯、一時又psychiatrist上身安慰金燕玲,一時又哲學家上身識得分「希望」同「以為」、一時又木村拓哉玩郵購、一時又玩玩具、一時又扮文青影寶麗萊……通通都格格不入。
白只屋企牆上為什麼會貼相嘅?我相信只有少數文青中的文青才會在自己屋企牆上貼滿相,還要無情情有神童輝貓頭鷹紋身圖案貼上牆?!……春夏第一次接客的那間時鐘酒店似廠景多啲。佳梅父親在大陸點解會撐船嘅?唔係話佢搞外圍波嘅咩?咁好機會發揮,美指只係捉左隻鹿。
譚耀文同邵美琪的角色是個冇血冇肉嘅阿四。(譚耀文在「葉問3」已使出過同一板斧)所有對白都係cliché。譚耀文爆發踢神童輝又爆唔到,自己爆頭搞笑又唔好笑又格格不入。譚炳文、佳梅姐姐、Madam全部都無戲可做。慕容就一啲作用都發揮唔到。全套戲最好表現是神童輝!講對白那些抑揚頓挫,我想很多專業演員想學都學唔到!
配樂也是一大敗筆,好多場戲,金燕玲的energy大部分都給配樂沖淡了。戲中兩首歌也太貼題。尤其是金燕玲唱那首Goodbye My Love。這個場景選曲一定要係好「唔啦更」,又或者「貼題貼到過了火」,才可以製造出戲劇效果。可惜現在只是「憑歌寄意」。佳梅那首歌還要片頭片尾唱一次⋯⋯導演已徹底墮入了要說服觀眾的陷阱。
點解郭富城由頭到尾都冇交代佳梅幾時俾人殺、白只幾時自首、中間過咗幾耐?我覺得好重要,因為戲裏面淨係見到白只殺完人照常開工,自首之前的心理描寫通通欠奉:為什麼要去自首?對心形耳環咁大隻又金又石,唔使問都知係假,還要金燕玲問出口?唔明點解要將白只同689拉上關係。為什麼香港青春片唔係對住個天大叫就係要無情情落水?而且一個嚟M嘅女仔更加唔會無情情三更半夜跳落沙灘浸鹹水;慕容褲都無除點入呢?大家都知道打飛機唔係靠四仔就係靠幻想,點解要鎅手重溫血的感覺?白只同佳梅做做吓點解會停低?唔係一路做一路鏈死佳梅嘅咩?我信佳梅會停,但係我唔信白只會停囉。李逸朗搵佳梅過橋,點解冇事先夾口供?佢一定知道佳梅會幫佢?唔明點解金燕玲食煙要咳?明明一年前仲係個煙鏟。搵慕容易過搵神童輝,點解唔搵?一個差人同一個錫貓嘅人係唔會咁樣處理隻貓嘅。細路女又點識由香港人口帶出霑叔、李小龍,跟住帶出王佳梅屬唔屬於香港這個大命題呢?導演想講王佳梅來到香港的alienation ,可以有一萬個方法,但而家只係國民教育級數。郭富城間屋點解文青到成幅牆都係寶麗萊?但係又只得一支燈?無啦啦又點會有英超台?郭富城悲從中來漏夜和前妻茶餐廳見面,點解唔係街坊裝?仲要綁鞋帶?真係唔知郭富城為咗乜喊?同個囡friend成咁,好多爸爸都恨唔到。加入宗教元素節外生枝,仲要帶埋本聖經去開工!?尊重事實?還是被事實捆綁?牆上字母一睇就知係電腦密碼,不用大偵探和Madam費煞思量。不過我唔信佳梅會唔記得自己密碼要寫低喺幅牆。唔怕比屋企人知?同埋我覺得王佳梅唔會恨睇到個天,恨都恨見鄭秀文多啲。我諗大部份死者家屬都唔想再見番呢單案嘅任何有關人士。郭富城兩年後上樓搵金燕玲,還有湯飲?
還有...還有很多。
最後想提戴卓爾夫人曾經講過:
Being powerful is like being a lady, if you have to tell people you are, you aren't.
如果拿走powerful這個字換上其他字,你就明白我在開首說,作者創作中為什麼不能事先有結論的意思:因為你愈努力講,啲人就愈覺得唔係。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