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政治參與的「綠洲」

撰文:鄒崇銘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中美磨擦不斷升溫。繼華為的5G網絡之後,社交媒體及影音平台WeChat和TikTok成為被封殺的對象。美國官方所持理由是這些都並非「乾淨網絡」(Clean Network),令美國人民的私隱及美國企業最敏感的資料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然而,亦有分析認為此等社交媒體及影音平台的用戶主要是亞裔人和美國本土年輕人,皆非總統特朗普的票源所在。因此,封殺行動除了具挑釁意味,在現實政治上亦有其需要。因為一旦封殺成功,反對力量將不能再通過此等網絡平台進行不利於特朗普的政治動員。

社交媒體及影音平台WeChat和TikTok成為被封殺的對象。(資料圖片/路透社)

上述分析無論有多真確,起碼反映了一個重要事實—網絡平台扮演的政治角色愈來愈重要。正如特朗普本人,主要依賴Twitter發放訊息和進行政治宣傳。他甚至不惜經常與傳統媒體開火,貶低專業新聞工作者的價值,繞過他們來建立自己的傳播渠道,從而掌握輿論戰中的主導權。相信沒有誰比得上特朗普,更加深明網絡平台的重要性。

美國作為代議制的民主國家,政治事務主要委託政黨和專業政客代理。一般人民即使具有很高的公民意識,通過數年一度的選舉投票,已能相對(亦只能是相對)有效地反映意見,用不着經常投入在政治活動之中。日常生活因而可被釋放出來,用作謀取個人利益和事業發展,又或進行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公民社會活動。換句話說,完善的政治體制令政治博弈的交易成本減至最低。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在美國國內也面臨較大的審查壓力。(資料圖片/美聯社)

相比之下,在民主體制仍未發展起來的地區,由於政治遊戲規則尚未成熟,不同持分者、尤其是政府與人民之間,便難有清晰明確的互動模式,甚至要借助體制外的政治動員,才能相對(亦只能是相對)有效地反映意見,連日常生活亦會變得較政治化。由此往往衍生出更大的矛盾和衝突,令不同勢力愈行愈遠,政治分歧無法拉近。換句話說,是政治體制的缺陷,令政治博弈的交易成本大幅上升。

然則,網絡平台又扮演着怎樣的政治角色?在民主體制下,由於新聞和言論自由皆受保障,無論官方或民間皆可各抒己見,各自表述。相比之下,在沒有民主體制的地區,新聞和言論自由皆不受保障,傳統媒體往往需要自我設限,只能局部甚至完全無法扮演輿論監督的角色。

上文節錄自第22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24日),文章原題《網絡政治參與的「綠洲」》。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防疫抗疫基金3.0 如何能堵塞漏洞精準紓困

【新冠肺炎】院舍爆發有迹可尋 疫情暴露安老服務缺陷

網紅直播頻出禍 法例落後「無王管」

疫情之後 武漢「狂歡」刺痛了誰的神經?

【美國大選】民主黨正式提名拜登 圖團結全國 冀破特朗普的對抗政治

女性加持 超韓趕日 中國有望膺「手遊霸主」

從TikTok被封殺說起 中國出海App荊棘滿途

疫苗競賽白熱化 供應挑戰正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