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超級聯賽|48小時鬧劇告終 全球球迷未可安枕?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歐洲球壇周日(18日)傳出驚人消息,英格蘭、西班牙及意大利共12間豪門球會宣布成立歐洲超級聯賽,與現有的歐洲聯賽冠軍盃抗衡。消息公布後,不僅引起球壇極大迴響,一眾歐洲賽會、球會、球員名宿以至球迷等反對聲不絕,事件亦不斷發酵,連英國首相約翰遜、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政治領袖亦罕有發聲。
在一片罵聲中,歐洲超級聯賽於4月20日宣布暫緩,賽會指需要「重新考慮適當的步驟,以重整計劃」。這場48小時的球壇鬧劇雖告一段落,惟導致這些球隊自立門戶的經濟利益考量猶在,相信類似變革或在不久的將來仍會再次捲土重來。

所謂歐洲超級聯賽(European Super League,下稱歐超聯),說穿了就是美國體育發展的產物,由具美資背景的球會如曼聯、利物浦、阿仙奴、AC米蘭等的球會老闆主導,在賽制和模式方面完全照搬美國的一套,如固定班底、設分組對抗、季後賽模式等,可說是更接近NBA美國職業籃球及NFL職業美式足球,而非現有由歐洲足協自1950年代奠定下來的賽制基礎。

此外,美國銀行巨頭摩根大通將為歐超聯賽事提供46億英鎊的債務融資,故該計劃有美國人對歐洲足球的接管之嫌,欲打造更能賺錢的全球運動項目。這個計劃對歐洲豪門球會至少有兩個好處,首先是消除這些豪門球會每年因未能取得歐聯席位所造成的龐大收入損失的風險,其二是大幅增加收入,因為無論是新賽事的融資貸款,以至新賽事的吸金能力都必定較原來賽事來得多。

歐超聯類近美國四大體育賽事的模式。(Getty)

計劃草率 衝擊歐洲「足球之魂」

歐超聯之所以廣受批評,主要原因是其所帶來的財務不公,讓這些少數的球會能盡攬球壇龐大的經濟利益,卻令中小型球會苦苦掙扎,甚至瀕臨倒閉,對本土聯賽和足球界具有非常負面的影響。有歐洲球迷組織認為:「它將破壞歐洲體育模式,該模式基於公認的原則,如體育價值、升降級制度,通過國內成功而獲得歐洲比賽資格,以及財務上的支持。」

其次是,今次計劃有其草率不周的地方,如球會自恃龐大的品牌優勢而未有顧及其他持份者,結果遭到歐洲足協以至政府高層明言全力阻撓。據會計事務所德勤的報告,2018年歐洲足球市場總值約219億英鎊(約2370億港元)。足球市場牽涉的不止球會,還有許多其他周邊和衍生的經濟以至工作職位,如零售、交通、住宿等。足球界每年也為歐洲各國帶來不少稅收,以英國為例,全國最具規模的92間球會為政府帶來超過20億英鎊(約217億港元)稅收。

事關重大,約翰遜也不得不就歐超聯表態。(Reuters)

由此可見,歐超聯的成立對整個歐洲足球生態、相關結構產業、社會穩定等,都會帶來重大的衝擊,影響面十分廣泛。這多少解釋了為何今次事件引來了約翰遜、馬克龍等國家領袖發聲,甚至連身兼英格蘭足總會長的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 Duke of Cambridge)也罕有發聲反對歐超聯。

威廉王子在肯辛頓宮官方twitter上,以個人名義發貼反對歐超聯:

還有一個根本敗因是,它徹底衝擊了歐洲逾一個世紀以來的足球文化。由英國人於19世紀中創出近代足球規則,到一眾歐洲足球會打造出來的足球文化在這段時間經久不息,早已滲入了歐洲人的血液中,進而演變為現今風靡全世界的足球運動。對歐洲人來說,足球是他們為自身家庭、城市、社區、國家而戰的活動,涉及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在英國、法國及德國等地,隨處可見綠茵草地上有人在踢足球,每逢五大足球聯賽(英超、德甲、西甲、意甲、法甲)的比賽日,無數球迷就到現場或坐在酒吧觀看足球賽事轉播。

足球亦是不少歐洲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跟歐洲人聊天,只要談到足球,彼此之間的人際隔閡瞬間大幅消除,甚至連出名「形象刻板」的德國人,也會因而變得口沫橫飛、如數家珍地與陌生人親切交談。但凡國際賽期,不少歐洲人會掛出國旗、很多路旁與街上車輛也都會插國旗,連益智類的綜藝節目,題目都與足球相關。2016年歐國盃的黑馬球隊冰島,更憑獨特的「維京戰吼」打氣方法而紅遍全世界。由此可見,歐洲足球在當地的凝聚力驚人。

故此,足球在歐洲人眼中,不僅僅是商業或類似美國四大體育聯盟式的娛樂產業項目,更是一種綜合性社會文化的存在。足球實際上關乎不同人群、社區和城市,代表着不同群體的集體意識和願景。正如已故利物浦傳奇教練香克利(Bill Shankly)所說:「有人認為足球事關生死,但我向你保證它比這更重要。」

前車路士球員施治(口罩拉低至下巴者)也現身近期的示威活動。

革命尚未成功 豪門勢捲土重來?

如今,這場「叛變」鬧劇雖告一段落,多間球會發表聲明向廣大球迷致歉,部份球會管理層如曼聯執行副主席活華特(Ed Woodward)亦得「人頭落地」,宣布今年底辭職。但無可否認的是,相關的改革顯然仍然會繼續進行。

其實,類似的討論自1980年代經已開始,前阿仙奴主帥雲加(Arsène Wenger)於2009年也曾預言,類似歐超聯的賽事會在10年後面世,他當時已明言因為部份球會對參加現有歐聯的經濟收益感到不滿。

與其他聯賽相比,英超的財政狀況佔據優勢。其他聯賽球隊想要扭轉情況,故未來可能出現歐洲超級聯賽。如果最終英超豪門也同意參加這項新的賽事,那麼歐洲超級聯賽就可能形成。
前阿仙奴主帥雲加

他認為這是身為投資者的球會老闆必然會考慮的事,因為歐超聯這種賽事會為他們賺得更多。

一眾豪門不滿現有歐聯的比賽收入。(Getty)

據歐洲足協2019至2020年賽季的數據,歐聯、歐霸盃等歐洲賽事的奬金收入預算總額約為32.5億歐元,但扣除賽事組織與行政工作、球員培養費等,實際分發給參加歐聯的球隊只有20.4億歐元,一眾晉身32強豪門當屆的奬金由7900萬至1.34億歐元不等。由此可見,真正分到球會手上的錢其實並不多,這一點肯定令他們不服氣,因為歐聯的高額贊助和轉播費,很大程度是依靠豪門球隊吸引而來。

而歐超聯預計會為賽會籌集35億歐元,創始球隊可以直接用這筆錢投放在基礎設施改善並抵消新冠流行病的影響。賽會還承諾,參與球隊將獲得更強的經濟支持,包括為他們籌集100億歐元資金支持參賽球隊建設。另外,按賽事的獎金分配,如果球隊每場都贏,勝者最高有可能拿到2.45億歐元的收入,而創始球隊即使每場都輸,也可能拿到1.5億歐元的收入,可見收益與現有差距明顯。

歐超聯勢必再次捲土重來?(Getty)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誘因是,新冠疫情重創了歐洲豪門的營收,令他們陷入大大小小的財政危機,才被迫撕破臉與歐洲足協破裂。因此,雖然是次歐超聯無法成事,但在真金白銀的巨大利益驅使下,這批豪門必定會再捲土重來,只是或許不再像今次般以一己之力硬推賽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