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七周年剛過去,香港資深攝影師黃勤帶,推出了《fukushIma》攝影冊,冊中是108張寶麗來即影即有照片,紀錄核災過後的福島地區。有別於黃氏為人熟悉幾部作品:紀錄1989年北京民運的《1989廣場的日子》、見證港澳殖民地時代的《皇后旅館》、密宗與藏傳佛教的《Vajrayāna》,他一貫採用傳統的黑白紀實風格,這次是他首次出版的個人彩色印刷品。黃勤帶說,由於核災帶來的污染和影響並非肉眼可見,於是他便改用新的方式,去紀錄震災過後的福島那種「不可視的悲愴」,他表示:「雖然福島在311海嘯中的摧毀性,不如東北海岸其他地區,然而看不到的影響卻十分嚴重。你看到現場的樹木和山水跟從前是一樣的,但你知道,那裏已經受到核幅射污染。」攝影:©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撰文:徐尉晉黃勤帶的《fukishima》將會在澳門展出,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留意。展覽日期:2018年4月8日至5月5日時間:12pm 至 7pm (逢星期三休息)開幕:2018年4月7日 4pm地址:澳門卑第圍1號地下 At Light (政府總部即澳督府後的黃色建築物)查詢:+853 6595 7203點擊相關文章閱讀專訪內容
311地震發生時,黃勤帶與妻子剛好在日本秋田縣居住,當時他的妻子在當地大學任教。由於兩人本身也從事新聞行業,加上,從他們家開車往災區只需數個小時。黃解釋,在「基因」驅使下,兩人便自然決定前往災區作紀錄,他們首先東北海岸拍攝。©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起初,來到仙台和東北地區,連住宿也成問題。黃勤帶說,由於許多災民、技術人員、專家和義工也住在當地酒店,要尋找住宿並不容易。有一次,他們尋遍整個仙台也找不到旅館居住,只好夤夜折返秋田縣的家。©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大概一年後,政府開始解封一些受核事故影響的地區,兩人最終來到了旅程的最後一站--福島進行紀錄。今次攝影冊中的即影即有相片,亦是全在福島拍攝。©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那是櫻花盛放的春季。」黃勤帶回憶道。當時,政府認為核電廠30公里範圍內,仍有存在危險,而其他比較接近的城市,如南相馬市、相馬市,則在一年後陸續解封。©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勤帶提到,較驚險的一次,由於人生路不熟,他曾在一個人工種植的樹林迷路:「那時天開始黑,有一點怯,我不斷看地圖,雖然政府已清理了民居生活圈的幅射,但樹林的幅射相對上較高,政府未及清理,也清理不了。」幸好,兩人最後也找到路出去林區。©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進福島前會擔心安全嗎?有沒有被觀過不要進去?黃勤帶微笑回答:「年青人或者尚有家人擔心,我們這些幾十歲的人,哪裏還有人勸?」©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他接着說:「我們也不是盲目進去的。」每次前往福島,他們做足準備,留意當地的幅射水平和其他情況,「我亦不是要去一些很前線還在封鎖的邊界地區,我拍的照片也不是一些很新聞性的事件,反而是紀錄當地人的日常生活。」©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到福島之前,他開始覺得傳統黑白的方式,不足以去表達當地的情況,「我想,你看不到福島有甚麼災難性的事物,可能只不過畫面會有點荒蕪。」於是他決定改變器材,轉用Impossible生產的彩色寶麗來相紙來拍攝。©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款相紙顏色看起來有點怪異,因為那時(2012年)寶麗來已經停產,有兩位外國人就把寶麗來的生產權購買下來,但由於技術轉移未成熟,顯影和顏色都不穩定,我覺得這種難以控制的效果,很適合用來拍攝福島。」©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勤帶形容,「像是一種隱喻,我覺得福島都核事故,也有這種難以控制的感覺。」©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福島很大,受核污染影響的地區很小。」黃勤帶歎息。礙於口碑,許多沒有受到污染的產品,都在國內外不能出口,對當地農業打擊十分嚴重。©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有一次,黃勤帶看到一個老農夫在田上一直耕種,「他們在插秧的時候,基本上已經知道收成不可以拿出來賣,但他們還是照做,並按照傳統舉行不同的儀式,對掌管植物的神明進行祭祀,讓你覺得有一種悲涼。」©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勤帶又稱,「在海嘯發生的時候,福島可能沒有其他東北地區,人命損傷那麼大,但心理創傷卻會更加漫長。東北沿岸的重建和平整,現在已經慢慢進行,但幅射的污染和人的心理,就需要很長時間來復元。」©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官員對你說100%安全,這樣的話一說出口,你便要懷疑這個人,因為沒有事是絕對的。日本人做事已經很嚴謹,以日本人的紀律性、嚴僅性、科技,也可以因為自然的力量而出事,其他地方又怎能告訴我是絕對安全的?」©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勤帶又指,「雖然書名叫做福島,但我不認為這是只屬於日本的事情。當你較宏觀去看,就會發現這是一件現代社會的『人的悲劇』。」©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黃在向設計師Benny說明創作理念後,設計師決定用1:1原度的比例,印製108張寶麗來作品。©黃勤帶(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照片用一個盒子裝住,盒上面由有人手製作的熨金紋理,每盒也獨一無二。設計師表示,紋理就如黃的照片一樣,嘗試表達一種「人力無法控制」的感覺。(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