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限定的郵票】香港歷史建築收在方寸之間 仲有得玩AR?

撰文:鄭秋嬋
出版:更新:

香港郵政將於4月25日發行特別郵票「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分別介紹了六個活化歷史建築項目:We嘩藍屋、油街實現、綠匯學院、石屋家園、元創方,以及茂蘿街活化項目。除了留意首次推出的AR(擴增實境)技術,以及互動遊戲「郵遊活化建築」之外,這次的郵票設計亦盡見設計師的巧思,利用燙壓印刷技術展現每座建築物的特色及功用。

郵政推app玩集郵:「活化建築」活化郵票?郵政:「集郵非老化事物」

方寸之內展現每座活化建築的特色

設計郵票不容易,方寸之內要有郵票主題、建築外觀、香港名稱,亦要回應建築物的獨特主題,帶出「活化」與「歷史建築」呼應的效果。

要展覽建築的不同面貌,「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的郵票上就利用了燙壓印刷技術印製。燙壓印刷是利用熱壓的方式將文字或圖案的色箔燙在物件上。這些色箔圖案在光線下,不同角度會呈現不同的顏色。而是次郵票中的圖案與每座建築物發揮的角色及功用息息相關,從人到自然、藝術到創意產業,每座活化建築背後都有特別關注的主題。

「活化香港歷史建築II」系列郵票。(鄭秋嬋攝)

We嘩藍屋-人與人的互動

位於灣仔,由藍屋、黃屋、橙屋及毗鄰空地組成。We嘩藍屋以「留屋留人」的方式活化為多元服務大樓,設有「香港故事館」、「社區經濟互助公所」、社企食肆,及推展「好鄰居計劃」,承傳及推廣地區文化。

所以,人像圖標象徵We嘩藍屋着重社區之間的互動。

油街實現-藝術社區的交流

前身是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1930年北角填海,建築物被改為政府物料供應處員工宿舍及倉庫,及古蹟辦的考古貯存倉庫。2013年活化後,中心作為藝術場所主力培育年輕藝術人才及推廣社群藝術。

其對話方框象徵藝術、社區、和人的交流。

綠匯學院-鳥兒的家

前身是舊大埔警署,是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活化後的綠匯學院主力推廣可持續生活方式和實踐綠色生活。學院北面的大埔墟鷺鳥林,每年會有鷺鳥飛到該處過冬,生育下一代。

鷺烏圖案代表該址為鷺烏提供棲身地。

石屋家園-懷舊冰室

位於九龍城,本為九龍城候王廟新村的一部分。候王廟新村清拆後只剩下石屋。石屋的建築結構反映戰後香港平民的生活方式。活化後設有懷舊冰室、文物探知館和明陣花園等設施,為訪客提供餐飲、課程、展覽和導賞服務。

飲品和食品圖案表達其懷舊冰室的主題。

元創方-創意生境發光發熱

原址是中央書院院舍,1951年被改建成已婚警察宿舍。2014年活化為創意中心,為設計師及創意企業家提供展示及銷售產品的平台,推動創意產意文化。

燈泡圖案象徵本地創意生態百花齊放。

茂蘿街活化項目-藝術的基地

位於灣仔,原為下鋪上居的唐樓。活化後設有藝術工作室及展覽空間,為本地及國際文化藝術界提供創意平台。

繪畫工具圖案象徵藝術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