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歷盡爭議落成 能配合香港需求嗎?|二十五載音樂回望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文化演藝場地的供應,從來都是市民大眾及業界關注的項目,多少年來,民間有不少聲音指,政府在提供文化演藝場地上,未能完全配合演藝工作的發展及需求,是耶非耶?我們不妨在回歸二十五載的今天,回顧一下這些年來,文化演藝場地的發展情況,從硬件發展中探討一下未來香港文化演藝工作的前景。

文、圖:鄭學仁,原題:二十五載音樂回望|「千呼萬喚」- 西九篇

2007年西九文化區重新諮詢規劃,並增設音樂廳及戲曲中心。

《二十五載音樂回望》由2022年6月5日起,一連九集,逢周日早上10時至11時,於香港電台第四台(FM 97.6 – 98.9)播出。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4/programme/thetuneful25years

談到文化演藝場地,相信在過去四分一個世紀以來,市民大眾記憶最深、爭議最多的,莫過於「西九」了。在這段期間的「十大樂聞」中,與西九有關的入選樂聞,就高達十多項,關於設施的、發展規劃的、投標融資的、人事爭議的……都說明市民及業界對西九項目的發展有多關注。由是,我們且來回顧一下這個陪伴港人足二十五載的話題。

2019年西九文化區第一個表演藝術場地戲曲中心開幕,以《再世紅梅記》揭開序幕。 (Photo credit: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

「西九」最早稱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一切當從1998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在西九龍這個面積高達40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建設這個項目正式揭開序幕。經過不少諮詢、規劃、再諮詢、再規劃,期間爭議不斷,經歷不少風風雨雨,直至2006年2月,政府以「無發展商承諾參與由香港政府所提出的修訂模式」為由,宣布放棄原有的發展框架,不再堅持天篷設計,計劃被推倒重來,重新發展為「西九文化區」。其後,立法會於2008年7月制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成立法定機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負責推展西九計劃,同時通過216億元的撥款;2011年3月,西九管理局揀選了Foster + Partners《城市中的公園》作為基礎方案,公布全新概念設計,西九發展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2010年謝卓飛擔任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但上任不到五個月便辭任。

時至今天,不少規劃中的項目已陸續落成啟用,戲曲中心、M+ 博物館、香港故宮博物院、自由空間、藝術公園……香港市民可以在長達兩公里的海濱長廊漫步休憩之餘,亦可同時享用各種文化設施。西九文化區無疑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項目之一,然而,這個文化區項目整體對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意義在哪?在未來,西九仍有什麼文化項目會陸續落成啟用?在這些世界級的硬件上,當局又會如何規劃各種當代文化演藝?如何在藝術發展及市場口味之間取得平衡?我們請來西九文化區的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譚兆民先生與大家分享一下。

2019年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委任譚兆民出任表演藝術行政總監。

西九以外,原來這四分一世紀以來,已經有不少達國際級的文化演藝場地默默落成,有官方的建設項目,有各大專院校的項目,有全新的建設,亦有保育、活化的項目,歲月匆匆,又有多少項目仍留在你的記憶中?

歷史建築活化藝術場館

葵青劇院 (1999)、元朗劇院 (2000) 都是政府的全新演藝場地,而你仍有印象的文化場館也許是位於銅鑼灣的香港中央圖書館(2001)。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1999)、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 (2015) 以至落成只有大半年的香港科技大學逸夫演藝中心 (2021),也為本地的專上院校提供了優質的演藝、典禮場地。閒來大家有到過中區的「大館」參觀、喝個休閒的下午茶嗎?這個早於1864年建成,集警署、裁判司署及監獄於一身的建築群,於1995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經過活化後,於2018年以全新面貌開放,今天已成為另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香港文化及消閒地標。談到活化項目,當然還少不了前身是石硤尾工廠大廈、大家慣稱為JCCAC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008) ,以及位於中環半山區的元創坊(MQ, 2014) 了。

佔地13,600平方米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在2018年開幕。共16幢歷史建築、數個戶外空間和新建的美術館和綜藝館,為本地提供多個新的演藝場地。(Photo credit: Tai Kwun)

還值得一記的是香港人的集體文化地標大會堂,原來今年已經慶祝六十周歲了。記得大會堂在四十周年、五十周年的時候,都曾記在這二十五年來的「十大樂聞」之中。那麼,六十周年的今年仍會入選嗎?翻查一下大會堂的歷史事件簿,原來在2004年12月的時候,大會堂曾發生過一件大事,那是什麼事件呢?7月17日(星期日)早上10時至11時,香港電台第四台《二十五載音樂回望》,林家琦、鄭學仁會與你一起閒話今昔,談談文化演藝場地的發展。

【延伸閱讀:音樂科教改 學校推「一生一體藝」成效多少?|二十五載音樂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