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曾蔭權去年被裁定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被判囚20個月,他早前就裁決、判刑及訟費等提出上訴,今日法庭頒下判詞,駁回上訴。曾蔭權由未能進入大學的一個「孤獨的推銷員」,及後加入政府,由二級行政主任慢慢爬上權力高峰,回歸前成為首名華人財政司,回歸後更成為首名由公務員出身的特首,惟特首任期尾聲身陷貪腐醜聞,聲名大受打擊。
曾蔭權父親曾雲擔任警察,曾居於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1959年,當年15歲的曾蔭權就讀香港華仁書院,原本成績足以入讀香港大學建築學院,但因家貧,最終放棄升學,短暫擔任藥廠推銷員,是以其後自稱「孤獨的推銷員」。 曾蔭權1967年獲聘二級行政主任,4年後轉任政務主任,仕途一直平步青雲,1982年擔任沙田政務專員(圖右),成為他得意之作,其中協助成立沙燕棒球隊一事,更被改編成電影《點五步》。 香港主權移交在即,港英政府需要培訓華人主要官員,曾蔭權(圖右)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獲港督彭定康委任財政司,是首名華人擔任此要職。由1982年沙田政務專員,13年間連跳七級至權力高層,正正反映港英政府非常重視曾蔭權,確保他能順利由港英政府過渡至特區政府。(美聯社) 在香港回歸前夕,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左)在港督府向曾蔭權(右)頒授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KBE),表揚他對香港多年的貢獻。爵級司令勳章比起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曾獲頒授的司令勳章(CBE)還高兩級,曾蔭權及後被尊稱為「爵士」,是當時港英政府中勳銜最高的官員。(政府新聞處圖片) 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風暴,曾蔭權帶領時任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及財經事務局局長許仕仁聯手「打大鱷」,動用過千億外匯基金入市支持港股,不到兩星期成功擊退炒家,為人稱許,而當時政府購入的港股就透過成立「盈富基金」出售。(美聯社) 雖然曾蔭權(左)平步青雲,2001年更接替提早退休的陳方安生,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政務司司長,但有傳他被時任特首董建華投閒置散,2003年沙士期間,被揶揄為「清潔大隊長」。(視覺中國) 時任特首董建華,2005年以「腳痛」為由提早離任。根據《基本法》,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擔任署理行政長官,他被拍攝到在政府總部外「吹口哨」經典一幕。 (美聯社) 曾蔭權遂「冷手執個熱煎堆」,成為第二位特首。他於兩年後,即2007年爭取連任,獲得641名選委的提名,競選口號為「我要做好呢份工」,毀譽參半,其對手為公民黨梁家傑。(美聯社) 2007年3月25日,第三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投票日, 綽號「煲呔曾」的曾蔭權以649對123票,得票率近8成下擊敗代表泛民參選的梁家傑「袋巾梁」,成功連任。(法新社) 曾蔭權2010年提出政改方案,以「起錨」為口號,後來其接受民主黨的「區議會改良方案」,令區議員有參與及提名新增五席區議會(第二)功能組別之權力,又裁撤了董建華時代復辟的委任議席,某程度上提高其地位及增加其民主成分,但仍未有觸碰到區議會職權問題的癥結。(政府新聞處圖片) 為了推銷政改,曾蔭權(左)首次與時任公民黨黨魁、「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若薇(右)作電視直播辯論。二人激辯,曾蔭權稱:「我差幾票,若我們能有幾票,香港真真正正有進展。」余若薇則以一句「如果我支持,我對唔住下一代,所以我情願原地踏步,我都唔要行差踏錯」作為總結。(美聯社) 曾蔭權順利連任至2012年,同年新一屆特首選舉舉行,曾蔭權據指支持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參選特首,但唐英年因僭建醜聞,最終由梁振英成功當選。(政府新聞處圖片) 曾蔭權任期尾聲,被傳媒揭發多次接受商界利益,如到澳門出席賭場春茗、乘坐私人飛機及遊艇、退休後租住深圳單位等,最終更因未有於行政會議申報利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入獄,成為首名判囚的特首。(李澤彤攝) 曾蔭權(左二)2015年被廉政公署起訴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及一項行政長官收受利益罪,審訊接近一年半,被判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判囚,及後獲保釋外出,滿頭白髮的他,獲妻子曾鮑笑薇(中)及兩名兒子曾慶衍(左一)及曾慶淳(右二)陪伴在側。結果,今日法庭宣判駁回其上訴,曾蔭權再度面臨鎯鐺入獄的命運。(梁鵬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