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每個人心底裏都藏着一個大俠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各界深感緬懷,從民間到官方紛紛發表悼文,予以高度評價,反映這位由香港孕育的文壇大師及其作品對整個華人文化的影響。撰文:曹民偉

原名為查良鏞的金庸一生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首部《書劍恩仇錄》早於1955年在《新晚報》連載,收官之作《鹿鼎記》則在他創辦的《明報》刊至1972年9月23日。這些作品以蘊含博大精深的歷史知識、穿插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展現活靈活現的人物造型,兼及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不但風靡全球華人讀者,部分更被翻譯成日文、英文、法文、韓文等,並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

有言道:「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如今,金庸已告別江湖,但大俠打造的武俠世界及其傳遞的俠義精神將隨其雋永的文字流傳。本專題在回顧一代大師的人生軌迹和創作歷程外,也從多方面剖析金庸作品對流行文化和華人世界的深遠影響。

金庸的武俠小說會在報章連載。(資料圖片)

少年時代百無聊賴,在旺角後巷的租書檔翻找幾本鴛鴦蝴蝶派小說,偶爾逡巡到一架子翻得扉頁彎曲的武俠小說,隨手翻開一部《神鵰俠侶》來看,厚甸甸的小說多年來被傳來遞去借出過無數次,泛黃的書頁沾上了一點茶漬,巖巖巉巉的書角散發着點點霉味。白日與青春一般悠長,然而一頭栽進去,猛一抬頭已是日薄西山,多少英雄俠義、多少家國恩仇、多少兒女情長,走出後巷回到城市燈火通明處,頓時感覺世界自始變了樣,人世間變幻成一個江湖,販夫走卒頓成臥虎藏龍,飛禽走獸也蛻變作神鵰白猿,自始忘不了金庸這名字,善惡緣孽果報也在懵懵懂懂中漸次明白了!

不凡書生生涯

任逍遙的金庸先生,在人生創作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創造了不下1,500個活靈活現、愛恨交織的人物,記得在他的訪談中,幾乎每次都有人問他:「你筆下的人物哪一個最像你自己?」他總是說自己哪有郭靖的英氣、喬峰的俠氣、令狐沖的豪氣、韋小寶的流氣,就這樣敷衍過去。事實上恰如上帝造人,他呼吁一口氣即成一個江湖,裏邊每個角色的生死命運全都是他自己,他是神是魔的化身,都是真正經歷天人五衰的阿修羅與夜叉!

看金庸總是謙謙君子的樣子,然而,少年時代的他竟有着韋小寶的鬼馬與袁承志的執着,結果是人生中不止一次被學校開除,而是一而再兩度被中學及大學勒令退學。中學時代,他在校園貼出一篇諷刺訓導主任的《阿麗絲漫遊記》:「阿麗絲小姐來到校園,忽見一條色彩斑斕的眼鏡蛇東遊西竄,伸毒舌,噴毒汁,還口出狂言,威嚇學生:我叫你永不得超生……」這嬉笑怒罵的行為換來校長迫令他退學。然而,他本性就是擇善固執,大學時本想做外交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因看不慣大學的歪風而作出激烈批評,令他遭逢生平第二次被學校開除,外交官之夢也因而幻滅。

金庸以一生未有讀完大學而遺憾,在81歲之年,英國劍橋大學原本已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予他,怎知他卻堅持要去劍橋完成碩士和博士論文,讀取一個真正的博士學位。金庸先在2006年12月完成了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制度》,2008年再申請攻讀博士,校方當時特別組織了一個有二十多位教授的委員會來審核他的論文,最終他以《唐代盛世皇位繼承制度》作題目,並花了足足兩年時間撰寫論文,終憑藉自己的力量通過考核而成功獲得博士學位。

金庸獲母校江蘇大學頒發首個名譽博士。(視覺中國)

金庸對劍橋如此情有獨鍾,皆因其表哥徐志摩年少時代就是飄洋於康橋,並寫下令中國一代代年輕人迷戀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金庸這位少年時代屢屢被學校開除的頑皮學生,終在86歲之年於世界著名學府修煉成正道。

尋覓逍遙人生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雖然金庸自己從來沒有偏心筆下哪位主角,然而後輩好友陶傑在訪談中直言金庸最愛令狐沖這個人物,希望有天像他一樣可以笑傲江湖,歸隱河山。《笑傲江湖》創作於1967至1969年,時值中國大陸陷於文化大革命的歲月,那年月,金庸在《明報》社評大力譴責左派在香港到處放炸彈殘害無辜,竟在家中收到炸彈郵包,幸及早發現未有傷人;原來金庸當年像林彬一樣,被左派下了暗殺令,一代大俠只得避走新加坡。那年月,他在小說中寫出了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這一班牛鬼蛇神,在處處死亡陰影籠罩的筆下,卻流露出他這位令狐沖以放浪不羈、逍遙物外的態度面對。小說中譏諷這些魔教野心家心中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之荒謬狂想。

八十年代,金庸改變了他一貫堅持理性批評中國的立場,先獲邀往北京會見鄧小平,再獲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8年他聯合商界草委查濟民提出「雙查方案」,被民主派批評只為傳達北京官方的想法,方案既保守又窒礙民主發展,當年更引致大學生到公司所處大廈外焚燒《明報》作抗議。不旋踵內地發生「六. 四」事件,金庸亦辭去草委一職,同時辭任明報社長,欲以對權力再沒有興趣的笑傲江湖心態,一心一意追求個人的解放自由而不必再事人了。

金庸(後排左二)當年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之一。(網上圖片)

繼續閱讀:【金庸逝世】筆下女主角總有女神身影 曾為她寫劇本、開專欄

上文節錄自第13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5日)《念茲在茲念金庸 每個人心底裏都藏着一個大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