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改革:事實只講一半 連醫生也玩民粹

撰文:梁翊婷
出版:更新:

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又在臨門一腳惹起爭議。
我像許多人一樣,對醫生專業可謂完全不熟,於是找了許多資料,把支持反對的論點都看了一遍。
我由開初對即將引入大陸醫生感到非常震驚,到現在對條文有所了解,發現醫生一方的不少論點,是刻意沒有把全部事實講出,
亦故意放大一些引起公眾不安的假設,利用民粹達到否決條文的最終目的。
老實說,我很反感。

近月醫委會改革爭議不斷,致令不少醫學界代表走上街頭抗議。(江智騫攝)

反問黃任匡醫生:把事實只說一半,不算是事實吧?

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年初在《蘋果日報》撰寫「醫委會改革的魔鬼細節」,說政府「安插多四名委員入醫委會」,由於新增委員是由特首委任,所以會任由特首擺布,卻隻字不提 4 位新增選委中,有 3 位是由病人組織選舉產生,一位是消委會代表,最後經由特首委任程序後上任。

如果黃任匡醫生認為這個特首委任制度不公,不信任委任只是一個程序,我希望知道他質疑的理據是什麼。是病人組織易於成立、易於種票嗎?是參選門檻過高、過低,造成漏洞?抑或是現今最大的病人組織有既定的政治傾向?因為香港自港英年代開始,諮詢委員會已經存在委任選舉代表的制度,例子之一是藝術發展局,其大會由27人組成,由行政長官委任,其中10位經由藝術界投票選出。

黃醫生要說服公眾,那應該拿出例子說明,特首委任不純粹是程序。例如在相同原理下運作的藝發局選舉,有否受到梁振英操縱?又或者藝術界的投票是否存在不公平的現象,並同樣反映於病人組織選舉上?對新增委員由選舉產生一事,完全避而不談,卻不斷放大委任程序是十分不負責任的論述。把事實只說一半,不算是事實吧?

2015年立法會文件顯示,醫院管理局過去三年(2011-2014年)聘請非本地醫生數目有限。(網上截圖)

用「滑坡謬誤」​ 放大引入大陸醫生恐慌效果

今次醫委會改革爭議聲最大的,是引入大陸醫生的問題。大陸醫療制度惡劣,醫生醫德備受非議,香港人不願意把生命交給大陸醫生,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然而,當各醫生團體打着「醫委會改革是為增加大陸醫生」旗號的時候,卻沒有提到今次條例草案根本完全沒有觸及外地醫生的考試問題。

所謂「開放大陸醫生」問題,原來,假設是這樣的:

  首先,梁振英增加委任委員;

  從而,他可以操縱醫委會;

  最後,他一聲令下就可以降低醫生門檻,引入大陸醫生。

這是很典型的「滑坡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不會得到合理的結論。新增委員像上文所講,是由病人組織選舉產生,再由特首委任的,而非由特首揀選,那麼,操縱醫委會的結論是怎樣演繹得出來的呢?病人組織又為什麼會支持降低醫生門檻,甚至引入大陸醫生呢?那不是「搵自己笨」嗎?

連梁家騮都同意 「引入大陸醫生」非條例需擔心的問題

細看條文,所謂「便利非本地培訓醫生(特別是專科醫生)到港執業」,其實是指延長「有限度註冊醫生」註冊及續期的有效期,由最多一年,改為最多三年。

所謂有限度註冊醫生,是指醫委會可豁免合資格的海外醫生參加本地執業試,但不能隨處執業,主要擔任教學、研究、臨床工作等,但人數極少。2012至2014年這三年,合共只有20名非本地醫生申請做有限度註冊醫生,而申請續期的人數更只有單位數字1。

有限度註冊醫生既不能獨立進行醫療工作、申請人數又極少、亦包含了海外醫生;原意為延長續期,有助緩解醫生荒,那如何演變為「引入大陸醫生」的陰謀呢?

就算是醫學界議員「怪醫」梁家騮不同意醫委會改革草案,都表示「引入大陸醫生」並非條例中需要擔心的問題,因為已經把討論點拉得太遠。那為什麼醫生組織還刻意將修訂條例與大陸醫生混為一談,曲解條例草案?

醫生貴人事忙 目前醫委會常流會

若撇除以上含有很多假設成分的論點,醫生組織提出最有力的論點,大概是「增加委員人數不會縮短調查投訴的時間」,因為開會牽涉很多場地問題等等。

我認同拖延通常有很多原因,不過,翻查報道,也有不少批評是指醫委會醫生貴人事忙,紀律委員會經常不夠人數出席而「流會」,這方面,卻未見醫生正面回應。病人組織已指出增加委員人數,達法定人數開會機會可增加,因而可更快速及有彈性地處理投訴。

退一步說,就算條例草案通過後,新增了4個委員並不能大大加快程序,也「罪不至死」,非要否決不可吧?

長子夭折而引發與醫委會交涉長達9年的張崇德(左一),表態支持改革。(資料圖片)

抹黑病人組織 實為「醫醫相衛」​?

醫委會現有委員28人,其中24人是醫生,增加名額後,醫委會共有32名委員,病人等非業界委員將佔8名。有反對草案的醫生認為,增加非業界委員比例會損害專業自主,可是,若為維持醫委會的絕對優勢,連病人代表都不能接受,甚至要肆意抹黑他們為「梁振英的傀儡」,以勢利眼去看,我們是否也可以質疑這些醫生有否「醫醫相衛」,有利益牽涉其中?

事實上,在英國,12名醫學系總會成員,業界和非業界各佔一半,非業界比例比香港醫改高一倍。

如果事事政治化,根本算也算不清。那位口口聲聲說信不過梁振英、覺得他會引入大陸醫生的蔡堅,揭開過去,原來,也是梁粉,並曾經帶領醫學會,以捆綁形式,將15票全數投給梁振英。當然我們不想對醫生存有任何懷疑,不過既然病人組織都支持醫改,醫生一方也該摒開情緒,不以引起恐慌的姿態好好論述吧。

醫學界立法會外集會。(黃永俊攝)

有支持否決網民 連基本資料都未搞清楚

在這件事上,像我這般有閒情逸致搜集資料看論述的是少數,不了解事件的人佔大部分。

我在「杏林覺醒」的臉書專頁上寫上留言,詢問他們認為四位新增委員會支持增加大陸醫生人數的理由,竟引來一則網民回覆,問我究竟在說什麼,幾位新增委員是由特首委任,什麼病人組織、什麼選舉?像她這樣既反對條例通過,卻連基本資料都沒有搞清楚的人,竟是推動否決條例的主流。

有臉書專頁「前線科技人員」甚至登「標題黨」文章,指「泛民支持引入大陸醫生」,卻竟得到600多網民信到十足。經過了脫歐,很多人仍然玩危言聳聽玩得樂此不疲,人類總是要犯相同的錯誤!

還有,對於一些泛民政黨見形勢不對,便急速轉軚,例如公民黨,我只可以說,做人不能太沒有立場,明眼人會懂得明辨是非,左搖右擺是有人看得見的。

1參考資料:立法會二題:《醫院管理局聘請非本地醫生》,2015年2月25日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502/25/P201502250501.htm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