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宮 探月探火星排隊上路 中國爭奪太空話語權

撰文:鄭子健 黃俊傑
出版:更新:

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日前發射,為未來建設太空站鋪路。如果在20年前,有人說出中國要興建太空站、甚至派人登陸月球和火星,恐怕會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然而,「夢」確實在一步一步的走近,「登月夢」、「火星夢」正在慢慢實現。
事實上,中國正密鑼緊鼓預備一連串的太空探索計劃,由進軍月球到探索火星,實在反映了中國力爭成為太空科技大國,趕上美俄,在國際太空探索上爭取更大話語權的決心。

中國近年積極推進太空探索大計,除了打造自己的太空站,還在部署派人登陸月球與探索火星。

1956年10月8日,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式誕生,由此着手建立屬於中國人的航天科技工業體系。一個甲子過去,中國近年的航天成就有目共睹—中國航天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載人航天工程方面,今年(2016年)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2017年,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2018年前後,將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太空)站核心艙,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站將於2020 年退役,屆時中國的太空站將可能成為「銀河唯一」(至少對地球人而言)尚在軌道運行的太空站,不論是美國還是俄國,以及其他正開發太空的國家,都可能要與中國協商合作—從「無得玩」到有份議定規則,其意義不言而喻。

2020年探測火星

除了興建太空站外,中國還積極推進探月項目。2017年,「嫦娥五號」將發射並完成月球樣本採集的任務,屆時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個自主掌握月球探測並返回地球的技術之國家;2018年,將再次發射「嫦娥」,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載人登月工程目前處於初步論證階段,或於2020年前後正式立項。

在火星探測方面,中國計劃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今年較早時候,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透露,火星探測任務已獲批准立項。

要在『十三五』規劃的末年,就是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我們做的是想一步實現(圍)繞火(星)的探測和着陸的巡視,這相當有難度。火星探測是空間科學界和航天界關注的一個重大方向……因為每一個(發射)窗口要26個月才能遇到,我們正在嚴密地制定工程計劃,爭取在2020年這個窗口發射探測和着陸巡視的火星探測器。
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

許達哲表示,中國現在已是名副其實的航天大國,但他亦清醒地認知:「走在我們前面的還有美國、俄羅斯;從技術水平來講,整個歐洲也就是歐空局也是很先進的。我們正在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我們希望通過『十三五』規劃的實施和未來15年左右的時間,使我們真正躋身航天強國的行列。」

航天科技商民並用

航天科技看似與你我無緣,但其應用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從國土資源開發到測繪、水利、住房、環保、防災、交通、氣象、海洋等領域的進展皆受益於航天技科—用去年發布的《中國航天發展藍皮書》的話來說,「猶如一顆動力強大的心臟,不僅將輸送來的血液轉化為自身發展動力,牽引了機械、電子、材料、鋼鐵、能源等『上游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將血液輸送到下游產業部門,集中體現出關聯產業多、產業帶動力強、產業集群效應大等特點」。

中國料在2020年建成太空站,屆時或是全球唯一在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基地。(美聯社)

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為例,它輻射出4,800多項科研、試製與生產項目,涉及1,300多個企業、研究機構與院校;航天產品中應用的電子元件有15個門類,2,000多個品種,上萬個規格,分布在多個生產單位與研究機構。這些產品不僅滿足了航天發展的需要,而且促進了相關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再例如載人航天工程,它涉及的學科領域廣泛、技術高度密集,中國100多個研究院所、3,000多個協作單位和數十萬工作人員承擔了科研任務。據國內相關研究機構測算,載人航天的投入產出比是1:10到1:12,對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據統計,2014年全球商業航天市場規模達2,400億美元,已經有上千家商業航天公司在細分領域「分餅仔」—火箭回收、貨運飛船、亞軌道太空旅遊、充氣式太空艙等產品都已經獲得突破性進展。航天仍是大國「專利」,小國毋須獨立研究航天科技,但同樣有航天需求。從這個角度分析,未來的航天一定是個全球市場,由少數幾個國家瓜分,中國將是其中之一。

航天成就助揚「中國夢」

當局多次強調,中國發展航天科技的根本宗旨是造福人類,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服務。就中國內部而言,探索太空代表的不僅是科技之長遠發展、國家綜合實力之增加,放入過去百年的中國近代史語境跟脈絡中,此舉更體現了官方強調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助於宣揚「中國夢」。

另一方面,中國在此領域積極展開對外合作,通過簽署一系列協議和開展一系列合作項目,不斷推進和平利用太空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協商、制訂「新世界」的秩序,爭奪國際話語權。

當然,此舉無疑挑戰以美國為中心的「太空舊秩序」,美國對此亦不感冒—2007年,中國曾表示期望與美國展開航天合作,但是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官方回應;今年1年,美國負責軍控和國際安全問題的副國務卿高特莫勒(Rose Gottemoeller)更是明確表示,「美國拒絕中俄兩國提出的禁止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倡議」。今年4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許達哲在回答路透社提出的關於有人批評中國航天計劃透明度較低和可能隱藏軍事方面項目的問題時表示,「中國航天發展是開放的……我們利用空間資源,為維護世界和平、為國防建設服務,是應有之義。」

美國太空總署模擬圖顯示,地球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包圍。(Getty Images)

太空垃圾困局牽扯地上政治

據《南華早報》報道,今年7月中,美國太空總署(NASA)官員秘密訪華,與中方相關官員會面,商討「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管理事宜。中方預料於今年12月發射該衛星,用於監測二氧化碳排放及探索地球氣候變化機制;北京幾年前本來同意與NASA合作,將新衛星併入現有地球觀察衛星群,但近月出現變數。

如果好事多磨是意料中事,NASA官員訪華仍有一點頗為耐人尋味。事緣美國國會以防止洩密和保障國家安全為由,於2011年通過法案,下令NASA與中國官方或企業「絕交」,不得協商或實施任何政策、計劃、指令和合約,幾乎等同斷絕雙方所有合作方式。換言之,近月NASA官員來華公幹其實有可能違反該法案,同時又反映與中國「絕交」根本不切實際。

7,000噸垃圾威脅太空安全

《彭博社》以此事為楔子,建議美國應該與中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聯手制定太空行為和管理規則,其中「太空垃圾」為最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據《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報道,現時地球軌道附近漂浮約7,000噸太空垃圾,威脅航天設備安全, 2009年更發生第一宗人造衛星碰撞事件,俄國廢棄軍用衛星「宇宙2251」撞毀一顆美國商用衛星。

最近陸續有國家着手處理太空垃圾威脅,如英國索立太空中心(Surrey Space Centre)宣布,將於2017年發射收集器,專門回收太空垃圾;中國航天當局亦躍躍欲試,今年6月底發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運送「遨龍一號」小型飛行器進入地球軌道,該飛行器裝有一台機械臂,可用於清理大型太空垃圾,例如廢棄衛星。

太空「交通意外」  或增至5年一次

BBC Knowledge頻道早於2014年報道,太空廢棄物國際聯合協調委員會警告,諸如太空垃圾撞毀航天設備這類「交通意外」,推算很快就會增加至每5年一次。雖然各國都意識到事態嚴重,如中國和英國便推出自家解決方案,但太空垃圾問題牽涉眾多層面,除了清除收集垃圾,還包括碎片追蹤和設備防衛升級,因此亟需各國通力合作。

太空垃圾問題有時候牽涉到地上軍政角力。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開展軍備競賽,爭相測試反衛星武器,以廢棄航天設備為射擊標靶,產生大量碎片漂流外太空。中國在2007年亦執行反衛星實驗,擊毀報廢氣象衛星「風雲一號」。2013年初俄羅斯一顆科研用衛星遭不明物體撞壞,有專家稱該異物即為「風雲一號」碎片。

正因太空管理形勢錯綜複雜,《彭博社》社論表示,國際社會需要制定相宜法律框架,甚或成立新機關以減少紛爭和促進交流,另外各國軍方亦要配合此管理框架。美國和中國為航天大國,假如兩國各自行動,拒絕共同制定通行規則,不只太空垃圾問題,連帶其他外太空使用爭端都難以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