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公園百年誌 保育理念與環境公義之間尋找平衡

撰文:俞寶生 歐敬洛 陳康怡
出版:更新:

生於美國加州的年輕人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喜以Alexander Supertramp自稱。他熱愛荒野,認為透過這種生活方式能夠探究人生真諦。他以優等生成績畢業後,捐出所有積蓄,然後踏上浪迹之旅,以最少的維生物資在荒野中生活。伴隨着他踏上冒險荒野旅途、寥寥可數的物資中,有一本野外求生指南以及盧梭的《瓦爾登湖》。
2007年上映的電影《浪蕩天涯》(Into The Wild),就是改編自麥肯迪尼斯的真人實事。最後,麥肯迪尼斯在阿拉斯加德納利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待上超過100天,打算離開之際因遇上洪水被困,最終因失救餓死荒野。
麥肯迪尼斯的故事雖以悲劇終結,但卻很好地說明了美國人對於荒野以及大自然的熱愛。今年是美國國家公園100周年紀念,從美國人發明了「國家公園」這概念至今,伴隨着它的發展雖然有一連串黑暗歷史,但這個保育概念最終得以傳遍全球,令新生代能繼續親眼目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國家公園剛經歷了一場雷雨,天空澄明。一名少女在一個山頂上,俯瞰懾人的景色。(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月中與家人到黃石國家公園慶祝父親節,他提到了氣候變化對國家公園環境造成的挑戰,也談到了國家公園正在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以及作為經濟價值的重要性,論證繼續保育國家公園的重要性。「事實上,研究顯示投放到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每1美元,可為經濟創造10美元。我們的公園是戶外活動產業的引擎,支持着美國600萬個職位,以及每年花費在行山鞋、帳幕以及攀山單車等等的消費,是一個6,500億美元的產業。」奧巴馬說道。

他又稱:「2015年,破紀錄有超過3.05億人次的遊客到訪美國的國家公園,這些遊客在國家公園的周邊社區消費了170億美元。」

保育國家公園當然不盡是基於經濟考慮,背後也有一些理念支撐的。例如今次奧巴馬到訪的黃石國家公園在美國國家公園史上有着特殊的原因與意義。這公園在經歷過火山爆發、河流侵蝕及冰河沖積後,呈現出多樣的地質風貌,包括顏色會隨着溫泉水的流動而變化的猛獁溫泉、鬼斧神工的大峽谷、壯麗的瀑布和全美最大的高山湖泊黄石湖。

奧巴馬上月中到訪黃石國家公園,除了紀念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100周年,也順道慶祝父親節。(Getty Images)
儘管黃石公園成立之初,政府並未就建立國家公園立法,然而,這公園普遍被視為全美以及全球首個國家公園。(iStock)

黃石公園 為國家公園奠下雛形

黃石公園在1872年成立時,以《黃石公園法》確立了美國國家公園的雛形,儘管當時國家公園管理局並未成立,但黃石國家公園普遍已被認為是全美以至全球首個國家公園,當年奠下的理念價值及管理機制,為其他地區設立的國家公園提供了重要的基石。

而成立國家公園的理念,很快傳遍世界各地。在黃石國家公園成立後的7年,澳洲Royal National Park,然後加拿大、阿根廷、新西蘭、瑞典以及前身是屬比剛果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也爭相仿效。

1916年國會通過了《國家公園管理構成法》(National Park Service Organic Act),批准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今次的美國國家公園百年誌的主角,正正就是國家公園管理局。當時管理局創立時只負責管理14個國家公園,如今已增至59個,還有超過300個國家古蹟、戰場、步道和其他受保護點。

該局成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擁有價值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文物,但這個過程需時,相關法例伴隨國家公園發展一步一步完善。後來政府再通過《歷史紀念地保護法》、專門保育動植物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土地與水資源保護法》。

禁止從事商業活動 改善管理

1965年的《特許經營法》,規定了國家公園管理局不得從事商業經營。公園內經營項目均由特許形式,委託企業經營,而管理局只從特許經營的項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改善公園管理。如此的架構分離了管理與經營者的角色,公園管理局只需專注管理保育工作即可,避免了因須自負盈虧而造成可能出現,重視經濟效益大於保育的問題。美國在法理上逐步體現保育大自然的理念,確保了國家公園和管理的大小事務,從小到大都是按法律規定,有條理地進行。

不過,建立國家公園作保育用途,看似是美事一樁,但背後如何與在環境公義之間取得平衡,仍是很多人關心的課題。

美國國家公園的背後有段黑暗歷史,究竟是誰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各方也一直爭論不休。來自瑞典、英國以及南非的三位學者Annika Dahlberg、Rick Rohde及Klas Sandell於6年前合著一份題為"National Park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的論文,討論國家公園這概念背後的一些問題,並認為科學及國族主義經常被權力精英用作排外以及控制國家公園的手段。

國家公園的邊界劃分,限制了動物的遷徙活動。(Getty Images)

人類大自然簡單二分 埋下不公伏線

環境公義一詞,始見於20世紀末的美國,用以回應生活環境因工業生產而遭破壞的一撮人民及社區。環境公義的倡議者,認為主流的環保人士動輒將人類與自然簡單二分,是不對的。這種二分,建基於一項假設:當人與大自然互動的時候,人類的活動會必然破壞大自然以及令生物多樣性逐步喪失。

這種假設從人類數千年的發展歷史角度看來不攻自破,只是大部分人的價值觀在最近三個世紀中劇變,導致環境受到嚴重破壞。但這種假設,卻犧牲了一批原住民。

「壁壘式保育」(Fortress Conservation)是保育界別的一個極端,原住民會遭到政府趕離原居地,當局更會以圍欄及槍枝確保他們不可以闖進國家公園;「幸運的」原居民或可以擔任公園管理員,確保他們的親友能夠進入這些國家公園。

那些批判當代保育理念的人,並不是否認要確保生物多樣化以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他們要提出的是那群因保育旗號而遭邊緣化的社群,這些人被剝奪了原本的土地使用權,令他們難以維生。

吸引新生代 成首要挑戰

這種不公義的情況在數十年前的美國並不罕見,但在近十年,美國以及一些發達國家也慢慢承認了伴隨着保育而出現的不公義情況,並正視問題。這包括讓當地社區的民眾一起參與決策,保育國家公園的政策與措施,與民間團體一起採用共管機制等等。

美國最初建立國家公園的目的,就是要讓大自然以一種不受任何損害的方式留給後代。不過,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及人們生活都市化等問題,讓國家公園管理局面對着很多衝擊與挑戰。今時今日,有超過八成美國家庭居住在城市地區,居所附近常缺乏供人們娛樂消遣的開放空間。

與此同時,在電子產品環繞中成長的下一代,過着與自然分隔的生活,已逐漸喪失與自然環境的連結。如何令這新生代重拾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及栽培他們成為環境管家,成為了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最大挑戰。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