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建築裏的中國】學子回鄉尋根 探訪六大古民居建築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作者蒲肖依撰寫此書時只有26歲,有激情有夢想,毅然休學一年,從美國耶魯大學回到中國,踏遍大半個中國去尋根、思索,吸收傳統建築的養分,希望成為一位好建築師。作為讀者的我們,當然也能從中得益,並開闊視野。撰文:楊映波

作者歷時半年,踏訪了西北窯洞、閩南客家土樓、山西晉商大院、徽派民居、苗族吊腳樓、北京四合院等典型中國傳統民居,終成此作。(網上圖片)

書中重點考察了中國六大建築形制的古民居建築:客家人的福建土樓、太行山的陝西窰洞、山西的晉商大院、安徽的徽派建築、貴州的干欄式建築及北京四合院。這些傳統的精華建築,是遊人嚮往的景點,筆者也曾見識過,所以,讀此書勾起不少美好回憶。

其中,筆者看得最投入的是福建土樓部份。在多年前,曾隨自駕遊的車隊,從福建去廣東梅州,專程探尋客家傳統民居。那些客家民居像一個個努力求存的符號,串連了客家人遷徙、定居、融合再遷徙的變幻故事。

共生特徵 凝聚人的情感

當時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作為古代漂流者的客家人,在山野生活並且要與他人爭奪資源,族人要團結互助,衍生出群居而具備防禦功能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在福建山區看到的是高大壯觀的圓形土樓;去到粵東這片純客家人居住的地區,圍屋的土牆不再那麼高,圍的圈也只有一半,被稱為圍龍屋。這一變化顯示出客家人從福建遷徙至梅州時,由於地勢較平坦,與當地人衝突較少,環境較安定,牆就不需建得那麼高,建築形式藏有大學問。

書中,作者蒲肖依提供了更多角度解讀這種奇異的圓形土樓。冬暖夏涼、防禦、聚族而居都不足以概括土樓居住方式的獨特性,她認為龐大的圓形土樓裏,住房大小一律均等,完全感受不到其他漢人民居強調的尊卑等級感。土樓共屋頂、共廳堂、共水井、共田地、共勞作、共擔當、共宗祖、共學知、共意志……背後閃爍着共有制的靈光,有其他地區和建築群中很少見的共存、共生特徵。

土樓圓形對居住者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種神秘的牽引力量。作者是建築學子,從建築心理學角度告訴我們,建築能改變人的感情,如你置身於耶魯圖書館、索菲亞大教堂、北京故宮或香港高等法院所形成的感情體驗就不同。沒有陰暗死角的圓形土樓,想必會產生感情上的安全作用,並影響神經系統,凝聚、修正居住者的知覺、決策和共同行為。它令土樓居民感覺到沒有共同的意識、共同的行為和共同的力量就不能應對當時的一切。協力互助,物化到土樓建築形制的具體細節上,又強化了共有制的主觀意識,兩者相互輝映,才塑造出土樓天外來客般的獨特形象。

這樣看來,圓形的土樓真的不簡單!作者更將它視為烏托邦般的存在。在書中,也可以重溫東西方古今的烏托邦建築夢想。「可以說,烏托邦情結,始終貫穿於人居理念、建築思想和社會理想的發展歷史中。」土樓恍如陶淵明敘述的世外桃源,是一個充滿溫情、平等、田園般的建築世界,生命得以和諧相處。

福建方圓形的土樓散布在山巒中,其共有、共享、共生的聚居理念,打造了一個烏托邦世界。圖為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蒲肖依提供圖片)

結構獨特 再生風潮遍全球

對土樓的讚美,筆者認為不宜太過理想化,畢竟當時的土樓只服務及團結小圈子的族人。不過,原來現今社會也出現一股「土樓」再生風潮。書中列舉了以下的中外實例:

2008年,廣州建成一座「萬匯樓」公社,就是一個模仿土樓形式、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廉租房項目。這座圓形建築物樓高六層,共296個單位,租金500元人民幣;圓圈中間則建有小巷、院落等空間,以及商業服務等配套設施,據說為了探求高密度社區與高質量公共空間並存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設計者認為這種圓形向心的空間很適合群居,拉近鄰舍之間的關係。可惜,由於營運入不敷支,現已提高租金,改為長租公寓,即服務式住宅。

2007年,被稱為「全球最酷大學宿舍」的丹麥哥本哈根大學Tietgen Dormitory大樓落成,其設計靈感同樣來源於福建土樓。它曾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國際獎,據說是丹麥政府對未來學生居住環境的完美描繪,同樣帶着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色彩。這座圓形宿舍,擁有360個房間,配有獨立的洗手間和露台。設計者認為,建築應是拉近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紐帶,使得剛入校的學生有集體感,安全又不感到局促,中央庭院可舉辦學生活動。

丹麥哥本哈根的Tietgen Dormitory被譽為「全球最酷大學宿舍」,其設計靈感同樣來源於福建土樓。(蒲肖依提供圖片)

世界上其他的仿照土樓建築,有日本埼玉縣的森林科學館、美國加州的科學圖書館、福建的警察學院圖書館等,都是對外封閉,對內開放的寧靜閱讀環境,鬧中取靜。

作者進一步說,土樓的共有、共享、共生的聚居理念,也可供人口老化帶來的銀色產業的醫療社區、養老居住等作借鑑。土樓也可以成為一個讓城市高效運作的「新巨構建築」模型,重塑人與人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的精神凝聚力,持續探討理想城市的各種可能性。作者顯然是這方面的有心人。

蒲肖依生於北京,高中就去了國外讀書,本科讀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在耶魯大學建築系。接受西方建築教育的她曾覺得「中國的古建築雕梁畫棟感覺很繁複,挺土的。」本科三年級的時候,她回到清華大學建築系交流了一年,慢慢對中國傳統建築和歷史產生了興趣。不過,最觸動她的是日本著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

蒲肖依曾到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建築事務所實習兩個月,大師鼓勵她回到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尋找出發的原點:「不管你學過多少形形色色的建築理論,看過多少洋洋灑灑的建築作品,歸根結柢,你還是要回到你土生土長的文化中去,去理解、領悟、昇華,它不僅是你的根,也是你的靈感源泉。」(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大師鼓勵 學子回鄉尋根

她曾有機會到隈研吾建築事務所實習兩個月,大師鼓勵她回到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尋找出發的原點:「不管你學過多少形形色色的建築理論,看過多少洋洋灑灑的建築作品,歸根結柢,你還是要回到你土生土長的文化中去,去理解、領悟、昇華,它不僅是你的根,也是你的靈感源泉。」

大師詩意地談起屋簷落雨的天然景致、竹子拔節的律動感對建築設計的啟示,在茶文化的本質中領悟的建築普世意義,以及行萬里路、觀大千世界的萬物取材之道。大師之言,相信對現今香港學子也很有啟發性,中國厚重而豐富的文化傳統也是他們可以擷取的養分。

作者被隈研吾設計的中川町碼頭廣茂藝術館所感動,整個藝術館以一種匍匐的姿態與周圍的神社和山林渾然一體,謙遜安靜地融化於環境之中,身歷其境的人可以獲得室內人工藝術和室外自然藝術的雙重慰藉。

山西晉商大院建築外雄內柔,高牆內有說不盡的萬般姿態與風情。圖為靈石縣王家大院。(蒲肖依提供圖片)

年輕的作者展開千里之行,經歷半年多的考察,同時也看到中國千城一面、淪為建築實驗場、民居破壞及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薄弱的一面……令她詰問:「晉身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國,其自主性的建築幾何空間語言應該是什麼樣子?在重樹中華民族自信的同時,是不是應該有份建築自信呢?」思索許多。

然而一路走來,作者的想法愈來愈篤定,「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中的人本主義、人與自然的協調、建築與文化的融合、群體布局、獨特色彩」……都不能失去,加入現代性的唯一途徑是走自己的道路。

隨吳冠中 神遊中國建築

本書厚達446頁,蒲肖依以「三性耦合論」——物質性、知識性、社會性的全新角度去剖析、思索土樓、窰洞、晉商大院、徽派建築、苗寨干欄式建築以及北京四合院,所以內容充實。筆者欣賞她將中國建築元素與西方進行橫向的比較,也令筆者知道更多海外值得一遊的古今建築,了解更多建築新潮。

徽派民居群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富有空靈美,創造出既符合科學又富有風土人情的居住環境。圖為黃山市呈坎村。(蒲肖依提供圖片)

世界有三大建築體系:西方、伊斯蘭(或西亞)、中國。只有中國的傳統建築極少受外來建築影響,它承載着中國古文明,偏安一隅而發展承傳。書中提到中國建築與中國藝術的同行,建築是由線條構成,與西方建築注重面的結合極為不同。「中國建築特有的斗拱的複雜性、精密和協調的結構想必是間接受到了書法最原始的啟發。」

筆者最感興趣是,作者提到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對中國古建築的鍾情及創新啟示。吳先生早年發現了山西李家山窰居群落,驚為奇觀;對於江南建築(包括徽派民居)的繪畫更是孜孜不倦。黃土高原中的窰洞,在他筆下化成盤曲折迭的線條,簡潔地表現山的硬朗,留白烘托了烏黑的窰洞門窗;徽派建築也筆墨簡單,氣韻天成。其主張「風箏不斷線」,與生活的母體不分離,在簡單中蘊含複雜,在素淨中凝聚着華麗,實踐着「油畫民族化」、「國畫現代化」,也許這也是中國現代建築的一個方向。

今年11月開始,香港人就可以天天浸淫在吳大師畫境當中,因為翻新重開的香港藝術館增設吳冠中展覽廳,藏有450件作品。吳先生愛香港,他及家人將不少重要作品捐贈給香港,其筆下的中國古建築很打動人。

其他《香港01》周報書評:【書評.給孩子的港臺散文】老少咸宜的人間煙火【書評.黑箱:日本之耻】日本MeToo第一人親筆道遭遇【書評.味的世界史】在甜酸苦鹹中尋找發展軌迹【書評.伊斯蘭式幸福】日本女作家筆下伊斯蘭 陰影下的幸福日常【書評.國家為什麼會成功】紛擾亂世下的管治之道【書評.划向北方的女性】樂齡女性如何安度黃昏歲月【書評.我是阿爾法:論法和人工智能】非人化革命 挑戰資本主義【書評.余英時回憶錄】華裔史學家憶述香港緣【書評.流言效應】辨清流言 止住流言

上文節錄自第18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16日)書評《福建土樓共享烏托邦之夢》,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