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望京成「創客夢工廠」 打造中國版矽谷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在望京所有別稱中,最響亮的莫過於「中國矽谷」,其中含有複雜意味:致敬、競爭、民族自豪、個人奮鬥……而在成長期的「中國矽谷」,創業是實現人生夢想和價值最主要的方式。在此意義上,望京又可以稱為中國的「創客夢工廠」。
協力:劉大土

承接上文︰首都新地標拔地而起 北京有個「新宇宙中心」

望京創業園是北京建成最早的創業孵化基地之一,格局完全複製矽谷。2016年,這裏走出過一位創業明星吉偉,他創辦的博湃養車以「互聯網+汽車維修保養」為模式,估值最高六億美元,但終因服務體系不完善和資金鏈斷裂倒閉,至今仍作為失敗案例被創投圈反覆討論—現在投資和創業者最關心的話題是:美國矽谷最近什麼火?怎樣可以搬到中國?《矽谷百年史》作者皮耶羅.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i)對此評價說:「中國確實想建一個矽谷,但創業者更想知道怎麼賺錢,直接複製或山寨產品,和矽谷創新精神相悖。」

阿里巴巴斥資買下綠地中心三號樓(右),其進駐望京,就像在熱鍋灑下無數餃子,帶動了周邊產業和配套。(視覺中國)

不少創業者選擇望京,看中的不只風水或工作便利,還有生活機能。雲動創想的聯合創始人戴明志說:「誰想來望京創業,最好把家安到這裏,節省時間。」另一方面,互聯網圈層也在互相製造需求,形成生態。雲動創想公司主打「爆款」(銷量很高、供不應求的商品)策略,出品的貓王收音機很受熱衷復古和精緻玩物的年輕人歡迎。而爆款要靠流量—一家名為「網星夢工廠」因此誕生,該公司專注於「網紅挖掘、培訓、包裝、推廣」,創始人夫子姜認為,流量變現有多種途徑,可以通過電商打造爆款,也可以線下導流,如整形醫院,目前合作的整形醫院70%的流量都來自他們。

在轟烈的商業大潮下,藝術似乎成為了望京的B面,它就近「中國蘇豪區」798,還有央美賦予的基因,無數藝術家曾在此居住—花家地西里的老式居民樓,有張曉剛、邱志傑、宋永紅等藝術家的印迹,存在過一個短暫的黃金時代,由此成為無數藝術學生的精神聖地。當整個區間籠罩在一種亢奮的創業情緒中,藝術殿堂也難免受到感染。

望京亦鄰近「中國蘇豪區」798藝術園區。圖為798藝術園區。(視覺中國)

2016年,中央美術學院推出「央美創客」項目,鼓勵藝術專業畢業生投身於文創事業,「讓理想照進現實」。這個項目成功催生了一些藝術型創業公司,如重現經典復古照片的白夜照相館和為汽車進行藝術裝飾的威力納爾.車藝術,創始人分別來自央美的實驗藝術和雕塑專業。

望京人其實是追尋人

我過往較熟的北漂朋友,以前住三里屯的,如今大部份都搬進望京了。這群體的遭遇相當能說明了這城市的發展軌迹。北京掙扎求生的人,包括來北京讀大學和打拼的,過往都有個說法:北京的成功人生,就是從西邊一直住到東邊。喜愛時尚一點的人的版本,就是:成長是怎樣從穿MUJI到穿Yohji(Yamamoto)。那前者地理上的變遷,說的是窮學生時代,理想主義、精神化,住在野蠻生長一點的西邊,那裏有大學、混雜的街道、平價出入口店、電腦城。可是,城西印象上卻是個土氣的地方。當年第一代科網興起,全國吸納人才,這批人來到北京,只能在西邊發展生活。但他們出來玩,還是要選東面的三里屯。

中央美術學院推出「央美創客」項目,鼓勵藝術專業畢業生投身於文創事業,成功催生了一些藝術型創業公司。圖為中央美術學院(視覺中國)

也有北京當地朋友,過往在西面北大附近開了咖啡室書店,常舉辦活動講座。過了十年,他們的這個概念也得到了投資方認可,注入資本,搞得更大,同時也把版圖轉移到東面。

這些例子似乎意味着,北京西面是草創時代的產物,當朋友的互聯網事業發展上軌道,經濟條件轉好,他們就自然選擇北京城中更能讓生活質素改善的地塊。而在北京,這代表着由東部所呈現的新城市面貌和生活消費設施。進口超市、現代化購物商場、精緻的咖啡館餐廳。周末出來吃個brunch,周日午後的公園跑步。

過往這些都是在北京東面的三里屯、麗都、上東發生,現在則擴展至望京。說到底,其實只是較精緻生活的一點追求。在此背景下,望京當然不算精緻如東京,甚至規整不如香港和上海,但它像能把自己排除於北京城之外,獨自往自己想像中的理想生活方向進發。所以說,它也是夢想的溫床。

望京除了是創業者的理想地之外,亦有藝術性一面。圖為大望京公園內的七彩雕塑。(視覺中國)

在這個創客夢工廠與中產新樂園,幾種看似相悖的氣場融為一體。韓國城、外企、互聯網集群和央美的文創精神混搭共生,不同場景下流淌的氣息,說實在和全球概念上多元化的「宇宙中心」相差仍遠—價值觀上,它還是資本導向並取決於經濟條件的單一價值,它因新經濟及巨大投資熱錢而變得繁榮,隨之搬入的群體也是寄託於這波經濟洪流中的既得利益者。

但放諸中國,它又確是那麼此時此刻唯我獨尊。它取代了因北京城中心要加大規管而變得了無生氣的三里屯,又遠勝過亂七八糟的中關村。這裏是樂園和逐夢之地,也是殘酷的角鬥場,不斷湧現新錢和新公司,也定期淘汰舊人和舊模式,幾乎每一天都有生死悲歡上演。

但如果把所有美好和殘酷都列好清單,交給已經產生區間身份歸屬的「望京人」,讓他們決定是否在這裏追加投資自己的生命,可能九成以上的人仍會說:是!至少這裏有更多可能!

(香港01製圖)

兼容科技和藝術 望京人自白

劉大土

李炯焱,80後互聯網從業者,「有書」共享閱讀平台內容主編

李炯焱,80後互聯網從業者,「有書」共享閱讀平台內容主編。(資料圖片)

和很多年輕的同行一樣,我也說不清為什麼對望京有莫名的歸屬感。可能從大的方面來說,這裏是互聯網新浪潮湧動的地方,發展的機會很多;個人情感上,一旦在某個地方工作和生活久了,就會適應這裏的氛圍——望京的氛圍不只是屬於互聯網和商務的,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也有很混搭的一面,比如說韓國城,比如說符合北京年輕人深夜擼串兒習慣的燒烤店「望京小腰」,還有一些新建的公園和生活區,活躍着不同的人群,能夠感覺到不同氣場的碰撞和融會。

我所在的公司是基於新興的「知識付費」理念而創辦的,叫作「有書」,目前在內地有一定數量的用戶群。我的職責除了內容創作外,也要負責一些用戶社區的運營。我算是一個工作狂,恨不得一周七天都在公司,工作使我快樂,這句話對我來講,不是說說而已的雞湯。

在休閒時間,我通常會在望京的「約飯一條街」和朋友聚餐,或在不同朋友家裏舉辦轟趴(home party)—我感覺,望京在不斷豐富,但適合年輕人活動的公共空間還相對少一些。

互聯網行業人員流動很快,有些人跳槽,有些人自主創業。我目前這個階段,還在積存經驗和「第一桶金」。今年,大家都注意到了:望京的資本注入少了很多,尤其對於知識付費行業,個體創業也變得更困難。所以都在等待一個精準的時機。我想將來即便離開這家公司,也繼續留在望京。在北京,我是個外鄉人,望京就像是我的「第二故鄉」。

張蕾,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SOHO族,藝術培訓從業者

張蕾,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SOHO族,藝術培訓從業者。(資料圖片)

我在央美念的是視覺傳達專業,但個人的興趣一直在繪畫方面,覺得只有繪畫能夠讓自己開心。畢業後,我一直居住在母校附近的花家地小區周邊,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可以說對望京非常熟悉,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望京現在有高科技公司,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央美及其鋪展開的藝術之路,我想這是能留住特定群體的主要原因。

我知道,曾經有很多大藝術家在花家地生活。作為一個從事繪畫的人,說不想成為藝術家是假的,但凡事既要努力,也要看機緣。

在這個時代,藝術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價值,比如央美前幾年走出來了的創客群,不少人都成功了—不管別人說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還是怎樣,這是新時期的一種道路,取決於個人選擇。

現在我基本上算是SOHO族,在家中創辦了一個人的工作室「繪丹青」,主要是面向對畫畫感興趣的青少年,通過互聯網媒介進行一些基礎繪畫教育。其實一開始是在微信朋友圈和親友群中傳播,沒想到口碑很好,學員數量激增,現在已經有了幾千人,有些還在海外。我的工作方式很簡單,在特定時間以視頻、圖片和文字課件等形式進行網絡教學,並在微信群中和學員互動,點評他們的作品,給予一些技巧上的建議。

工作以外,我喜歡在就近的街區散步,或者在新開的咖啡館和朋友喝咖啡,對於時髦的新地方,我向來不會拒絕。自己在家就是喝茶、靜坐與創作自己的東西。看起來,我這樣的人和這樣的生活,有點「佛」,在節奏愈來愈快的望京是個異類,但望京這個地方的確給了我一個容身和創作之所,這可能是我對它有情感的原因。

付崧、王捷,設計師夫婦,共同創辦了獨立品牌「崧」,後者也是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付崧、王捷,設計師夫婦,共同創辦了獨立品牌「崧」,後者也是中央美術學院教師。(資料圖片)

如今的望京是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來說,也是挺適合設計師成長和發展的一塊土壤。因為設計師要從不同的當代元素汲取靈感,這兩個領域都是重要的源頭。從讀書再到工作,我們倆一直生活在這裏,見證了它幾十年來快速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姑且不說激發靈感,考慮到北京的交通狀況,生活在望京這麼一個自給自足、便捷又多元化的區間,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兒,省了不少時間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中。

我們創立「崧」這個品牌,首先還是出於自己的審美和功能需要,因為作為設計師,對審美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但市面上很難找到滿意的產品,於是就自己動手來做。目前主要有箱包、服飾,在逐漸擁有特定消費群體之後,就想以此為紐帶吸引有共鳴的新中產階層,並做了一些區分,如「身外之物」系列更面向藝術家、設計師等創意階層;而其他設計的產品更接近主流和大眾。

生活在望京的人非常多樣化,從科技新貴、更廣大的互聯網從業者、藝術家以及泛創意群體,大家共享這塊空間。整體來說,區域的人群比較年輕,消費力強,活躍度高。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的設計就是從區間人群出發。也很高興看到,望京不只是一個科技的代名詞,也有藝術、設計、時尚等元素。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李照興的文章:

【中國民宿】私人小旅館火爆中國 個性化打造住宿新需求

內地電影現撤檔潮 電影業面臨嚴峻考驗

【中國新搖滾】樂隊的夏天到了 老中青三代集結帶來黃金時代?

【中國新搖滾】當勵志成為主調 失去反叛的搖滾意味着什麼?

【電商網紅.一】互聯網消費靠網紅 奇招盡出真能贏得市場?

【中國潮語】關鍵詞串聯各界現象 新地標宣示新時代來臨

上文節錄自第19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26日)《首都新地標拔地而起 北京有個「新宇宙中心」》,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