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式民主 香港學得來嗎?

撰文:黃俊傑
出版:更新:
論者往往將「佔中」與台灣的「太陽花」相提並論,進而比較港、台兩地的民主進程,不少港人欲從台灣數十年來的民主路尋求借鑑與啟示。(資料圖片)
香港前年爆發「佔中」,引發大眾思考本港民主之路。(資料圖片)

前年底在港爆發「佔中」以來,「台灣民主」讓不少香港人趨之若鶩,尤其台灣大選在即,港人這一票,何年何日才能到手?台灣民主路又能否為香港所借鑑? 對此,研究台港政治的資深學者指出,台灣民主,香港學不來。

「台灣為了民主流過血,有血有淚,香港幾時有過白色恐怖?香港沒有經歷過『二二八』、白色恐怖,怎麼知道爭民主是怎麼一回事?」
翁松燃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前主任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前主任翁松燃說:「台灣為了民主流過血,有血有淚,香港幾時有過白色恐怖?香港沒有經歷過『二二八』、白色恐怖,怎麼知道爭民主是怎麼一回事?」

在台灣出生及長大、在香港生活了逾四分一個世紀的翁松燃續說:「今天香港有一些人講話講得很悲痛,但沒有那種真正悲痛的經歷,沒有,香港沒有流過血。」

歷時79日的「佔中」運動前年底在本港爆發以來,論者往往將「佔中」與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相提並論,進而比較港、台兩地的民主進程,不少港人欲從台灣數十年來的民主路尋求借鑑與啟示。

其實,台灣民主路並不平坦,從白色恐怖到解嚴時期,台灣人為爭民主,付出了沉重代價。民進黨成立初期,不斷在街頭抗爭,而蔣氏父子治下的國民黨政府則不斷嚴厲打壓異見者,不少民主先驅相繼鋃鐺入獄。

圖為陳菊。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轉折,當事人如施明德、陳菊、呂秀蓮、陳水扁、蘇貞昌,後來也成為台灣政壇要角;陳菊與呂秀蓮分屬「新潮流系」與「美麗島系」,如今得勢的自是陳菊。(網上圖片)

當中包括現任高雄市長、人稱「花媽」的陳菊。為了爭民主,她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中身陷囹圄,準備慷慨就義,還寫下絕筆遺書:「我感謝並懷念所有愛我的朋友,不管此刻你們在台灣亦或在海外,請你們持續民主的香火,請你們永遠記取故鄉蒼生苦難的呼喚,不必為我悲傷,卅年來我不是第一個犧牲者,但希望最後一個。而念及義雄兄的滅門慘劇,我在大的痛楚都微不足道。」

相對於前赴後繼的台灣民主先驅,撫心自問,香港人有為民主犧牲的決心嗎?從專制到民主,有仁人志士前仆後繼、自下而上的犧牲與抗爭;也有獨掌政權14年,被喻為台灣現代化推手的蔣經國,當年在壓力下,從上而下推動改革,逐步解除黨禁與報禁,最後在1996年成功實現一人一票普選總統。

翁松燃認為,儘管台灣民主發展跌跌宕宕,未臻成熟,但無疑已走在「民主正路」上。(林振東攝)

不論藍綠,在台灣仍有很多人感念已故前總統蔣經國,沒有蔣經國甘願放棄權力,掃平民主政治的最後障礙--自身的獨裁統治,台灣走向民主恐怕要付上更沉重的代價。

「台灣經驗裡就是有蔣經國。蔣經國是誰?獨裁者。他『整』過很多人,也殺過很多人,但這樣的獨裁者在生命裡最後幾年,改變了基本立場。他有這樣的轉變與決心,實際上他也做到,這是獨一無二的。」年逾八旬的翁松燃教授說。

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的他,曾歷任港英政府及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兼職顧問、前總統府國策顧問,現賦居台灣南投山中,深居簡出,但仍關注台港政治,同時幾乎每年都會重返香港。

「台灣的民主經驗不能直接複製,因為香港沒有主權。沒有主權,立場與出發點就跟台灣不一樣。」
翁松燃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系前系主任

翁松燃續說:「台灣的民主經驗不能直接複製,因為香港沒有主權。沒有主權,立場與出發點就跟台灣不一樣。香港要一直依賴上面,不是英國政府就是中共,自己不敢、也沒有機會『獨立』。台灣人爭的時候也只是跟國民黨內部爭,沒有像香港一樣上面有一個太上皇。」

台灣人爭民主,是向國民黨,台灣人的中央政府爭民主;香港人爭民主,向誰爭?特區政府還是中共?香港民主,猶如籠中鳥。想要衝破牢籠,掙脫枷鎖,香港人有為此流血的決心嗎?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直言:「台灣值得香港參考的價值不大,因為香港要爭取普選,大陸只要不同意,真能跟她翻牌嗎?香港已經被大陸設定在這個範圍裡面去玩了,只有這個框架被拿走,香港才有談民主的可能性。」

香港有沒有條件把這個框架拿走?端視乎香港人敢不敢翻牌。民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爭民主往往要pay the price,沒有付出相應代價的覺悟,就要向政治現實低頭。既然沒有覺悟,香港人爭民主就不要有一種理想性、藍圖式的幻想。

拿走框架要代價,付不起就把框架撐大吧! 有說爭取民主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絕不能竟其功於一役。長路漫漫,那是否應該「袋住先」呢?眾說紛紜,但在爭民主的過程中,「階段性妥協」有時候是一種「必要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