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管治.二|區議會去政治化須對症下藥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整個2010年代,立法會出現嚴重的意識形態凌駕政策辯論的趨勢,也間接令各政黨中不少的區議員認為,只要能成功「表態」及展示自身立場,便算得上是向民眾有所交代。再加上區議員又好,選區民眾又好,在種種難題及制度性障礙下,對政府不斷積累怨言,衍生出立場先行、輕視實幹的畸形地區參政風氣。

在這種生態下,議員「罵」官員愈厲害,似乎就被視為愈有實力。在不少市民眼中,區議員辦事處乃是政制層級中最容易接觸市民的渠道,而不少代議士選擇了以謾罵及針對性言詞作為印證自身存在功能和價值的手法。

2019年反修例運動發生後,以上問題只有變本加厲,不少區議會出現嚴重的政治化及兩極化趨勢,對落實有效惠民方針毫無益處。區議會會議變成不同政黨及政見人士各自表述的「閉門秀」,令政府難以接觸真正民意,也讓區議員和政府關係勢成水火,嚴重地破壞兩者互信。也正因如此,有不少聲音表示,特區政府必須將區議會「去政治化」。

然而,經歷了辭職及禠奪資格(DQ)浪潮,區議會就算「去政治化」了嗎?其實,政府與其盲目追求將區議會「去政治化」,不如實事求是地劃清界線及底線 ——區議會裏面可以有政治,可以容納「政治多元」,但這些政治表述及議員的權責所限,不應僭越地區管治層面......

石中堅
一群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的90後,相信香港必須自身從根本上改善管治,才能在環球政治中及中國崛起下,維持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

地區管治系列評論將於本周內陸續刊出:

地區管治.一|避免官僚架床疊屋 建立貼地「區治」班子

地區管治.二|區議會去政治化須對症下藥

地區管治.三|提供渠道參與社區建設 恢復青年對體制的信心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90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11月8日)《改革地區管治 促進良政善治》。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90期《香港01》電子周報其他獨家精選內容:

政府委員會制度效能今非昔比 政務司長親自督師能否扭轉乾坤?

立法會新勢力冒起 擺脫利益束縛

香港仍未觸及的氣候議程——轉型陣痛和氣候正義

M+要超越15分鐘的永恆

商務部一則消息引發熱議 北京放棄和統選項了嗎?

民主黨在2021年選舉潰敗意味着什麼

與教育界泰斗鄭燕祥對話——香港語言教育緣何與社會功能脫節?

Facebook改名Meta部署元宇宙 範式轉移還是逃避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