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去的港樂大師級人物 以曲韻長留千古︱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歲月無聲消逝,匆匆春又歸去。香港回歸二十五間,大家又是否在意,身旁不少音樂朋友,已悄悄地卸下生命的行囊,告別人間,到大家驀然驚覺,卻早已成為追憶。留下的,除了是他們畢生對音樂工作無私的貢獻,還有他們偉大的身影,以及身後無盡的哀思、樂壇對他們默默的懷念。縱然仍有不少名字未能盡錄,二十五年來的十大樂聞已為他們留下了一點印記,這一集,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已成過去的人、物、事,作為對各位音樂圈前輩的致敬。

文:鄭學仁、原題:二十五載音樂回望|「常在我心」- 懷念篇

作曲及填詞黃霑 (資料圖片)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連九集,逢周日早上10時至11時,於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黃霑向公眾開放研究成果

黃霑 (1941 - 2004),作曲人、填詞人、廣告人、作家、藝人,相信是香港無人不識的跨媒體代表人物。人稱「霑叔」、本名黃湛森的黃霑,廣東番禺人,1949年從國內移居香港,十一歲拜口琴家梁日昭門下學藝,1960年入讀香港大學中文系,其後活躍於香港電視、電影各媒體,傳世的曲、詞作品甚多,當中《獅子山下》更被視為代表香港精神的詞作。性情豁達好客的黃霑,於2003年完成香港大學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 1997)》,其後將研究成果不吝置於公有領域,讓其他研究者自由取用,造福後學。2004年11月黃霑因肺癌逝世,終年63歲。

剪輯費明儀生前訪問片段

費明儀 (1931 - 2017),香港聲樂界的殿堂級女高音演唱家。費明儀1931年在天津出生,父親是四十年代電影《小城之春》導演費穆,叔叔是《大公報》前社長費彝民。早年師隨啟蒙老師丁善德教授,其後赴法國里昂音樂學院主修聲樂,1960年返港,1964年創辦「明儀合唱團」,在港生活數十年間,以聲樂教育及社會公益事務為使命。2001年及2012年分別獲香港政府頒授銅紫荊及銀紫荊星章,2010年又獲香港教育學院頒授榮譽院士,2017年1月在養和醫院逝世,享壽85歲。今個星期節目(6月19日),我們特別剪輯了費明儀生前一些訪問片段,讓大家緬懷一下這位慈祥長者,了解她從事藝術教育的心路歷程。

女高音費明儀留學巴黎時,與聲樂老師—世界著名女高音軒納夫人(Madame Lotte Schoene)合照。

2008年,費明儀的口述式傳記《律韻芳華 - 費明儀的故事》出版,詳盡記述她的一生事迹,而此書的作者,正是這一集的另一位主角──周凡夫。周凡夫(1950 - 2021) 原名周卓豪,本地資深藝評人,1950年在廣東開平出生,其後在香港從事藝文寫作四十餘年,出版十多本與音樂及文化藝術評論有關的書籍, 領域橫跨各演藝和藝術政策研究等範疇,有「活字典」的雅號。2021年7月,周凡夫因病辭世,享年 71 歲。周凡夫相識滿天下,遽然辭世,朋儕盡皆惋惜,從香港電台第四台製作的紀念特輯中,我們且看看大家如何懷緬這位故人。

回顧多位港樂大師

這段期間離開我們的還有林氏三兄弟,香港人熟悉的林克漢(1931 - 2014)、林克昌 (1928 - 2017) 及林克定 (1933 - 2021),隨之而去的當然還有他們家族的「林氏四重奏」傳奇。原籍上海的湯良德 (1938 - 2010),是早期音樂事務統籌處 (音統處) 執掌中樂教育的大舵手,桃李滿天下,相信當年曾在音統處學習中樂的學員,對湯先生一定不會陌生。湯家是音樂世家,湯良德一家六兄妹組成的「湯家班國樂團」及他們江南絲竹,更是赫赫有名。同是家族樂團的巧合,湯家班及林氏四重奏,可說是中國中、西樂壇的一段佳話。

胡琴教育家湯良德於2010年逝世。

作曲家施金波、葉純之、「歲寒三友」的黃友棣、《一水隔天涯》的作者于粦;以「紅寶石音樂欣賞會」及《醉人的音樂》廣為人知的陳浩才、樂評人鄭延益、黃牧、沈鑒治;音樂教育家王光正、王曦;詞人陳鈞潤、口琴家梁日昭、中樂演奏家邱少彬、粵樂大師馮華、小提琴家黃衛明、指揮家龐信、聲樂家陳蝶梅、香港管弦樂團前主席白德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主任麥嘉倫、前市政局主席沙利士、調琴師許君賢、中國指揮家嚴良堃等的名字,都已永遠被記在十大樂聞中。

後記:作曲家黃育義、陳健華、小提琴家汪酉三,均在年初告別人間,需要一記的還有與香港關係密切、於2020年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的著名鋼琴家傅聰。2022年6月19 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11時,香港電台第四台《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林家琦、鄭學仁會向諸位故人致意。

在麗的電視台的「麗的音樂會」中演出獲傅聰伴奏演唱。

【延伸閱讀:鋼琴外 港人屢憑這件廉價樂器奪世界冠軍|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本文由香港電台提供,文章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