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來稿】香港人才過剩,抑或產業短缺?

撰文:鄒崇銘
出版:更新:

香港到底有太多、抑或太少大學生?學士學位課程是過剩、抑或不足?這彷彿是個國王新衣的問題,也虧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願意擔當小女孩的腳色,勇敢地站出來一語道破: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學券制,資助學生報讀自資學位課程,此舉有可能會令大學學位過剩,造成人力資源錯配,她認為應增撥資源到職業培訓上。

其實所謂的不足或過剩,端視乎以什麼標準來量度:假如香港強調本土競爭優勢,致力發展創意及創新行業,則多多大學生也不夠用;但假如香港只一味「搵快錢」,逐趕大中華市場的「尋金熱」,當其一帶一路的「超級經紀人」,則讀萬卷書又所為何事?

再多大學生又能怎樣?

正如2013年人口政策諮詢時,我在《以銀為本:7評香港的產業及人口政策》中指出:隨著中港融合帶來的龐大商機,為香港經濟增量提供了巨大動力,但這些唾手可得的賺大錢機會,代價卻是令香港工商百業的質素停滯不前。

只要看看每天無數自由行旅客源源湧入,香港的藥房只要儲備足夠的奶粉、藥物和化粧品,財富自然便會源源不絕滾滾而來,還那會有空去開拓什麼新的業務?旅遊飲食零售服務業早已供不應求,又那裡會有心思提高服務質素?試問香港那裡會有一家食肆,侍應可以不用跑著落單和上菜的?

說穿了,香港真正面對的問題乃是產業短缺。設想林鄭大幅增加學生資助撥款,大力提升學士學位升學比率,則可能帶來的結果之一是:大學生在學富五車之後,八仙過海,各展神通,自然為香港帶來五花八門的新可能;但可能出現的另一結果卻是:大學生在學富五車之後,龍游淺水,苦無出路,只能繼續賣奶粉、藥物和化粧品,再多的大學畢業生又能怎樣?

人才錯配?教育錯配!​

話得說回來,林鄭為延續梁振英的施政理念,在大力增加教育撥款之餘,亦不斷追趕創新科技的大潮,致力推動香港的「再工業化」,或能為大學生指出另一條路來。完全可以想像,在未來大學裡應用科研勢必大佔上風,相反那些「無用之用」的基礎研究(包括天物學、數學、物理學之類),難免亦要進一步靠邊站。即使學生資助撥款大幅增加,亦絕不會惠及那些早被邊緣化的傳統學科。

環顧現時由教資會資助的八家大學,盡皆為了迎合撥款機制的要求,僵化地履行衡工量值的指標,無不以學術研究作為發展重點,教學反倒變成聊勝於無的副業,培育人才變成教授們的「雞肋」。近年電子學習(e-learning)大行其道,線上授課(MOOC)的模式鋪天蓋地,無非就是力圖減省師生接觸時數及相關人力投入,讓教授們更專注擔當論文生產的機器。

不過更關鍵問題是,現時大學研究撥款的準則,盡皆服務所謂國際化的趨勢,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學術的出版市場,追逐故弄玄虛的某些國際大學排名榜,學術表現皆通過一些「堅離地」的標準來衡量。至於研究是否切合香港社會以至產業的需要?能否通過本地實踐經驗的檢測?在目前研究撥款的遊戲規則之下,顯然並非目前八大學者關切的問題。

教資會在未來數年,將大力推動大學的「社會效益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恰巧我亦曾任香港社會效益評估師學會的創會理事,深明此舉對全面衡量大學表現的重要性。但問題是評估的原則和指標是什麼?是面向大集團企業抑或普羅市民?能否促進香港的均衡和可持續發展?假如所謂社會效益只一味偏重經濟貢獻,「為財是用」,那顯然和社會效益評估的意願背道而馳。

科技「滴漏效應」?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愛把經濟效益等同社會效益,主要理據是支柱產業能帶來「滴漏效應」(trickle down effect),例如單靠炒樓已能帶動周邊眾多產業發展,客觀效果是刺激經濟的總體需求,以及為各階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因此亦為樓價的持續向上構成了「實質」支持。換句話說,基建地產投資一方面增加土地供應,另一方面,其帶來的乘數效應亦同步在創造樓市需求,此實乃是一種「供應帶動需求」(supply induced demand)。1

按相近的邏輯,科研成果是否就能拉動整體增長,科技普及惠及普羅市民生活,形成高新科技的「滴漏效應」(triggle down technology)?相對於地產的「反競爭」傾向,科技的「反競爭」傾向尤有過之;相對於樓市的「市場壟斷」趨勢,科研成果的「市場壟斷」趨勢不相伯仲;科技產業的自動化和機械化路向,很可能是取代而非為人帶來機會。這些在西方早已爭論不休的問題,在香港卻鮮有被拿來討論,這是未來大學教育首要面對的課題。2

 

附註:

1. 鄒崇銘(2017):〈基建地產泡沫下的規劃陷阱〉,載於姚松炎、蘇文英義務編著:《選擇·未來──《香港2030+》民間替代方案》。香港:土地教育基金。

2. 例如Handy, C. (1984) The Future of Work. John Wiley & Sons. Rifkin, J. (2004) The End of Work. Tarcher. Ford, M. (2015) Rise of th Robots. Basic Books. Brynjolfsson, E. and McAfee, A. (2016)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W. W. Norton & Company.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