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通過《民法總則》草案 未成年性侵受害者18歲後仍可提出訴訟

撰文:陳曉
出版:更新:
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並表決通過《民法總則》草案。 (新華社)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1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6個決議草案,其中備受民眾關注的《民法總則》草案也以2782贊成,30票反對,21票棄權表決通過,本法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主任梁鷹表示,這是中國法治走向成熟的標誌性事件,也是民事權利得到精細化法律保護的里程碑。

作為《民法典》的統領,《民法總則》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並作了完善和發展。總則分為11章,共206條,包括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這構建了中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為《民法典》各分編的規定提供依據。

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在評價《民法總則》時曾表示,「我們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用到刑法或者其他專門法律,但是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民法。」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據澎湃新聞統計,民眾最關注《民法總則》的5項修改分別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個人信息保護」、「撤銷監護」、「綠色原則」,以及「虛擬財產保護」。而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此前透露,在聽取各政協委員,與各代表團審議的意見後,對《民法總則》草案作出了126處修改。

《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性侵受害者可在年滿18歲後提出訴訟。圖為正在學習性知識的北京小學生。 (Getty Images)

未成年性侵受害者 18歲後可申請訴訟​

由於在一些未成年人遭性侵的案件中,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對「性」行為等可能還一知半解而遭到蒙蔽,甚至懾於侵害人的淫威而不敢發聲,等到成年後,再去尋求法律救濟時卻已超過訴訟時效。對此《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為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在成年後提供尋求司法救濟的機會。

此外,《民法總則》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這意味著,遭性侵的未成年人,以18周歲為起算點,在18歲至21歲之間,均可向法院主張權利。如果期間有中止、中斷的情形發生,甚至在特定情況下有延長的情形,那麼還可以比21歲的時間更長。

山東去年發生「徐玉玉事件」,大學新生徐玉玉(圖)遭遇電信詐騙,失去全部學費後,心臟驟停不治離世,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個人信息洩露問題。 (資料圖片)

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收集者需防止信息洩露

去年山東發生的「徐玉玉事件」揭露了電信詐騙背後的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民法總則》對此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且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學院副教師王雷認為,這不僅意味著獲取個人信息要合法獲得,在獲得後,(收集方)還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因安保措施未做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毀損、篡改或者丟失等。

下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

《民法總則》還對民眾關心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作出了調整,把年齡下限由10周歲降到8周歲,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即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行為,受到民法的規管。

此外,《民法總則》還規定對於見義勇為行為,不再區分是否構成「重大過失」,只要「見義勇為」一律不負擔民事責任;除死胎外,胎兒具有民事權利,享有遺產繼承權;而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也都受到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