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劉鶴訪美前特朗普「放中興一馬」 原來是策略安排?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應美國政府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兼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周二至周六(5月15日至19日)赴美訪問,將同美方財金團隊繼續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兩國官員再度碰頭前,突然對早前被華府重罰的中興通訊網開一面,就連原本對華強硬的官員亦相繼「收火」,由溫和聲音取而代之。究竟特朗普葫蘆裏賣什麼藥?

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指中興違反美國貿易禁令,向伊朗出口通訊設備,決定向這家中國企業實施7年禁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軟件和技術等。

先下禁令 繼而放生

最近幾日,兩國對抗氣氛有所緩和:先是特朗普決定「放生」中興,協助對方「重返軌道」,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的語調隨之亦溫和起來:「中興的確做了不恰當的事,他們已承認。」他同時表明美國會探討其他措施糾正錯誤。一般相信,有關手段應該沒有原先的禁令那麼狠辣。

對於懸而未決的貿易爭端,羅斯在兩國再度談判前表示樂觀,他聲稱爭端是可以解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美元首關係十分緊密。

早前被美國打擊的中興通訊突然被「放生」。(資料圖片)

在美國財金團隊中,除了相對溫和的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和羅斯,還有被視為鷹派的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rravo),後兩者在中美貿易糾紛當中,一直發揮煽風點火的作用。然而,值得留意的是,中美財金團隊月初在北京舉行首輪談判後,兩人曝光率卻低了不少。

鷹派轉趨低調

美國貿易鷹派「神隱」,其中一個解釋是,中美暗地裏正在討價還價。為了爭取更多共識,這些人必須低調一點,以免破壞談判過程。《華爾街日報》周一(14日)的報道或許可為這個觀點提供助證。報道指,兩國已就解禁中興一事接近達成共識。根據協議,美企將獲准向中興出售通訊組件,中國則會暫停向美國農產品徵收關稅,以及放寬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的嚴厲檢疫措施。

美國財金團隊要員。左至右為:姆努欽、羅斯、萊特希澤和納瓦羅。(資料圖片)

5月14日,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賬號「俠客島」發表文章,他形容特朗普自詡的「交易藝術」,本質上就是一開始便漫天要價,企圖把談判對手推到懸崖邊,力圖以各種方式加大力度恫嚇,為自己在談判中贏得最有利的條件,甚至予取予求。

面對中國 「特式交易藝術」難奏效

梅新育指出,當面對綜合國力與美國相距甚遠的談判對手時,「特式交易藝術」頗為見效。問題是,特朗普今次的對手是中國,而這場交鋒早已由相對單純的經貿爭端,發展成中美經濟政治實力的全面博弈,情況自然複雜得多。

一度被重點打擊的中興逃出生天,部份立場強硬的美國官員轉趨低調,有意見認為,這或許反映特朗普政府已認清處理兩國貿易爭端時的複雜性,對華交涉時不得不採取務實態度;另有觀點認為,特朗普在「次回合」談判前釋出善意,只是一種策略,假如今次仍然爭取不到他想要的成果,可能會撕破臉。

談判能否取得成果,言之尚早。但無論如何,當貿易糾紛牽涉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時,談判不可能一蹴而就,起碼要經過好幾個回合,耐性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