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子女就學系列|港校為何成他們心頭患?內地名校為何受青睞?

撰文:彭琤琳 葉琪 孫聖然 許祺安
出版:更新:

「港漂」主要是通過各類「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內地人士。這批人群以中青年為主,當中部分港漂的子女到了該讀書的年齡。不過,本港近年社會事件頻發,中小學校園亦難以迴避。加之中港兩地教育模式的差異,港漂對港校產生愈來愈多的疑慮。近日一份調查顯示,逾9成「港漂」願意讓子女入讀內地機構(尤其是名校)在港開辦的學校。

港校為何成港漂心頭患?內地名校又為何受他們青睞?內地機構來港建校可採用何種方式推進,又面臨哪些困難?《香港01》一連推出4篇「港漂子女就學系列」專題報道,就港漂子女就學問題深入分析,並採訪有份參與此次調查的專家學者,逐一解答公眾關心的問題。

2003年,內地開放香港高等學府在內地自主招生後,來港內地生不斷增多。(資料圖片)

九成港漂盼內地院校來港辦學:他們在憂慮什麼?又需要什麼?

誰是港漂?這一群體有多麼龐大?港漂可以是我們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同學。你是否了解他們是怎樣來港,又為何選擇「漂」在香港?

高達9成港漂希望子女入讀內地機構在港所辦學校,這反映了他們怎樣的訴求?他們更看重內地學校的師資水平、升學優勢,還是與港校不同的教育模式?對於本地學校,他們又為何憂心忡忡?

+11

港漂顧慮港校欠缺「家國教育」 內地學校如何教?

調查發現,近8成半受訪者指香港「缺乏家國教育」。個別受訪者在具體意見中提到,「祖國歷史教育不足,希望能跟大陸教育接軌」、「中國歷史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嚴重缺失」。

備受港漂群體關注的「家國教育」,內地學校是如何進行?有何課程?會安排什麼樣的活動?內地學校的「家國教育」總是嚴肅莊重嗎,還是有其輕鬆休閒、寓教於樂的一面?

港漂點名推薦北上廣深名校來港辦學 這些學校究竟有何優勝?

受訪者期待內地重點學校來港辦學,當中以「北上廣深」最受青睞,四地均有多間「名校」獲點名推薦。事實上,該些學校全都實力強勁。那麼,這些內地學校,歷史、師資、課程等各方面有何長處?有何特點?有多少比例的「港漂」可以不計花費,只為子女進入這樣的學校就讀?

對於香港低齡教育的「簡繁之爭」,梁海明有怎樣的看法?(資料圖片)

專家:內地機構赴港辦校符合市場需求 彰顯香港多元化

參與是次研究報告的中國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教授,接受《香港01》專訪,解讀這份報告傳達的「港漂」心聲,回答讀者關心的問題:例如一些反對此報告觀點的讀者留言質疑,若「港漂」不滿本地教育,為何不將孩子送回內地就讀?梁教授給出了他的看法。

對於港漂關注的港校「家國教育」、「全球視野」、「繁體字教學」問題,梁教授也有其獨到見解:「家國教育」並不單指政治立場的教育,「全球視野」也不是學習各國的情況和文化。對於香港低齡教育的「簡繁之爭」,他有怎樣的看法?港漂學校又是否應接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就讀?

梁教授還提出,建議採「三步走」模式來規劃內地機構來港辦校事宜。對於報告中「政府為內地辦學團體分配土地」、「開放內地師資來港簽證」等建議可能面臨的輿論壓力,他又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