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博評】仲旨意回收商?膠樽都去堆填了!

撰文:李道
出版:更新:

市民好心將膠樽放入回收箱,原來不少都被送往堆填區,這既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也是一個可悲的事實。更遺憾的是,真正成功回收的比率,竟然低至10%。顯見,若然政府繼續放任不管,環保的香港人便不得不被迫不環保了。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的調查顯示,環保署回收名錄中的74間回收商,84%表明不會回收膠樽,至於餘下的16%則幾乎都要求自行送貨或支付運費才會回收;換言之,依靠自由市場的回收途徑可謂名存實亡,以至1號樽(主要為飲品膠樽)的回收率跌到7.6%,當中估計八至九成均由回收基金及政府旗下三色回收桶收集。也就是說,依賴回收商進行回收,絕對稱得上所託非人,不單無甚環保成果可言,更重要的是,回收商的存在還導致一種錯覺,令人以為有了回收商便已完全解決回收問題。

綠惜地球調查結果發現,62間回收商(84%)表示「不回收膠樽」。(張雅婷攝)

有鑒於回收商「做唔到嘢」,由政府收回回收業的經營,恐怕是確保香港環保事業的一條出路。畢竟,前面只有兩條路走:要不,就繼續坐視可回收物料送往堆填區;要不,就不再旨意回收商交給政府接手——當然,還有第三四五六條道路可走,包括由政府外判回收工序,又或加大回收基金的資助等等,惟凡此種種,其實都牽涉政府一定程度的參與,離不開「全面公營化」或「局部公營化」的方向。

最主要原因,乃在利潤不高甚至無利可圖的前提下,回收工作根本難以市場化或產業化。就如政府回應綠惜地球的調查時指,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令回收商缺乏回收興趣,顯示膠樽回收無大金錢回報;再加上,本港經營成本一直高昂,租金貴、人工貴等問題均令回收業難以生存。所以,未必就是回收業本身做得不好,明明有膠樽可以回收都不去回收,而是背後有許多客觀因素,以致回收業逼於無奈地陷入非戰之罪。那麼,反過來看,由政府肩負起本港回收事業,無疑是個捨我其誰的必然結論;就似垃圾車的經營一般,市場上無人願意接此工作,難道政府可以翹起雙手任由垃圾堆積?在回收商的眼中,無利可圖的膠樽正跟垃圾無大分別;故此,政府豈不應該取而代之,在回收事業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內地早前收緊「洋垃圾」(包括可回收物料)入口,已是一個重大警示:回收經營的利潤空間只會愈來愈窄,拒收物料的情況亦必愈趨普遍。當時,回收商高調拒收廢紙,已為香港環保發展敲響警號;現在,觀乎綠惜地球的調查結果,則針對膠樽回收敲響了的另一警號。於此情況下,社會各界豈不應該好好反思,香港的回收及環保未來究竟何去何從?我們還要繼續依賴回收商嗎?政府又應怎樣介入理順回收問題?回收業公營化這個議題,是時候諗諗了。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