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代力推「尊嚴死」 中國人「死」不由己的痛苦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尊嚴死,又稱自然死。和主動安樂死不同的是,尊嚴死倡導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放棄搶救,讓患者自然死亡。尊嚴死的前提是,必須遵循患者清醒時立下的預囑,包括在何時何況下放棄治療。
最近,幾名紅二代倡導的生前預囑行動在內地掀起不小反響。在中國開國元帥陳毅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時,他的生與死遠非他個人所能掌握的,縱然是本人的生命僅僅如同機械般運作,他的去留依然是政治問題,很大程度上要服從于中共與國家的利益。

(截圖)

中共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和開國將領羅瑞卿之女羅點點近年在內地發起「尊嚴死」倡議,希望重病末期患者有權力選擇放棄搶救,亦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統,讓死亡自然來臨。央視採訪了倡議發起人,上月播出了有關選擇與尊嚴的節目,內地媒體近期也陸續關注和討論,由此引發了公眾對生命尊嚴的關注。

羅點點:尊嚴死比安樂死更適合中國現狀

「選擇與尊嚴」發起人陳小魯(右)和羅點點都是紅二代,他們連同學者、前官員一同呼籲,希望在中國引起公眾對尊嚴死的關注。(網絡)

「我們推廣一個理念——生前預囑,我們提供一個選擇——尊嚴死,我們提倡一種精神——我的死亡我做主。」陳小魯在他們建立的網站「選擇與尊嚴」寫下這樣一段話。據內地《新聞晨報》報道,在陳毅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時,陳小魯問醫生,能不能不搶救了,就讓他平靜地走吧,醫生一口回絕。搶救不搶救,陳小魯和醫生都無權決定。

目前,阿根廷及美國部分州已立法保障尊嚴死。

曾任軍醫多年的羅點點看過太多病人「在ICU病房,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插滿管子,每天『吞下』幾千元,『工業化』地死去」。她認為,在現階段情況下,尊嚴死比安樂死更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和法律環境,「安樂死在全世界碰到了許多法律和倫理上的難以跨越的障礙,在中國,雖然安樂死很早就被人們所認識,但是包括政府和法律專家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在我國實施安樂死可能會出岔子,現在中國談安樂死還是太早了。」幾年前,她便與朋友成立「臨終不插管」俱樂部。

做過12年醫生的羅點點認為,許多末期病患插滿管子「工業化」地死去,是非常痛苦的過程。(新華網)

臨終不插管 生命更有尊嚴?

央視今年9月在搜狐客戶端發起調查,結果顯示,1782個參與者中,84.8%人選擇支持尊嚴死。網友@公路混混說,「在病床上,有的病人還有氣活着,是靠藥物支撐的,沒有藥物立馬就完,既浪費錢財,又讓病人和家屬受罪。」事實上,不少支持者認為,不可治愈疾病的末期患者雖一息尚存,但生命實則沒有質量,搶救下去只會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痛苦,不如有尊嚴地死去。而安樂死作為主動的死亡方法,可能會為家人帶來長久的「謀殺」陰影,尊嚴死則更易於接受。

文學巨匠巴金去世時年過百歲,然而不少傳言指出,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曾提出安樂死請求,甚至多次拔管求死,但未能如願。不少重要人物作為社會和國家的符號,有更多人希望他能長壽,然而勉強維持生命的過程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社會資源,也可能給本人帶來不小的痛苦。

目前已有超過兩萬人在「選擇與尊嚴」網站上製定了自己的生前預囑,而羅點點指出,這份預囑隨時可以更改。

網友@青銅器先生說,「上訪的被送精神病院,知道嗎?如果可以安樂死呢?」而正如不少人擔心患者「被安樂死」一樣,不少人擔心「尊嚴死」有無可能被不善利用,違背了病患自己選擇有尊嚴死去的初衷。如何保證「被尊嚴死」不會發生,或將是今後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