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不敗.影評】不見政治隱喻 只是虛晃一槍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未入場前,光看《九龍不敗》的陣容與牌面,以為是導演陳果拍攝的又一部香港本土內容加政治隱喻的電影。誰想完全錯了,這部電影不僅看得人目瞪口呆,也毫無頭緒,根本不知道如何形容。此時方知道,這部電影拍攝多時,不斷延期並不是毫無理由。撰文:寇斯珮

電影講述探長九龍(張晉飾)身手不凡但愛用蠻力,因女警連環被殺案陷入困境,一年後同樣的案件在澳門再次出現,九龍需要和澳門司警曹志德(鄭嘉穎飾)、醫生王夢奇(劉心悠飾)合作才可能順利破案,但三人個性與立場不同,令破案之路看起來遙遙無期。

電影在2016年已經開機,奈何中途多磨難,2017年在澳門工作期間曾因保安局的拍攝行程未有申請許可,攝製團隊全被請去警察局問話,當日拍攝的片段更無法使用,其後團隊又停機開機,頗耗費了一段時間,直到今年才得以面世。

電影講述探長九龍(張晉飾)醫生與王夢奇(劉心悠飾)合作查女警連環被殺案。(《九龍不敗》劇照)

從製作投入程度看,《九龍不敗》應該是一部獨立製作,但邀請張晉擔綱主演,顯然有強烈的工業流水線企圖。從《一代宗師》突圍的張晉,近年不斷有新作,旨在鞏固個人動作演員的形象。動作明星當然是香港本土電影工業源遠流長的產物,經過幾十年積累,港產片已經有清晰的套路,知曉如何通過簡單的故事凸顯演員的動作能力及硬漢形象。

只是陳果甚少涉及這種類型的電影,他擅長的總是塑造群像,為觀眾呈現一組人物。就過往的表現來說,無論是某一固定群體,還是完全不相似的個體,陳果都能將人物之間的互動和關係拍得生動有趣。

(《九龍不敗》劇照)

這或許是《九龍不敗》不成功的首要因素。陳果過去從未對塑造孤膽英雄感興趣,而《九龍不敗》也誠實地體現出這一點。香港的動作英雄電影早已走入一個亟待變革的階段,資深的動作演員形象固化,新演員為尋求機會和較佳的生活條件而北上,在內地做幕後也比在香港走動作演員的路更輕鬆。大多數動作電影的文本也僵硬不已,要麼是警察和黑社會的老套對峙,要麼是古裝或民國舊故事不斷翻新,它們均無法與如今的世代和時勢接合。它缺少過渡階段,在美國人將漫威和DC角色帶入新世紀的種種努力下,香港動作明星的路線似乎沒有任何寸進。

(《九龍不敗》劇照)

《九龍不敗》的故事也是如此,它塑造了一個帶情緒病的男主角,但又未充分解釋他到底為何患病,他的病與他的行為舉止到底有何關聯。劇本想描寫有暴力傾向的探長九龍怎樣在內外雙重壓力下用智力及武力破獲案件,若不能解說角色的暴力化如何產生,故事便只能空洞地遵循一些早已不成立的劇情公式,將數個毫無靈魂的場景強行連結起來。不管是否資金或製作出現問題,探長與未婚妻(鄧麗欣飾)的戲份,電影中段九龍在澳門查案的過程,以及後段探長與反派的對決,在劇情的接合上明顯生硬。貫穿全片的案件,在推理過程也相當鬆散,反派的作案動機闡述也令人感覺力不從心,陳果原本可以勝任的懸疑氛圍根本毫不動人。

(《九龍不敗》劇照)

拋開上述基本的硬傷,編導在後期更如脫韁野馬,任由故事凌亂發展,無論是九龍與同事的互動,與澳門司警曹探長的假雙雄戲份,都加入各種異想天開的情節,最後更隨意融入魔幻元素,讓整個故事的邏輯基點瀕臨崩潰。

重新思考這部電影的硬傷與最後呈現出的內容,不禁讓人想起《天機:富春山居圖》這一類電影。如果製作的成本和規模相若,《九龍不敗》很可能變成一種有趣的文化現象,引起觀眾的另類興趣,況且電影諸多客串演員都久違大銀幕,比如李麗珍、原子鏸、吳嘉龍等,可惜劇本並未能給出任何供他們發揮的空間,大多數都草草登場,草草退場。綜合看來,《九龍不敗》倒是具備了cult片的眾多條件。

(《九龍不敗》劇照)

可惜在互聯網發達、分眾傳播渠道固定的今天,cult很難為之cult,也不能說導演陳果歪打正着,根據電影質素分析,這充其量只算他的虛晃一槍。相比分析電影的好壞,更值得探究的是,陳果在如今中港兩地電影市場截然不同的情況下,到底還能否拍出言之有物的作者電影。對比前作《三夫》,觀眾很難相信《九龍不敗》呈現其真實觀點,還是對他來說,拍電影已經和《九龍不敗》的故事一樣,是一種兒戲?

上文刊登於第16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日),標題為《《九龍不敗》不見政治隱喻 只是虛晃一槍》。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情牽拉麵茶.影評】以美食消弭民族怨恨 入場前必須先吃飽【上流寄生族.影評】笑中有淚 誇張情節突顯現實更荒謬【黑超特警組:反轉世界.影評】劇情熟口熟面 喜劇元素大減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