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術】追求真、善、美的日本弓道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在中國古代貴族教育,儒家「六藝」中,武術亦只有射箭一項被選入其中。孔子說:「射以觀德」,全因射箭除了是武術技藝外,亦是一種修煉身心的藝術。在日本,弓道由古代武士戰場之術,變為當代注重精神修煉的傳統文化。這次請到香港弓道協會理事長李澤輝為我們介紹弓道。
文、攝:賴家俊

香港弓道協會理事長李澤輝。

弓道前身為日本武士戰場弓術,流派眾多。明治維新以後,大日本武德會為了振興武術,彰顯體育救國,於是將傳統多種武術規範化,弓術也由此加入了禮儀要素,並改稱為「弓道」,而當代分為「禮射」系和「武射」兩系分類。而在日本見到穿著盔甲的射箭活動,則屬於弓術範疇,與「弓道」有分別。

香港弓道協會由李澤輝(Bruce)於2014年創辦。李澤輝自幼學習中國武術和居合道,08年赴日本升學時,在當地希望學習一些香港未見武術,機緣下在學校附近體育中心見到有弓道場活動,從而開始接觸弓道。回港以後,先後租用其他會場發展弓道興趣班,時值2011年日本舉辦給亞洲人學習弓道的工作坊,Bruce便定期去日本學習,將技術帶回香港,2014年成立協會,未幾搬來現址。

時至今日,弓道已成為一門普及運動,因此內容與古代弓術不同而對應時代改變。一些古代精髓會流傳下來,但更重鍛煉身心。

弓道講究射品
相比於一般射箭項目,弓道除了工具和規則不同外,最明顯分別是活動目的不同。

「作為修煉身心工具,不是單純為了射中靶。好像西洋箭比賽,你射中靶的話不會太理會你的姿勢,但我們由進場、退場和射擊姿勢,即所謂射法八節(1)都有嚴格動作要求。」

當代弓道分兩種比賽,一種只計射中與否(分近距離和遠距離),另一種則在射中與否外,還會品評技術和心態。後者常見於考段位要求,而比賽則見於天皇盃。

在日本弓道考取各段位要求。(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日本大約去到六段左右,他們相信技術和心態去到某階段,便會講究『射品』。孔子說『射以觀德』,一個人拿弓射箭望著靶心,他的行為會顯然他的心態,是否冷靜?焦急?能否應對不同場面?只要有一些猶豫,弓箭便會移動得很厲害。」

Bruce分享其中一次比賽經驗,由進場禮儀一路很順利,到射擊時心中動了意念很想射中,結果萌生了慾望,人一放鬆最終便射不中。

「弓道認為箭靶不會動,人有七情六慾,唯一不安因素是自己。」

弓道對身心有極高要求,希望參加者透過專心一致的修行,實踐弓道至高理想 ─「真、善、美」。

伸延閱讀
上長下短的巨弓——和弓

+2

不同西洋弓握弓法
一如劍道等日本武術,弓道亦有「手之內」這個叫法,指的是握弓方式。

而日本和弓約長221cm,亦遠比西洋弓大,常用有碳纖弓和竹弓。和弓上下不對稱,拉弓時在弓的中心偏下部位握弓,與西洋弓拉法不同。

「西洋弓一般左臂固定,以調整右手來控制發射;和弓講究身體和箭的射程線平衡,用臂力保持開弓形態,心口打開,確保以用力的方向射出。(見圖)

而弓道除了弓和箭外,還有第三寶:弽(kake),一種用鹿皮製,類似手套的射箭專用設備(但它不是整隻手包著)。日本弓道也是採用「蒙古式扣弦法」,帶上「弽」可以用來保護拇指。

日本弓和西洋弓拉弓法比較圖。(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射法八節」意指八個一連串的動作。
①踏腳:兩腳踏開,站好位置。
②定身:穩住上身,擺好姿勢。
③搭弓:起弓、搭箭,手指扣弦。
④舉弓:舉起弓箭。
⑤張弓:雙手保持水平,左右均等拉開弓箭。
⑥瞄準:集中精神,瞄準目標,等待時機。
⑦射箭:醞釀時機,氣勢和力量到達頂點時,自然放箭。
⑧留心(留身):射箭後保持姿勢數秒,調整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