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性參政率超中港 專家:中港難出小英

撰文:黃雲娜 謝媛彰
出版:更新:

「香港未來幾十年也未必能出一個『蔡英文』。」
「7年後再看看有沒有女常委。」

HKTV劇集《選戰》中葉晴一角形象酷似蔡英文,令不少人期待香港也有女特首,然而,學者分析稱,香港缺乏民主制度,難有「蔡英文」。(HKTV)

台灣總統選舉在即,民進黨的蔡英文一旦當選,勢必衝擊兩岸三地女性主義的發展。《香港01》整理中港台女性參政比率發現,台灣女性立法委員比率是香港的2.3倍,而香港則比內地更落後;學者認為,香港缺乏真正民主政制及公民平權意識,「未來幾十年也未必能出一個『蔡英文』」,而內地女性參政則存在「玻璃天花板」效應,中共建政以來歷屆中央政治局只有6名女委員,相信短期內也難以出現「女常委」。

記者黃雲娜報道

隨著世界女性政治人物的崛起,全球近200個國家中,迄今有逾20個由女性領導,鄰近的台灣亦勢將加入女性執政之列。其實,台灣女性參政及婦女平權的發展,向來為人樂道,堪稱「亞洲第一」,僅次於北歐國家,研究女性參政的紐約城市大學榮休教授蓋爾布(Joyce Gelb),對於台灣的政治環境印象深刻,指出當地培養女政治家的風氣,僅次於盛產女政客的北歐。蓋爾布去年9月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就曾形容台灣女性參政程度:

<center>非常了不起!</center>

《香港01》從「最高立法機關」、「公務員體系」及「權力核心架構」等方面,比較兩岸三地女性參政比率,發現各地情況大不相同。在「最高立法機關」方面,現屆台灣女立法委員比率高達36.6%,但香港立法會女議員比率卻只有15.7%,不僅不及台灣的一半,甚至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3.4%的女性委員比例更落後,未達聯合國30%的女性參政標準。

《香港》從最高立法機關、公務員及核心權力架構三方面比較,發現台灣女性參政比率遠超中港,而香港甚至比內地更落後。

對比回歸後香港第二屆立法會(2000-2004年)的情況,當時女議員比率高達18%,換言之,15年來本港女性參政比率不但無進步,反而倒退了2.3個百分點;反觀在同一時期內,台灣女立委比率由2001年的20%大幅增加了16.6個百分點,而內地女性人大代表比率亦由2000年的21%微微上升了2.4個百分點,並正逐步提升至25%的目標水平。

不過,在「公務員體系」方面,港台兩地皆有近四成官員為女性,可謂「叮噹馬頭」,但「核心權力架構」方面,香港女高官表現突出,扳回一城。現屆31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當中,有6位女性,即女性比率達19.4%,比台灣行政院11.6%的女內閣比率高,甚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其委員的權力較國務院內閣成員的更大)8%女委員比率的2.4倍。

碧樺依認為,香港欠缺民主政制和公民意識,導致女性參政率低台灣低。(黃雲娜攝)

同根同源而又互相毗鄰的兩岸三地,不僅在民主發展進程上涇渭分明,連女性參政程度也大相徑庭。對此,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碧樺依認為,台灣女性參政模式有其獨特性,隨著社會運動及政黨政治的發展,愈趨自主及多元化,而當地女性參政比率超前主要有兩大原因:從上而下的選舉配額制度,以及自下而上的公民平權討論。

台灣立法委員的選舉制度中,在第六屆以前,一般採用「婦女保障名額」,規定女性當選率為10%至25%,但隨著公民社會的發展及平權意識的提升,女性參選比率逐年增加,當選人數突破「保障名額」,配額制度反而限制了女性的當選率;而從第七屆開始,則規定不分區立委中,當選女性的比率不得低於50%,女性參政從此大踏步前進。

至於香港女性參政的情況則是矛盾的,女官員和女高官的比率頗高,但女立法會議員比率卻偏低。碧樺依認為,女官員比率雖高,但她們只是聽話而高效的執行人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政治領袖,而在港英政府時期,立法局採取委任制度,議員並非市民選舉而出,儘管在1988-1991年間,女議員比率曾經高達19.3%,但民間始終沒有太多的女性平權意識。

蔡英文真誠務實的形象,同樣深入香港民心。(蔡英文Facebook)

碧樺依又慨嘆,香港缺乏真正的普及選舉和民主政制,公民社會的平權意識亦尚未普及,未來幾十年也未必能出一個「蔡英文」;碧樺依強調:「就算有,都只是經中央認可的『女特首』,而非真正由人民選出、會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港版『蔡英文』。」

不過,盛傳是未來女特首的民建聯首位女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李慧琼則認為,香港並不缺乏有能力而又有魅力的女性政治人物,李慧琼又表示:

<center>相信不久將來就會有女特首。</center>

民間「女特首」呼聲甚高的公民黨主席、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則表示,當不得不面對的機會和挑戰來臨時,自己不會逃避責任,至於這個「責任」是否意指「參選特首」,她稱目前仍然有待和泛民主派商量。

毛澤東第四任妻子江青(左),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史上第一名女委員。(網上圖片)

內地的女性參政情況,恰恰和香港相反,「最高立法機關」的女性比率較香港高,但「權利核心架構」的女性比率女卻比香港的要低得多。中共建政66年來,中央政治局總共只有江青、葉群、鄧穎超、吳儀、劉延東和孫春蘭等6名女委員,當中前三者分別是其他委員(毛澤東、林彪及周恩來)的妻子,後二者則是現屆委員。

 

儘管內地和台灣一樣實行配額制度,以「提高」女性參政率,但有關制度尚未落實到權力核心架構中,導致中共中央政治局始終是男人天下。中國女權研究專家、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柯倩婷形容,這種「玻璃天花板現象(即女性晉升高層的障礙,雖無明文規定,卻真實存在)」比較嚴重,目前並未看到任何可能突破的跡象,要待「7年後再看有沒有機會」。

柯倩婷歸結出內地女性參政偏低主因有三:

(1)培養機制力度不足,家庭和社群不支持;
(2)文化支持度不夠,女性參政被認為主要靠「睡上去」;
(3)女性個人的從政動力較低,往往「知難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