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戰犯到加拿大種族罪行 北京言論點中西方歷史痛處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6月22日,中國代表多國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發表呼籲,要求對5月時加拿大一所寄宿學校發現200多具原住民兒童骸骨一事,以及加拿大在歷史上對北美原住民犯下的罪行進行獨立調查,進而「將肇事者繩之以法」,「為受害者提供充分的救濟」。此舉令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在電視屏幕上大發脾氣。

不過,以杜魯多為首的加拿大各界人士恐怕也已發現,當他們仍想把話題轉移到新疆時,也必須先面對歷史問題上的指控。

考慮到加拿大、美國等北美前殖民地國家對當地原住民的文化滅絕、奴役等行為是不可迴避的歷史事實,最後一家加拿大寄宿學校直到1996年才關閉。這或許意味着加拿大高層越憤怒,北京就距離他們的歷史痛處越近。這正如2020年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用一張映射澳洲軍人在阿富汗暴行的漫畫,讓堪培拉朝野暴跳如雷一樣。

設置「寄宿學校」是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國曆史上的長期決策:

的確,加拿大作為英國屬地時,它對北美西部地區的殖民活動比南方的美國要温和一些,只在1869年和1885年兩次出兵鎮壓了馬尼托巴地區的獨立運動,處決了以臨時政府主席里爾(Louis Riel)為首的一批頭面人物。比起展開了幾十年「印地安戰爭」,最終將倖存原住民圈禁在326個保留地的美國,加拿大殺的人似乎少一些,本地原住民至少還能保住性命。但這並不意味着加拿大的方式是正確的。

資料顯示,加拿大殖民當局從1831年開始,初步建立了以傳教士系統為中心的「寄宿學校」體系,該方案由第二代加拿大總督巴戈特(Charles Bagot)擬定,並得到了火燒圓明園的指揮官額爾金伯爵(The Earl of Elgin)等人的首肯。在吸收了美國同類機構的經驗後,加拿大軟硬兼施,選擇「發放津貼」與強行擄人相結合的手段,把至少15萬兒童送進類似機構。

圖為里爾,此人是加拿大中部原住民梅蒂人的精神領袖,並在1869年和1885年兩次建立臨時政府,率領多個部族與加拿大殖民當局對抗。在1885年的鬥爭失利後,加拿大當局不顧民間反對意見,強行將其絞死。 (加拿大APTN國家新聞網頁截圖)

加拿大各機構除採取以歐美宗教學校為藍本的初級教育外,還與加拿大當局合作,以原住民兒童為試驗品進行「飢餓實驗」、「肺結核疫苗驗證試驗」、「抗阿米巴痢疾藥物試驗」、「肺結核藥物試驗」甚至「遺尿症試驗」等,導致至少四千人在擁擠、骯髒、供暖不足的「校舍」內喪生。

不可否認,加拿大當局曾在2008年組織過一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這個在2015年轉型的組織也揭露了一點寄宿學校的暴行,但很快就有分析人士發現,「和解」一詞帶有誤導性,暗示渥太華當局曾和加拿大原住民似乎有過和諧關係。這種局面與加拿大當局無視原住民「自治」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杜魯多曾經在2019年赦免過參與1885年獨立運動的梅蒂人酋長龐德梅克(Poundmaker),但他和此前一百多年的歷屆加拿大當局一樣,都沒有撤銷對里爾的叛國指控。(路透社)

事實上,加拿大的「寄宿學校」問題可能也只是渥太華方面有選擇拋出的一部分。以庫爾特哈德(Glen Coulthard)為代表的加拿大原住民學者指出,加拿大方面拋出寄宿學校問題,試圖「翻過加拿大歷史上悲慘一章」,迴避了渥太華當局長期而持續的殖民主義影響。以至於當時的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一方面在2008年就「寄宿學校」向原住民表示道歉,到2009年卻宣佈「加拿大沒有殖民主義的歷史」。

但無論如何,當北京提出相關話題,並讓杜魯多不高興時,這種內容仍然是有意義的。它意味着北京似乎已對西方的輿論攻勢有所調整。對動輒指責北京批評美國、歐洲日本等國,稱此舉為「戰狼外交」的歐美觀察家們來説,中國的聲音似乎越來越能擊中相關當事國的痛點。譬如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020年11月30日以漫畫作品諷刺澳洲在阿富汗的暴行,以及在2021年4月27日於社交網絡用戲仿的《神奈川衝浪裏》漫畫調侃日本傾倒核廢水的舉動,已分別令澳洲和日本的政府官員暴跳如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其社交網路首頁上置頂發佈了揶揄日本排放核廢水的漫畫,此舉令以副外相佐藤正久為首的日本政客火冒三丈。佐藤正久是日本政界為數不多的自衛隊出身的政客,以“愛國”著稱,因其相貌俗稱“鬍子隊長”。(推特網頁截圖)

而今,中方在聯合國的講壇上似乎又新添了論題。它意味着中方不再簡單地為西方提出的話題而辯解,並陷入自證無罪的死循環中。在雙方相互攻訐之際,打擊對手的痛點將變成更為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