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50年】浩劫後田小琳獲委任重編教材 鄧小平等接見留影

撰文:方嬋珠
出版:更新:
第一排左二起分別為鄧小平、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第四排右起第二為田小琳。(黃寶瑩攝)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爆發50周年。這場「十年浩劫」令中國教育瀕臨崩潰,1976年10月,「四人幫」倒台後,鄧小平急調一批教育界人士重編教材。《香港01》專訪有份參與重編工作的田小琳,她指當時國家領導人重視會議,鄧小平、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等接見他們,予以支持。

1966年5月16日中共通過《五一六通知》,及後25日北京大學聶元梓等7人貼出第一張大字報,炮轟北京大學黨委,文化大革命火速展開。後於香港嶺南大學任教的田小琳當時26歲,在山東大學攻讀漢語研究生。

「他這一張大字報席捲全國。」田小琳說當時山東大學緊接歷史潮流,學生不上學,四出批鬥各校校長、老師等「知識權威人士」。她憶述山東大學校長成仿吾被批鬥時「不說話、不低頭」。田小琳說她當時站在一隅,默看批鬥,「因為年齡比較大」,所以她不像其他學生積極地批鬥。但她也積極和數個研究生寫大字報,發表各種看法,她所寫的大字報內容毫不避忌,例如從歷史角度批判成校長,但同時也「寫出來肯沒有人看」。

文革時期,田小琳被分配到福建部隊農場種稻米、起磚屋。(黃寶瑩攝)

教材政治化 大學不招生

田小琳說,文革時課本都政治化,教育界泰斗、專家不是被批鬥,便是下放至「五七幹校」,教材編採權轉到各省的教育廳,「各門各科都像政治課…跟著政治口號,教材都是一塌湖塗」,中文科教材全是毛澤東、魯迅著作、政論文章、新聞報道,灌輸毛澤東思想,大大削減了學生語文能力。大學不招生,十年足足耽誤一代人教育。

「語文課不是政治課。」田小琳說這是編採人員的共識。「四人幫」倒台標誌文革結束,1977年鄧小平急調一批學者重新編寫教材,組成「全國教材會議」,她是其中之一。

田小琳說幾乎全部黨及國家領導人到齊,接見他們。(黃寶瑩攝)

田小琳說,中央極重視課材重編。9月25日,國家領導人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齊集人民大會堂,接見他們。她說鄧小平下令要「最快最短時間將全國中、小學教材編出來」。

「他們沒說話,是接見,國家領導人進來和我們照相,就是表示對我們支持。」田小琳形容華國鋒、鄧小平、葉劍英「非常有威望」,「神彩奕奕」。她回憶,當時他們進入人民大會堂,與眾人拍照後便離開,「沒有具體的話」。

田小琳回憶說,當年編寫課材的會議和工作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終於在一年多後向中央遞交了教育大綱草案。

文革時期中文課本。(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