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DSE通識卷試後速評:卷一正路,卷二多伏

2017 DSE通識卷試後速評:卷一正路,卷二多伏
撰文:秦晞輝
出版:更新:

文:Arthur Chin(港學堂通識導師)

整體而言,今年試卷設計以卷一為易,卷二為難。

卷一速評

卷一出題較大路。議題上,出了香港族裔共融、中國減貧、香港人開心程度,以上都是熱門議題,同學應有接觸,分別牽涉本土主義、十三五規劃、政制和住屋問題等。

今年政治題依舊出現:香港人對住屋狀況和政治及社會狀況最不滿,題目要求提出改善方法。
今年政治題依舊出現:香港人對住屋狀況和政治及社會狀況最不滿,題目要求提出改善方法。

分題a

在題型上,各題目的a part和去年一樣,全部是數據題,合乎坊間預期。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沒有趨勢題,轉問模式。

但模式也是舊題型,在past paper中一定有做過,模式題離不開兩種方法:一、歸納整體數據特徵,比如第一題a part有幾組近似數據都超越七成。二、比較差異大的數據,比如在同一條題目,願意與非洲人結婚和願意與日本人結婚的差距達53個百分比。此外,在作答時亦須注意盡量歸納所有數據,善用平均數等。

分題b

第一、二題的b part討論因素/影響,也是常見問法。不過須注意第二題b佔分較多,需要多舉實例解釋減貧怎樣影響環境。環境議題是今年大熱,同學應能多舉例子。

第三題b part是建議政策題。表面上,今年通識卷沒有香港政治題。但只需細看,便知道此題所問的「兩個應優先獲改善的生活素質向度」,分別是「政治及社會狀況」和「住屋狀況」。

同學需要分別提出改善這兩個向度的建議。在政治及社會狀況上,同學可以提出擴大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代表性等。在住屋狀況上,同學可以提出增建公屋及居屋等措施。

分題c

第一題c part答多大程度同意香港是個族裔共融的社會,是常見題型。答反對者,可舉少數族裔缺乏主流媒體關注、歧視、排外思想等論點。答同意者,可舉香港足球隊有利種族融合、重慶大廈、少數族裔能夠就業等例子。最後不要忘記駁論。

第二題c part是新題種,討論人口搬遷的手段作為減貧方法,要求同學從資料中辨識一個支持和一個反對的論據。支持的論據會是原住地的基建不足以致減貧成本高;而反對的論據會是搬遷後依然會面對貧富懸殊。

快速時裝是日常生活很有機會接觸到的東西,但是題目的提問方式較困難,需要知道很多「硬知識」。

卷二速評

今年卷二題目較難,議題較冷門,分別是快速時裝、電子煙和「科技的創新對傳統文化在現今香港所造成的影響」。

第一題

第一題表面看似容易,快速時裝是日常生活很有機會接觸到的東西。但是它的提問方式較困難,尤以分題a為難。

分題a要解釋快速時裝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儘管環境題是今年的大熱議題,但從快速時裝的角度切入對普遍同學來說是較陌生的。而且,這些環境影響是一些硬知識,容許按常理推論的空間不多。影響分幾方面:一、製作衣物需要大量用水,消耗水資源。二、工廠排放的污水會污染河道。三、河道的污水進而污染土壤。四、被棄置的衣物增加堆填區負荷。

分題b要討論人們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抗拒用完即棄文化。這題比分題a較容易回答。答很大程度的,可以說:現時良心消費行動在全球傳播、網絡社會行動如冰桶測試傳播廣泛、消費者購買力減低以致必須節儉等。答很小程度的,可以說:消費主義日益取締傳統節儉文化、潮流造成群眾壓力、企業的宣傳無孔不入等。

第二題

個人認為第二題較容易作答。首先,資料交代的資訊充足,知道電子煙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也交代了一些國家打擊電子煙的政策。而且,題型問法較簡單,分題a是因素題,分題b是比較政策題。

分題a要回答有什麼因素促使青年人使用電子煙,同學可以舉出媒體渲染、對科學的態度的認知不足、朋輩影響、新穎體驗等因素。

分題b要評價立法禁售是否保障青年人公共衛生的最佳方法,支持的同學可以強調:法律的阻嚇作用、宣傳作用和懲罰效果等。反對的同學可以舉出:難以杜絕散播渠道、供應商等持分者的阻力、諮詢和立法需時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每段進行比較,比如反對的同學,應該舉出「立法禁止使用」或「加強教育」等方法作出比較,以顯示立法禁售的不足。

第三題

第三題難度一般,惟分題b的問法較迂迴,較容易犯錯。

分題a的影響題基本上是資料回應題,不難在資料中找到避免感染禽流感、過程清潔衛生、減少異味、免費使用無線網絡連線等現代化濕街市對市民生活帶來的改善。

分題b也是影響題,但出題較迂迴,題目問「評估科技的創新對傳統文化在現今香港所造成的影響。」乍看之下也有點難理解。但最合理的解釋會是科技的創新怎麼影響傳統文化,又怎麼對香港人帶來影響。

要回答這條題目,可以先思考傳統文化包含什麼元素,比如是傳統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節日和傳統禮儀等。至於科技創新,則基本上可以從互聯網、電腦、智能電話等角度切入。

還需注意的是,題目是問評估,評估必須有一定準則,比如是縮短了時間、打破了空間限制、能夠接觸更多的受眾、節省成本、更有效率等(即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果)。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