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安灘對峙到包圍菲船隻 中國在南海強力維穩

撰文:王瑩
出版:更新:

第74屆聯合國大會9月30日落幕,多國領導人和代表在一般性辯論上發言。9月28日,菲律賓外長洛欽(Teodoro Locsin)表示,菲律賓正與中國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磋商。在磋商過程中,菲律賓「曾經歷過被中國船隻包圍的事件,還失去了專屬經濟區內的一片島礁。」

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也在發言中提到了南海問題,他呼籲相關國家「保持克制,避免在南海採取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或是加劇緊張的單方面行動,並按照包括《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9月2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針對中國船隻在馬方宣稱的南海「領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一事,他表示馬方有監視、報告中國船隻的活動,但馬方不會去試圖驅逐、挑釁中方船隻,或用別的方式讓自己「顯得激進」。

從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領導人的表態中不難看出,在南海問題上,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分歧甚至對峙仍在持續。比如中國指責越南自5月以來一直在萬安灘海域開展單方面油氣鑽探作業,越南則表示堅決反對中國「海洋地質8號」調查船隊嚴重侵犯越南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根據媒體報道的細節,中國「海洋地質8號」7月曾經駛入越南控制的南海水域,並曾與越南海警船隻對峙,其後離開。

不止中越發生了在南海對峙的情況。馬來西亞媒體曾報道,中國海警船35111艦曾在5月中下旬在南康暗沙附近阻止馬來西亞「Sapura Esperanza」號半潛式輔助鑽井平台進行作業。

至於洛欽所說的中國船隻包圍菲律賓船隻一事,最新的例證是發生在4月,當時,菲律賓稱中國百船在中業島將菲律賓船隻包圍。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裏,南海局勢整體趨向穩定,中國主動提出希望與東盟國家在2021年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可以看出北京要穩住南海的願望。但從中國與菲越等國家的動作來看,無論是中越、中馬軍艦南海對峙還是菲律賓抱怨中國軍艦或者航母穿越錫布圖海峽,北京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攻勢。這種策略展現了北京何種思路?

軍事震懾是和平談判的前提中國2018年4月在南海舉行閲兵,展示了對南海的掌控。(新華社)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是北京繼續以強力維穩南海局勢的一步。

南海島礁距離中國大陸太遠,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因沒有強大的海軍或者空軍力量,解放軍難以掌控南海。菲律賓、越南則藉機在南海佔領島礁,並開發油氣資源。

儘管中國很早就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甚至這一主張也一度得到了菲律賓的認可,但因為過於強調主權等等原因,「共同開發」油氣資源並沒有真正推進下去,而變成了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爭相各自開發,或者是拉攏域外國家開發,比如,越南與俄羅斯、法國、美國等的合作已有數十年的時間。

無論是在控制島礁還是開發油氣資源方面,中國的被動可想而知。

這一局面從2013年開始發生轉變。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並逐步部署軍事設備。中國對南海有全天候的掌控後,東南亞各國,尤其是菲律賓和越南等,在採取行動前需要思量一番。

當然,菲越等國內發展嚴重依賴南海油氣資源,它們的克制並不意味着會停止在南海的行動。各自擴大海域開發顯然非中國樂見之事。以往越南、菲律賓等在南海海域的開採,北京可以選擇默認,但新的開發和擴張必須要停止。

中國對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等頻頻出手,就是要逼停各方的動作。以往南海各方爭相開發的舊模式需要打破,這是排除外部干擾、讓南海問題回歸到雙邊關係的一步。中國與菲律賓8月底已經達成了聯合勘探的共識,中國與馬來西亞9月建立海上問題磋商機制等都說明成效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