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斯諾登風暴】做好人其實好可憐

【影評.斯諾登風暴】做好人其實好可憐
撰文:方俊傑
出版:更新:
斯諾登是偉人,是英雄,還是出賣國家置國民於危難中的罪犯?看完《第四公民》與《斯諾登風暴》,我只是更加明白做好人的可憐之處。就是你好心地犧牲自己的幸福,以為幫了大家的忙,事實上,大家根本全不放在眼內。
方俊傑
看完《第四公民》與《斯諾登風暴》,我只是更加明白做好人的可憐之處。(《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看完《第四公民》與《斯諾登風暴》,我只是更加明白做好人的可憐之處。(《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兩年前,已經有一齣紀綠片《第四公民》(Citizenfour),詳細紀錄斯諾登在香港爆料的過程,再分析洩密事件帶來的影響。電影拿了奧斯卡最佳紀綠片,記憶猶新。

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轉頭便拍了《斯諾登風暴》(Snowden),彷彿找來專業演員重演《第四公民》的製作特輯。入場前,我還在懷疑這樣的重覆究竟有幾大意義?

故事投鼠忌器 男主角加分不少

老實說,如果先前已看過《第四公民》,《斯諾登風暴》能夠補充的,是不多。主要是交代斯諾登從軍的背景,交代斯諾登女朋友在事件上帶來的影響力。餘下的,分別可能只在由斯諾登本人把口講出來,還是由約瑟哥頓利維(Joseph Gordon-Levitt)演繹出來。

《斯諾登風暴》主要是交代斯諾登從軍的背景,交代斯諾登女朋友在事件上帶來的影響力。(《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如果你真的期望看到一個踢爆美國政府機密的特務,如何跟 CIA 之類的機構鬥智鬥力,過程既驚險又刺激,不如看《鐵金剛》或《叛諜追擊》吧。我就比較想看斯諾登由愛國者變成被視為叛國犯的轉捩點。

不能說完全忽略了這一點,但總是描繪得模模糊糊尷尷尬尬。電影當然是站在斯諾登角度出發,認為政府的全方位監聽盜錄,是以反恐之名來為所欲為。想大大力踩落去,又踩得不夠盡情,至少拿奧利華史東舊作來比較的話。

不過,約瑟哥頓利維的確為電影增了不少分數,不只外觀上盡力模彷,而是在神態上在身體語言上,也表露出斯諾登那種戰戰兢兢卻不惜一切的神緒。有人說會替這位男主角拿取到不少獎項提名。演得好壞與有沒有獎項,其實,從來不是必然關係,我反而有少少預感這套電影會被各頒獎禮冷待。

約瑟哥頓利維的確為電影增了不少分數,不只外觀上盡力模彷,而是在神態上在身體語言上,也表露出斯諾登那種戰戰兢兢卻不惜一切的神緒。(《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私隱被侵 其實你在意嗎?

電影到最後,斯諾登說了一個看法:最怕事件公開後,人民仍然不聞不問,對個人私隱毫不重視。

不幸言中,在今日以電郵以短訊以留言取代直接通話的世界裏,大部分溝通都有留底作紀錄,不似對話般沒有存檔便消失於空氣。危險百倍,但不要說為保障人身安全,所以不介懷私隱被侵如此偉大了,只是一句貪求方便,已經足夠令所有秘密也輕易暴露出空氣之中。你看看新聞中有幾多姦情是在手機被揭發,你就知我們是如何沒有防範意識。

斯諾登是偉人,是英雄,還是出賣國家置國民於危難中的罪犯?看完《第四公民》與《斯諾登風暴》,我只是更加明白做好人的可憐之處。就是你好心地犧牲自己的幸福,以為幫了大家的忙,事實上,大家根本全不放在眼內。

斯諾登說了一個看法:最怕事件公開後,人民仍然不聞不問,對個人私隱毫不重視。(《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在他們眼中,即使在電腦前做愛或自瀆等極私人片段,被地球上另一個人偷偷拍下,也沒太大所謂。只要掩耳盜鈴地,不要將片段在當事人面前公開播放,就可以了。較為崇尚自由的美國人或香港人尚且如此,不敢想像奴性再重一千倍的中國平民。用微博用微訊用得多麼開心啊!

較為崇尚自由的美國人或香港人尚且如此,不敢想像奴性再重一千倍的中國平民。用微博用微訊用得多麼開心啊!(《斯諾登風暴》電影劇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