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北極博物筆記】掀開神奇島面紗 走進動植物烏托邦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去南北極看看!相信這是不少人的內心呼喚,筆者也因此巡遊過南極半島、在貼近北極圈的挪威及冰島旅行,其中,以南極之行最為興奮。最近,讀了段煦的《北極博物筆記》一書後,更為嚮往北極。
撰文︰楊映波

這是首部以中文系統介紹北極圈斯瓦爾巴(Svalbard)群島的科普讀物兼旅遊書,深入淺出,配圖豐富,一花一草、鯨游熊躍、沙鷗翔集、冰川峽灣……值得好好欣賞。

作者段煦是中國博物學者,長年從事南北極地科學考察工作,他對北極的熱愛也令筆者想起曾訪問過的一位擁有百多次南北極地體驗的海洋生物學家,她說,南極雖然很壯闊,有無數企鵝等,但北極物種更豐富!

作者段煦是中國博物學者,長年從事南北極地科學考察工作。(萬里機構提供/段煦攝)

讀完本書,趕忙打開電腦重看自己在冰島及挪威峽灣旅行拍下的照片,雖然筆者去到最北的只是北緯66°22',從來沒有踏入66°34'以北的北極圈,但也算見識過北極地區呢!

北極地區除北極圈、北冰洋外,也可定義為7月份是10攝氏溫標等溫線以北的地區,或當出現亞寒帶針葉林向北極苔原過渡的環境特徵時,我們也可以說這裏已進入北極地區了。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和冰島,都有這樣的「北極地區」。

冰島只有最北部小島格里姆塞(Grimsey)位於北極圈,不過,本島超過一半國土都位於10攝氏溫標等溫線以北地區,筆者的旅遊照片也記錄了這裏的一些北極風物:波濤洶湧的挪威海、宏大的大陸冰川、育兒的北極燕鷗、趣怪的海鸚,與段煦書中圖片作對照後知道更多,這種花原來就是無莖繩子草、仙女木,海中的動物是三趾鷗。

北極風物:波濤洶湧的挪威海、宏大的大陸冰川…圖為挪威峽灣。(Getty Images)

免簽證,烏托邦!

筆者總覺得,到訪過一個地方並不意味完成了一項旅遊清單,往往是認識、留意、關懷這個地方的新開始,冰島和挪威峽灣正是筆者對北極地區認識的第一步。

《北極博物筆記》的主角斯瓦爾巴群島比冰島更北、更靠近北極點,位於北極圈的北緯74°到81°之間,這裏除了有壯麗的冰川,更有人稱它是免簽證的烏托邦,其首府朗伊爾城(Longyearbyne)是地球最北的定居點,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擁有平等的權利,充滿傳奇色彩。

一戰結束前,列強們為了斯瓦爾巴的鯨脂和採礦資源、所有權等紛爭不斷,於是,戰後舉行的巴黎和會就此討論,促成了1920年簽訂《斯瓦爾巴條約》,承認距離最近的挪威是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國,允許列國在不侵害他國權益、和平共享的前提下對群島進行開發,所有協約國的公民都可以自由進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範圍內從事正當的生產和商業以及科學考察等活動,同時維持軍備廢除的狀態。

中國在群島西岸的新奧爾松(Ny-Alesund)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圖為新奧爾松。(Getty Images)

當時由段祺瑞領導下的北洋政府於1925年條約正式實施前一刻成為了協約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簽訂的為數不多的對中國還有點兒好處的條約。」段煦這樣評述。緣此,中國可以在群島西岸的新奧爾松(Ny-Alesund)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

朗伊爾城有兩千多位永久居民,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城鎮,以挪威人居多,其次是俄羅斯人。由於地處極地,基礎建設又完備,該城成為當今北極旅遊探險和科學研究的大本營和出發地。不過,自由平等的背後,對有責任保護自然資源的主權國挪威,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然,享有這個特權的所有人及國家都應負同樣的責任。

當心,北極熊!

主島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佔群島總面積的一半以上,首府位於其西側,整個群島總面積為6.2萬平方公里,其他大一些的島嶼有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白島和熊島。這裏雖然位於北極圈深處,因為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溫度比其他同緯度的北極地區高,夏季多數時間都能保持在0℃以上,遊人多在6至8月間到訪。

作者介紹,這裏60%以上土地受到嚴格保護,苔原上有花的高等植物約30種,哺乳動物和鳥類也有約30種,生物多樣性體現得十分完美。整個群島地表受冰川、氣候、地質運動等多方面影響,地貌類型豐富,海岸線上現代冰川與古冰川遺蹟比比皆是。

北極熊大多在無邊無際的浮冰上生活,獵食海豹,其影蹤難以捉摸。(萬里機構提供/段煦攝)

很吸引人吧?若去斯瓦爾巴群島旅遊或生活,一般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轉機,或坐郵輪前往,不過,從你腳踏這裏的一刻起,段煦在書中告誡:「人類所面臨的危險中,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寒冷,也不是冰裂縫,而是北極熊的吃人問題。」群島有大約3,000頭北極熊,比常住人口更多。你別以為你躺在地上、屏住呼吸,牠們就會轉頭離去,牠們站在極地食物鏈最頂端,一切喘氣的斷氣的皆是食物。

「在首府朗伊爾城……任何人只要跨過城市邊界,都要帶槍;建築物臨街的大門不能上鎖,以備有人被北極熊追趕時就近避難……」這些都是一定要遵守的規定,而苛刻背後的潛台詞就是:當心,北極熊!

群島的大部份地方不對普通遊客自由開放。「你想爬山,你要僱當地持槍的嚮導兼保鑣一同前往;你在郵輪或考察船上想在某個地方登陸,船上的探險隊會提前踏勘附近是否有北極熊,全程陪護前往,並限定時間。」

這規則令筆者想起2018年的一則新聞:一艘德國郵輪的護衛員上島勘探,受到北極熊襲擊而自衛槍殺了熊。北極熊之死引起不少人的憤怒,希望遊人不要干擾北極熊的生活。北極熊已是北極生態惡化、地球暖化加速的新聞圖片主角,往往配以聳動的標題,生死肥瘦每每掀動全體網民的情緒。

北極熊的生存問題確須關注,遊人當然要盡能力尊重當地生態,媒體及網民其實也要理性地了解每件事的全貌。(視覺中國)

北極熊的生存問題確須關注,遊人當然要盡能力尊重當地生態,媒體及網民其實也要理性地了解每件事的全貌。極地遊是兩難的選擇,不少人卻希望經歷極地風霜,走自己的萬里人生路。

在斯瓦爾巴群島旅遊也不是百分之百能見到北極熊,一位朋友告訴筆者,他曾在夏季坐郵輪環島一周皆未能一睹芳容。問他見到什麼?答曰:大群雀鳥及冰川囉。此地的霸主北極熊,大多在無邊無際的浮冰上生活,獵食海豹,影蹤難以捉摸。

將消失,藍鯨!

細閱書中的《斯島鳥獸誌》,趣味盎然,是作者親身的觀察筆記:只有貓一樣大的北極狐,像個玩偶,夏天從雪白冬毛換成一身灰褐色。「北極的夏季特別短暫,數以萬計的海鳥要搶在冬季到來之前完成交配、產卵、孵卵、育雛的全部任務……這時候的鳥蛋與雛鳥堪稱大爆發,小狐每天往來於這些地方,吃也吃不完,不過也不要緊,牠們會把多餘的肉藏起來,以備冬季從雪下面刨出來食用。」牠們總是來去匆匆,總有忙不完的事情似的。

在這海域觀鯨,以喜歡親近人、喜歡表演的座頭鯨最多。筆者也在冰島海岸遇見座頭鯨,舉起巨翅擊浪遠去。段煦有更幸運的經歷,有一次竟然觀察到至少三條的亙古第一巨獸—藍鯨!而歡欣背後,事實卻是北大西洋藍鯨亞種可能在我們的地球上消失。

筆者曾在冰島海岸遇見座頭鯨,舉起巨翅擊浪遠去。(Getty Images)

在西方工業革命的初期,一頭巨鯨簡直是一座「油山」,被大肆濫捕,目前的數量已不足工業革命以前的1%。作者指出,很多海洋生物學家相信北大西洋種群的藍鯨絕不會超過100頭。

「數目減少的原因不僅僅是某些國家商業捕鯨的行為還在繼續,所有海洋哺乳動物都在面臨的海洋污染、食物和棲息地的喪失、種群的退化所體現在這種體形過於龐大的海洋動物身上的災難,還要翻倍。因此,與筆者同行的科考夥伴們在北大西洋或北冰洋見到陡直高聳的藍鯨『噴泉』時,都會說:『哦,好啊,又看到牠們了,還有希望嗎?還有希望!』」

犀利,北極燕鷗!

性格犀利的北極燕鷗在飛翔。(萬里機構提供/段煦攝)

斯瓦爾巴群島大約有20多種鳥類,是海鳥的天堂。壯觀的海雀山(Alkehornet Peak)岩壁有12萬隻海雀在此築巢,有厚嘴崖海鳩、北極鷗、賊鷗等。段煦最敬畏的是北極燕鷗,「讓我敬畏的,不僅僅是牠們每年在北極育雛,欲偏偏要飛到南極去越冬;讓我所敬佩的,也不僅僅是牠們堪稱極其稱職的父母,極其稱職的長輩!讓我所敬畏的,不只是在驅逐入侵者時的無情攻擊,也不只是向敵人噴射的『生化武器』,而是牠們不屈不撓、誓死把入侵者—不管是狐狸、人,還是比自己龐大上千倍的北極熊趕出家園的決心與勇猛。」

潮間帶,是段煦在北極最主要的工作區域之一。有一次很窄的堤堰早已被北極燕鷗佔據,非不得已通過,惟有學當地人撿一根木棍舉過頭,沒有就以相機舉過頭,幸好那鳥轉為攻擊相機而不是他的腦袋。它們造的巢看似很草率,只是個淺坑把蛋固定,草也不放,不過這卻是牠們瞞天過海,不引起北極狐等注意的招數,其他招數還有蛋殼的保護色、擴大家域保護面積、假孵卵、友鄰互助等,「草率」背後是極度機智、勇敢、認真與負責,犀利吧?

北極是海鳥的天堂,群鳥在頭頂盤旋的場景很是壯觀。(萬里機構提供/段煦攝)

筆者在冰島曾有與北極燕鷗相遇的震撼一刻:在著名的 Jokulsarlon冰川湖邊草叢中,啾啾的鳥叫很熱鬧,筆者興奮地走過去,誰知群鳥尖叫地飛起,有的在頭頂掠過、盤旋,嚇得筆者趕快蹲下來……原來草叢內藏着數也數不清的北極燕鷗在孵蛋、育兒,最後只好撤退離場。在冰島的海邊很容易看到北極燕鷗,牠們張展着長長的燕尾、輕薄的灰白翅膀,在水邊覓食,飛得很優雅,性格卻是世界最強!

最矮樹木,極柳!

在《斯島群芳譜》篇章中,作者介紹了奇特的植物—極柳,是世界最矮小的樹木,你要趴在地上才看得清楚。這種北極柳樹(露出地面的高度)三厘米以上的算是極為罕見的「大樹」了。「植物在狂風丶和低溫凍土三大要素的『撫育』下,愈接近極點,植株就變得愈矮小。而柳樹呢,簡直把這個『定律』發揮到了極致。」它也會開出和北京柳樹幾乎一樣的穗狀花兒,吐出一樣漫天飛揚的柳絮。它在地下密密麻麻的根交織成一個龐大的生命網,根在地下橫生着,而所謂的每一棵「樹」,不過是從橫根處垂直向上生長出來的一個個小小植株,從地面上看就像一大片「森林」了。

仙女木有八片白花瓣,怕熱不怕冷。(Getty Images)

在群島這片神奇的山野,在每年6月中旬開始,從南至北,一些鮮綠的半球體陸續開出粉紅色的花,變成半球形花球,成為此地最矚目的花卉。這種無莖繩子草筆者曾在冰島北部米湖區的上帝瀑布(Godafoss)旁的苔原中拍攝過,它與莓果與苔蘚混生一起,周圍還有仙女木。我是看了段煦的書才辨識到它們。仙女木有八片白花瓣,怕熱不怕冷,被地質學家在沉積層中發現。後來,歐亞大陸及美洲大陸的三次降溫事件,更以此命名稱為「仙女木事件」。

來到斯瓦爾巴群島,請大家記住:在極地行走,帶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卻是腳印!

《北極博物筆記》(資料圖片)

《北極博物筆記》
副題:揭開斯瓦爾巴群島的神奇面紗
作者:段煦
出版:萬里機構.萬里書店(香港)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相關文章︰北極海域島嶼也有「企鵝」大家族?

上文刊登於第19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月13日)《掀開神奇島面紗 帶你走進動植物烏托邦》,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