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費城出生,因愛情而老遠走到摩納哥赴婚,成為摩納哥皇妃的Grace Kelly,一直以來在眾人眼中,可能因她冠上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Rainier III)妻子的頭銜,才得以廣受關注,但事實上,這位女士有更多令人值得去議論及欣賞的地方,尤其是她那精湛的演技、電影的功績,以及無數個經典的時尚造型,Hermès其中一款歷久不衰的「Kelly Bag」亦以其命名,可想而知Kelly在於時裝界的影響力實在是超絕非凡。
1929年,出生於名門望族的Grace Kelly (嘉麗絲姬莉),現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女演員之一。 年輕時,Kelly不顧家人的反對,僅十九歲便踏入紐約市美國藝術戲劇學院,從此開展了她的演藝生涯。 她的第一部作品是音樂劇電影《日正當中》(High Noon),而促成Kelly演繹戲中女主角,幾乎是當時美國知名演員加利谷巴(Gary Cooper)的提攜而致。 Kelly的主要電影作品大概有達十齣,如《紅塵》(Mogambo)、《後窗》(Rear Window)、《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 而當中一定要數1954年所演出的電影《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因電影直令她首度榮獲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當時Kelly僅只得25歲,出道短短六年間已能在大銀幕上取得非凡的成績,實在令人敬畏。 奧斯卡當晚,Kelly經由戲服大師Edith Head精心設計出那高貴脫俗的海綠色絲質晚禮裙,成功瞬間成全場焦點,俘虜時尚界,亦是紅地毯上最經典的造型之一。 除了奧斯卡台上的服飾,Kelly當然還有不少令人醉倒的造型,就如她當時出席了電影《後窗》(Rear Window)的首映,身穿以黑白為主調的高腰裙與絲質披肩,更能體現她那姣好的身材。 電影《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Kelly為了演繹名門千金一角而穿上的金色綢緞華麗晚禮服,再加上同樣以金為主調的飾品與假髮,造型令觀眾深入民心。 片中更造就了另一個經典造型,就是Kelly身穿的藍色紗裙,更將其自身本有的氣質表露無遺。 然而於1955年,Kelly在康城電影節遇上摩納哥親王蘭尼埃三世(Rainier III)時,便是她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二人彼此相愛,熱戀不到一年已認定對方。記得大婚當日Kelly身穿的婚紗全出自於Marc Bohan(其後更擔任品牌Dior 1961-1989創意總監一職)手上。 婚紗上身主要以蕾絲作為物料, 而裙擺則以絲質綢緞上演,更不乏刺繡珍珠作以點綴,剪裁俐落乾淨,更顯高貴優雅。 而說到Hermès經典袋款「Kelly Bag」,其實早已1935經已出現,本名為「Sac-à-croire」,而袋子當時僅用作掛在馬鞍上,當然後經加製改良才演變成今時今日女士們必買的IT Bag。 最初帶動Kelly Bag的熱潮,亦非摩洛哥皇妃Kelly莫屬。事關Kelly懷有身孕之時,她用上此袋子作以掩蓋微微突起的腹部出席活動,其後便躍變成上流社會必買的手袋款式,簡直是一夜成名。 Hermès徵得Kelly的同意後,更將之由「Sac-à-croire」改為「Kelly Bag」。繼「Birkin Bag」後,品牌又出現了多一個以傳奇女士為名的袋款。 不幸的是,於1982年所發生的一場車禍令我們永遠失去Grace Kelly。 可是,她一張張的經典造型、電影中的精湛演出,已永遠長存於眾人的心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