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的特朗普關稅戰|安邦智庫

數據中的特朗普關稅戰|安邦智庫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今年2月份起,特朗普當局開始增加對墨西哥、加拿大等國的關稅徵收力度,4月份開始推動全面對等關稅。自特朗普當局啟動新一輪關稅徵收進程後,幾乎每天都可以在主流媒體和自媒體上,看到連篇累牘的文章。

這類文章和評論主要集中於幾類內容,一是批評、指責特朗普關稅將推高美國通脹,拖累美國經濟;二是認為對等關稅無法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等頑疾;三是關稅無法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流,反而會因打亂供應鏈而導致美國製造業更加困難等。這些內容歸納起來就一個意思:特朗普昏聵糊塗、不懂經濟、胡亂決策,最終將連累美國經濟深受其害。不過,經濟政策預期與效果到底如何,還需要用結果來驗證,而數據則可以作為一個重要參考。近日,據相關業內人數梳理發現,就目前為止,一些經濟數據說明,特朗普關稅戰的實際效果恐怕並不如主流評論所認為的這般灰暗。

第一、新一輪關稅戰啟動之後,美國的貿易狀況和財政收入都出現了好轉。4月份美國貿易逆差縮小至20個月最小,財政收支出現了2584億美元的盈餘。業內人士表示,增加關稅收入,減少預算赤字,是特朗普實施關稅政策的目標之一。由於財政赤字幾乎肯定會轉化為政府債務,因此,如果沒有多年的超支,聯邦政府就不會揹負數萬億美元的債務。雖然特朗普當局的關稅政策自啟動時起,很多人就從方方面面論證對等關稅無法解決美國雙赤字(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難題。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宮玫瑰園就「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問題發表講話。(Reuters)

但是,在一眾強烈的質疑聲中,最新的貿易數據和財政數據都出現了顯著的收穫。2025年4月,美國商品與服務出口按年增長8.6%至2893.7億美元,進口增長3.4%至3509.9億美元,貿易逆差按年縮小15.7%至616.2億美元,按月搶出口的3月份的貿易逆差1383.2億美元,縮小了55.5%。這是自2023年10月以來美國最小的貿易逆差。

2025 年4月,美國政府收取了8502億美元的收入,同時支出了5918億美元,當月獲得財政收支盈餘為2584億美元。這一盈餘水平,僅次於2022年4月的3082億美元盈餘。

從與關稅政策直接關聯的關稅收入來看,4月份關稅收入163億美元,按年增長129.6%,前四個月關稅收入累計596億美元,按年增長102%。雖然4月份關稅收入按年只增加了92億美元,前四個月也只增加了301億美元,但是,業內人士強調,這些成倍增加的關稅,還僅僅是特朗普關稅計劃中部分政策生效帶來的結果。其主要的關稅計劃——對等關稅雖然在4月初宣佈了,但為了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特朗普將生效日期後延了三個月。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美國財政部稱,財政收支盈餘主要是由「大額個人稅款存款」推動。但4月份的貿易逆差按年縮小15.7%,關稅收入翻倍增加,4月份出現了罕見的財政盈餘,這些數據只能夠證明特朗普的關稅計劃正在奏效,而非失效。

當然,儘管有巨額財政收支盈餘,但一個月份的盈餘不足以扭轉更廣泛的財政赤字趨勢。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美國財政收入3.11 萬億美元,但支出了4.159萬億美元,導致2025財年7個月積累了1.049萬億美元的赤字。但不能因此否認特朗普關稅增加了財政收入,緩解並降低了財政赤字。

美國2025年至今的關稅及相關稅項收入,明顯比去年為高。(Wharton)

第二、美國製造業持續保持擴張,製造業PMI連續3個月回升。根據美國政府6月23日公布的PMI數據顯示,美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52,比5月50.9的初值回升了1.1個百分點,高於預期的51,為2月以來最高水平。

此前,美國製造業PMI在今年2月份錄得52.7,這是2022年中期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後,今年3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為49.8,跌至榮枯分界線之下,不及預期的51.8。

但在特朗普開始推行關稅計劃之後,製造業PMI也隨之回暖。4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回升了0.5個百分點至50.7,高於預期的49。5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繼續回升0.2個百分點至50.9,創兩個月新高,也高於預期的49.9。

業內人士表示,6月PMI初值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末繼續增長。具體而言,6月的商業活動和新訂單繼續增長,特別是製造業需求的改善推動了就業增長。

2025年7月3日,美國愛荷華州,圖為特朗普出席一個集會活動時,準備發表講話。(Reuters)

就業方面,企業為應對增加的工作量,加快招聘步伐。在服務業的就業增幅創下了五個月來的新高的同時,製造業就業增長速度也有所提升。

積壓訂單方面,6月製造業工作積壓訂單指標,自2022年9月以來首次上漲。這意味着製造業企業在增加生產的同時,仍然面臨無法及時完成的訂單。這意味着美國製造業訂單已經超過其產能,所以導致了訂單積壓。

企業信心方面,儘管美國企業總體上依然存在相當多的謹慎態度,但自4月以來,美國企業界對貿易的擔憂和政府政策的不安情緒有所緩解,製造業的信心略有回升,部分原因是他們希望從貿易保護主義中獲得比服務業更多的好處。

第三、美國通脹上升水平好於預期。5月美國通脹按月上漲0.1%,按年上漲2.4%,均低於市場預期。從數據來看,特朗普的關稅計劃也並未實質性大舉加重美國消費者的支出負擔,這意味着關稅向通脹水平的傳導效應暫時不明顯。

此前,4月份美國CPI按月上漲0.2%,按年漲幅從3月份的2.4%回落到2.3%。有部分評論認為,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有滯後性,將在5月份的通脹中才會體現出來。所以,專家們預估5月份美國的CPI將從4月份的2.3%回升到2.5%以上,按月上漲0.2%以上。

美國過去一年的通脹率。(Trading Economics)

然而,6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美國通脹數據卻出乎評論界意料。5月CPI按月上漲0.1%,按年上漲2.4%。低於道瓊斯公布的0.2%和2.5%的預估數。美國的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5月份按月上漲0.1%,按年上漲2.8%,而預期分別為0.3%和2.9%。所有項目的CPI按年漲幅僅比4月份高出0.1個百分點,按月漲幅則降低了0.1個百分點,而核心CPI保持不變。

業內人士表示,分類看,關稅反對者認為會上漲的項目,在五月份反而出現了下跌,尤其是汽車和服裝價格。2月份特朗普宣佈對汽車和零配件徵收25%的關稅。但三個月後的5月份,新車和二手車價格按月分別下跌0.3%和0.5%。大多數人認為新關稅將推動服裝價格暴漲,但5月份服裝價格按月下跌了0.4%。

美國通脹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價格漲幅低於預期。因此,特朗普的關稅尚未對美國通脹產生重大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當下對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後續動向仍然不確定。但是,美國上訴法院的幾份裁決和白宮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顯示,特朗普不斷變化的關稅說辭實際上暗藏着一個保持不變的底線:大體上的基本計劃是對中國保持30%的關稅,對所有其他國家保持10%的關稅,然後給所有國家12個月的時間降低非關稅壁壘並開放經濟貿易。一年以後,特朗普對繼續保留美國難以接受的非關稅措施和對一些領域拒絕開放的國家,可能會繼續增加關稅。

美國5月零售和餐飲銷售額環比下降0.9%。(Reuters)

業內人士表示,特朗普當局新一輪關稅政策啟動前後的經濟數據存在着鮮明的對比。4月份,人們預期的關稅將推動通脹,現在的預期顯然降低了很多;人們預期關稅無法降低美國頑固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結果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僅生效了一部分,就已經獲得了縮小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的顯著效果;人們以為關稅無法改變美國的投資環境,製造業回流不太可能,但事實上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正在流向美國,美國企業自己也開始在美國投資製造業(連海爾這樣的中國企業近日也正式決定斥巨資將旗下部分洗衣機生產線遷回美國),製造業的經濟景氣指數PMI也隨之上升;人們預期美國的貿易夥伴將強烈反制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但實際上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正在爭先恐後地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希望可以與美國達成比較優惠的貿易條件。

此前,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提出猛烈批評的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近日在題為《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智勝所有人嗎?》的報告中表示,「貿易夥伴將對僅10%的關稅感到滿意,美國的稅收將會增加4000 億美元,也許特朗普比我們所有人都聰明」。這一態度的轉變值得關注。

最終分析結論:

就現有的數據整理可以發現,特朗普當局啟動新一輪關稅戰之後,美國製造業、通脹指數的發展態勢並不如最初一眾評論家所認為的那般令人沮喪。當然了,就美國經濟在這兩到三個月之間發展態勢而言,從科技投資以及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經濟指標的變動上可以發現,美國經濟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而特朗普本人持續施壓美聯儲降息的舉動也說明美國通脹的後續走向仍難令當局「高枕無憂」。

此外,加拿大等國的最新動向表明,特朗普當局的「對等關稅」正在面臨較多的國際阻力。因此,尚不宜簡單認為關稅戰對美國經濟基本沒有負面影響。但是,在關稅暫緩期僅剩下6周左右的時候,部分關鍵經濟指標的走強無疑給了特朗普本人堅定既有立場的底氣。

本文原載於2025年6月30日的安邦智庫每日金融欄目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