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場記者會到博鰲 李強正努力為中國經濟復蘇注入信心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大」和「兩會」結束,政治議程全部落定,如何拯救低迷的經濟與市場信心,扭轉中國經濟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壓力,成為中國新總理李強和他領導的國務院系統的首要任務。而盤點李強上任以來的表現,也確認令不少人覺得耳目一新。

3月13日「兩會」閉幕,李強在首次以總理身份亮相舉行記者會,即展現出了長期主政地方積累的能力與自信,傳遞出非常坦誠,接地氣的良好印象,工作思路相當清晰。

李強在會上共回答了10個問題,其中多數與如何重振經濟有關。

在談到未來五年的工作和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時,李強表示將在三個方面重點把握,第一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第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

在回答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時,李強用「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八個字來概括,表示將打好「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範化解風險的組合拳。」

在談到廣為關注的民營經濟問題時,李強表示將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真誠關心、服務民營企業,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帶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創業者、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他還表示任內將「推動各級幹部多到一線去,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Reuters)

在談到地緣政治摩擦和中美關係緊張對立等導致的外資信心不足和產業鏈轉移等問題時,李強用數字證明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高地,針對中美脱鈎論,李強儘管沒有否認中美最終脱鈎的可能性,但是他表示「中美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3月21日到22日,李強在到湖南調研並主持召開先進製造業發展座談會,這也是本屆政府提出「大興調查研究」之後身為總理的李強第一次到地方調研,調研內容都是當前最緊要也是政府系統當前最關注的經濟議題。

在株洲,李強考察了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株洲硬質合金、湖南山河科技等企業,深入企業的車間和實驗室,詳細詢問企業情況。他要求企業要大力培養、吸引和用好優秀科技人才,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打造更多有話語權的產品和技術,以產品創新引領和拓展市場需求。

在長沙,李強考察了長沙比亞迪汽車、中國鐵建重工、藍思科技等企業,希望企業能下功夫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在優勢領域鞏固領先地位,在更多新領域新賽道實現領跑,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3月27日,據國內媒體報道報道,自阿里巴巴被中國政府重拳整頓,在歐洲、日本、泰國等地滯留海外長達一年多時間的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已經返回國內在杭州現身。

有網民在杭州文一路隧道中目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財聯社)

作為過去一二十年中國極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民營企業家,馬雲的一舉一動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被視為是中國政府對民營經濟態度轉變的一個積極信號。而據路透社和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從去年開始,李強就在爭取說服馬雲回國,認為此舉有助於平息外界對私營部門的擔憂。

3月27日下午,李強在北京會見了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的境外代表,在談到中國經濟時他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將在保持一定增長速度的同時,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讓老百姓生活更美好。這些都將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能,也為各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他還強調,中國的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我們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着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為配合提升企業家與市場信心,中國網信辦於近日掀起了一場名為「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專項行動,針對損害企業與企業家的言行開展集中專項治理。

長期以極左言論攻擊資本與特定企業或企業家的中國網絡大V司馬南。(微博)

在過去幾年,雖然政策合成謬誤與官媒過激言論是導致民營經濟與市場信心受損的最主要原因,但一些自媒體大V如司馬南、李光滿等,不時掀起的針對資本及某些特定企業與企業家的仇恨性言論,也是氛圍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網信辦此次行動就被認為有撥亂反正的意義,其目的顯然是為了助力經濟復蘇,挽回企業家與市場信心。

3月3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李強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李強在演講中表示,無論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中國都將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為世界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讓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和紅利。

他還說,從未來來看,中國發展的目標和前景是確定的,中國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和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一定會用和平和發展的方式,使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增長帶來強勁的動能。

在參加博鰲論壇之前,3月29日,李強還在海南調研要求當地政府要「堅持改革開放,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推進軟硬件建設,深入開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壓力測試,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訊息技術和手段,大力提升智慧高效協同監管能力,為2025年底海南全島封關運作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