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不為自我陰柔感羞愧的男生

撰文:小樽
出版:更新: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攝影:Kenny Li

Derek Chan是我會喜歡的男生,有點女性化又很gentleman,看得出這個男子不會對自己的陰柔感到羞愧,誰說感性、情緒化、纖細,只能是女生的專利?

這些特質正正亦體現在他設計的時裝上。DEMO.是他創立的品牌,他的靈感來自昔日的經典男女裝,不同的卻是在DEMO.的世界裏,男性與女性的特徵界線是模糊的,他以圓潤廓形、柔軟結構及反傳統的細節,去打破一直被stereotype的性別形像。

此所以「Contemporary」與「Classic」兩字就是品牌的CORE DNA,他總在當代美感與往昔的經典中取得巧妙平衡,以簡約手法去除繁複的男裝穿衣規則,只保留精緻的時裝細節。小如一顆鈕門,他都思考新的設計可否打破男女有別的觀念。DEMO.的服飾承載着時代的精神:每一件單品,都可輕易的配襯正裝或街頭服裝。只因設計師期望在急速的時代步伐下,再次讓衣裳為我們賦予滿足與莊重感。

o – object a
D – Derek Chan

o:你是怎樣踏上創作之路?小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設計嗎?
D:我從小時候就喜歡與藝術有關的事物,但不只是對時裝設計感興趣,所有美麗的事物,無論是它的外貌或由來都具有想去了解的慾望。真正設計和創作是由我在大學讀時裝設計開始,畢業後參加了Young Designer Contest及創作自己個人品牌DEMO.,才正正式式踏上時裝設計之路。

o:對衣服/飾物最初的觸動還記得麼?
D:對我來說,記憶裏沒有特別對某一件衣服設計產生觸動。但我會對衣物之間產生羈絆,例如兒時媽媽親織的毛衣、中學時穿起的校服、生命中特別的人送給我的服飾,那些穿起時能勾起往日時光的衣物。對我來說,衣服也可以是一種記憶的載體……衣服除了是一種表現自我的媒體,更能令我喚起內心的某些回憶。

o:你會怎樣形容你的品牌/設計?
D:DEMO.與我的設計方針,有三個重點,包括:Contemporary Classic、Love to Details、Soft Masculinity。

o:如果只用一、兩句話來說明,你覺得設計是甚麼/設計對你人生而言是甚麼?
D:設計是發掘一些問題,從而去解決它。

o:DEMO.是怎樣開始的?理念從何而來?
D:最新提出的系列是FW17,設計方針與剛才提及的Soft Masculinity其實很類似。起初是看了一部電影Danish Girl,我很喜歡Eddie Redmayne裏面的角色,展示了一個男性如何擁有女性陰柔的一面,之後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東西,例如男芭蕾舞者,特別是以前來說男芭蕾舞者會被人歧視,會被批評不男不女很奇怪,穿起舞衣,下體明顯凸出來;還有一些歌唱家為了維持他的優美聲線,從小就做了結紮手術。但我覺得這些人其實內心仍然是想成為一個男人的。我深深地被這些同時具備女性特質的男性啟發,所以我的設計就會有較多的女性和soft的元素在內。

o:選用的材料有特別麼?
D:我多用tweed,好像一些粗的花呢。好像Coco Chanel創出的Chanel tweed,其實Chanel jacket 將男人西裝的一些元素放進去女性的crochet,讓穿着的女性不再感到被束搏,又可以展示中性的一面。

o:這麼多年來,誰對你啟發最多?怎樣啟發?
D:對我啟發最多的人是我的拍檔Mite,他常常說自己是我的muse,他不只擅長於商業和商務發展,常常提供一些專業意見,設計方面也有他自己的喜好和獨特見解,在創作上啟發我許多。他是一個比我更細心的人,他教曉我事情要考慮更深層的一面。一開始做設計的時候,我只是會集中於衣裳上的設計,忽略了其它考量,例如經營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Mite會從旁協助我並提供意見一起解決問題。Mite令我更留意身邊的事,就如時事、電影、音樂等等,尤其是stereotype方面的問題,都會增加我設計的靈感。

o: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在他身上學到甚麼?
D:Coco Chanel。我從她的身上學到突破性。在她的年代對女性有既定的規限,就如女生的衣裳一定要束腰長裙,Coco Chanel做出一個突破性的改變,釋放了女性的枷鎖,設計出一系列衣裳令女性更方便作息,同時亦改變了社會上對女性的看法,提高女性在社會的地位。Coco Chanel同時亦將很多男性元素融合於女裝設計上,啟發了Demo.的設計方案。

o:你會不會在其他藝術範疇尋找靈感?如何轉化成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
D:電影和音樂。電影是一個視覺上的靈感,電影中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衣裳設計或感覺,從而啟發我更多的設計想法。然而音樂是一個非視覺的靈感,但更能帶動我有更深層的想法。音樂就像一個溝通平台,作曲作詞者有自己的故事,演唱者又有自己另外的故事去演奏,作為聆聽者可能又會有對歌曲獨特的想法,音樂就像是一個工具將不同的靈感貫通在一起,從而啟發了我的設計方針。

o:DEMO.最新系列的設計靈感又來自哪裏?
D:FW17/18以1950年代的校服作靈感泉源,一個小孩的成長,令衣服的廓型於系列中慢慢轉變。不同的校服細節表現出今季的故事,由一開始圓領的Baby Jacket與穿絨短褲的幼稚園小男孩,到短西褲套裝的小學男生,成長為穿短身西裝吊腳長褲學院生,最後兌變成穿起羊絨大衣搭配西裝的熟男生作結表現出一個男生的成長。

o:你覺得你的設計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甚麼?
D:我覺得生存於社會,就會從小被社會影響,就如社會上有既定的男女穿着一樣,處於這個社會就會自自然然地被這個社會影響。我希望藉着自己的設計嘗試改變社會上普遍的觀念和保守思想,就如鈕門設計,可以帶給大眾知道鈕扣的意義。譬如說,男西裝外套和褲頭是左扣右,而女西裝外套是右扣左,我的設計是兩面都有鈕門,同時間可以左扣右亦可右扣左,藉以打破stereotype 男女有別的形象。

o:這個城市在創作方面的硬件與軟件對你有沒限制與阻礙?
D:對我而言這個城市在創作方面沒有太大的限制,通通都是一些能夠解決的阻礙。相反,我會想更加好好地利用這個城市所提供的資源去創作。最大的限制可能是社會大眾對fashion 的重視還未夠深,本地市場比其他國家小。

o:那你覺得本地市場比較小,會否也想到別的地區一試?
D:有想過去歐洲地方如英國或德國一試,因為在外國始終能夠接觸更多的事物對創作有幫助,但是本地市場雖小,卻更令我容易接觸不同的人和宣傳我的作品。現在有幸得到政府的資助,我亦有意開拓國際市場,今年一月我將會去法國巴黎的tradeshow和接洽一些外國的買家,亦計劃下一季作品將會加入國際元素。我將作品分為兩個系列—enhance和fashion,enhance指一些較商業、大眾化的款式,而fashion是指維持原本初心的設計。

o:你認為創意媒體在社會發展中扮演着什麼角色?
D:每一個人的創作靈感是來自於他或她的desire(慾望),當有一個設計師創造出一個很前衛的作品時,能夠深遠地影響別人去反思。creative media(創意媒體)是一個平台去散播訊息,推動大眾邁進一個更好的社會,為社會創造出一個烏托邦,娛樂大眾的同時能夠舒解情緒,從而再去反思,如果社會發展中缺少了創業媒體便會過得很苦悶。

o:我們的平台叫一物,聽到一物你會想到什麼?
D:我會想到「一物治一物」,我覺得這是一個平台,介紹一些事物同時去解決生活上的需要。一物就像一個fashion的平台,介紹的每一件設計都會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從而去解決每一個讀者心靈上的需要和慾望。另外,提起一物,我會想到一件物件的意義。如果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平台,我會聯想起究竟一件物件到底是不是只是一件物件,還是會有另外更深層的意思呢?就好像一件皮草,可能我會覺得它只是一件衣裳,但是這件衣裳曾經屬於一個動物,又或者我把皮草放在地上別人又會認為是一個地毯。一物就好像在代表同一件物件可以有很多的形態,不同的形態都會有著不同的意義和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