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智慧1】用剩手霜唔好嘥 加砂糖零技巧自製磨砂手膜  

撰文:梁蔚澄 陳樂希
出版:更新:

身邊很多東西其實是我們生活上的小幫手,只要我們動動腦筋,運用生活小智慧善用它們,便可以為生活帶來更多方便,又可以解決各種疑難。

大掃除時掃出一大堆用到一半便被遺忘的潤手霜,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其實只要加一種東西,便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這回的生活小智慧,教你如何用白砂糖,將多餘的潤手霜化為重現肌膚柔軟的磨砂膏,帶上手套便可以邊敷手膜邊善用時間做家務。

攝影:陳嘉元

小貼士:白砂糖可用吃外賣剩餘下來的糖包,物盡其用

步驟:

1. 擠出適量潤手霜於手掌心2. 灑上約一茶匙的白砂糖3. 輕輕按磨雙手,不要忽略指縫和手腕等地方4. 先戴上透明膠手套,再戴上家居清潔手套,便可邊敷手膜邊做家務5. 敷15分鐘後用暖水洗掉,再塗上護手霜


【鄧明儀:幸福育兒】嚴格家教不如給予自主權 讓孩子感受愛與寬容

撰文:林荺晞
出版:更新:

在一般的華人社會家庭中,父母均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去決定孩子的生活與作息,甚至一切。當孩子要表達自己所想所求時,首先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父母一個否決的眼神或者說一個「不」,孩子都必須乖乖服從,否則就是一個不懂事、不聽話、不乖、惹父母生氣的壞孩子,並漸漸養成主流價值中為討好大人而活的「好孩子」。
本文作者: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鄧明儀

像好友今年15歲的女兒,從小都是大人口中乖乖順從的孩子,對父母的打罵,最初還會哭著逃回自己的房間,或是發火頂嘴。後來父母體罰愈演愈烈,女兒覺得根本沒辦法違抗父母的權威,開始只會說對不起,表面上愈來愈聽話,心裡面卻漸漸在心中累積負面情緒,直至患上嚴重的思覺失調症,有天想在校內一躍而下後,跟精神科醫生坦言:「經常有把聲音叫我殺死我媽……」其父母才知道其實一家人都受傷了!

日本心理學博士及新潟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教授碓井真史,所撰寫的《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中曾指出,他遇過最凶惡、殘暴的少年罪犯,就是小時候受過「嚴格家教」的孩子,「孩子曾承受的暴力,會在日後回饋他人,大多數對家人使用暴力的青少年,小時候都曾經有被體罰的經驗,母親愈想要孩子好,愈努力,愛就愈空轉,孩子無法感受。想要孩子好,不能只靠著『嚴格家教』。」

嚴格家教的潛台詞,其實叫「控制」,將孩子工具化,任由大人支配,「這些都是為你好,你最好給我遵從。」然而,強迫促使反抗,良好的關係必須透過父母給予子女的「自主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在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與寬容,才能建立起無形而巨大的影響力。

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
【幸福育兒:鄧明儀】資深傳媒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畢業於浸會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晴報》助理總編輯及有線寬頻新媒體發展部總經理。除了擁有超過 28年的資深傳媒工作及管理經驗外,曾採訪了數以千計名人,並出版30 多本勵志書籍。
在教育領域,她是親子平台創始人、著名親子專欄作家、大學兼職講師,並於2017/2018榮獲香港市務學會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快樂成長,相信每個家長都可以幸福育兒。

本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鄧明儀」,原題為「將孩子工具化「嚴格家教」」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