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才是王道 企業責任只是公關手段?

撰文:羅乃智
出版:更新:

在資本主義社會,當普羅大眾談及「企業」時,總會又愛又恨。商賈巨擘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卻因為利潤主導,有時難免過於勢利。近年,不少企業重視品牌形象及聲譽,冀與顧客建立長期關係,那麼,ESG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中強調社會責任的面向,會否只是公關手段?

相關文章:

氣候災難比疫情危害尤甚 永續投資成「下回常態」

疫情令多國「轉綠」 然而經濟停擺之下 減排仍遠低於想像

據德國漢堡大學氣候系統科學學系博士生張婷婷(Tracy)的觀察及了解,上市公司總會在年報、上市文件談及ESG,「不過,披露歸披露,現時政策上並沒有特別規定企業要符合什麼指標才算『合格』。商界關注ESG,除了因為要向公眾披露相關資訊外,公司商譽也是一大考慮,箇中分別在於:究竟企業是為ESG的理念而願意投放更多資源,還是認為公司只要將相關項目羅列出來就算『大功告成』?」

2019年1月,氣候大罷課抗爭者在德國西門子總部大樓外要求該公司撤出對澳洲煤礦的投資。(Getty Images)

三色回收僅屬初階 商界源頭減廢始能解癥結

若要商界積極參與及推動ESG,不得不考量其「回報」。張婷婷認為,商家主要目的是賺錢,若公司願意推動環保項目及發展環保科技,政府政策卻未能配合及提供補貼,最終回報較低,自然難以吸引商家投放資源。當然,若論回報不一定是金錢,可以是對公司將來發展有幫助、構成競爭優勢的無形資產。她笑言,如果不介意沒有補貼或直接回報,那他們應該是社會企業,而不是商業機構了。

張婷婷續指,對比全民參與的環保行動(如日常的廢物回收、減少廚餘等),商界在ESG的影響力更大。以能源為例,商廈的耗電量及碳排放量甚高,但港府的氣候政策藍圖不外乎向電力公司出手,甚至單純以為就此達到2030年的減排目標,惟政府很少提及確實的減排時間表。

時裝界支持環保,透過峰會共襄可持續發展。(Getty Images )

那邊廂,作為投資綠色企業的維港投資永續科技項目負責人鄭嘉泳也有類似看法。他認為香港在三十多年來,環保概念仍停留在三色回收,未能解決問題「癥結」。他們投資綠色企業的策略,是以「替代品」取代塑膠產品,因此,他們決意在生產線的上游入手,達致真正的環保目標。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62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26日)《利潤才是王道 ESG只是公關手段?》。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反思社區治理— 香港需要怎樣的區議會

走訪浸大事實核查中心 打擊假新聞 提升全民媒體素養

與香港社會共同追求美好生活

氣候災難比疫情危害尤甚 永續投資成「下回常態」

卡斯特羅時代告終 古巴模式的成功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