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話說】積極管理「中美脱鈎」 中央外宣不應隱瞞缺點

撰文:蕭予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拉鋸一年以來,中美博弈也在更廣泛的領域鋪陳。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尖鋭對立,一方面是命運多舛的經貿協議,縱使雙方都有達成協議的動力,但現實的複雜也可能導致大國角力脫軌。
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美國將進入2020大選年,中美關係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又將迎來什麼挑戰?貿易戰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中美關係?中美圍繞包括香港問題在內的新爭議,又引發了什麼樣的思考?
圍繞以上話題,《香港01》採訪了中美關係研究學者,從政治、經濟以及大國關係的角度剖析中美關係。
本篇訪談對象為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此為第二篇。

01:美國國會幾乎全票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帶給外界的觀感是美國國內似乎存在某種「敵視中國」的主流意見。

王勇:這需要仔細分析美國對華強硬政策的推動力量有哪些。需要看到的一點是,美國國內並非鐵板一塊,圍繞對華政策存在不同聲音和利益訴求。儘管中美戰略競爭不斷擴大,但是處理得當,中美還是可以維持相對穩定的局面,通過共同利益來緩衝戰略性競爭。美國影響對華政策主要有幾大集團:

第一,美國的戰略鷹派、安全鷹派。他們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目的在於打擊中國崛起,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當前的美國政壇,由這一批人佔據上風。

第二,人權和民主派。他們信奉自由民主和人權的意識形態,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價值觀念以及政治體制與美國不同,中美之間存在競爭關係。過去美國的對華接觸派中很多人都是這些自由派,他們希望與中國加強關係,使中國接受美國的價值觀,並將中國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制中。另一派,是美國共和黨右派,他們從意識形態上強烈反共,人權和民主是他們批評中國的幌子,這些人只對他們眼中中國的這些問題抱有極高熱情,卻無視美國國內包括槍支、犯罪、種族歧視在內的反人權問題,不過,他們也有通過指責中國來轉移國內矛盾的考慮。

第三,以華爾街金融集團和高科技公司為代表的全球化派。他們主張全球化,在美國經濟中處於優勢地位。他們並非感受不到與中國競爭的壓力以及兩國政體的意識形態差異,只不過,他們看待中美關係的視角比較務實。從中美競爭中看到合作,看到企業可以獲利,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能夠佔據更大份額從而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經濟利益。此外,美國的跨國公司和全球投資企業,也都希望中美經貿關係穩定。過去這部分力量是美國對外政策、對華政策的主導力量之一,但是現在他們受到了安全戰略鷹派的壓制,雙方的矛盾衝突較大。

當前的美國政府,對華戰略鷹派佔據話語權上風,圖為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中)。(AP)

第三,美國的農業集團。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美國56%的大豆都賣給了中國,農產品14%-16%也進入了中國市場。所以,離開中國市場將對美國農場主造成很大的打擊。農場主們在意識形態上認同特朗普的保守主義理念,但另一方面又反對美國與中國打貿易戰,畢竟加關税會嚴重衝擊他們的利益。

第四,能源集團。能源集團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過去十年,美國發生了能源革命,減少了對進口能源的依賴,除自給自足之外,還可以進行能源出口,這意味着能源集團佔美國經濟的分量越來越大。他們期望進入中國市場,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美國的中下層民眾中不少支持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其實,中下層民眾從全球化中獲益相對較少,收入提升幅度並不高。美國的中產階級實際上正在萎縮,他們的工資水平比較低,所以不少人反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在此背景下,一經煽動,民粹思想便猛漲,然後便把自身境遇歸咎於全球化。這其實是認識的盲區,他們的種種不如意並不是全球化引發的,深層原因是美國國內調節政策的失敗,財富再分配的政策出現了問題。

美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也被稱為建制派、全球化派。他們信仰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在過去他們主張與中國接觸,但現在面對中國的崛起很不適應。這一部分人當下或是站到了保守派的一邊,或是對過往的對華政策產生了懷疑。這些人其實是中國可以爭取的對象,因為他們的理念和特朗普政府有着根本衝突。

盤點美國的社會政治力量,特別是利益集團,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對華政策問題上美國並非「鐵板一塊」。對中國而言,主要任務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國內的政治和社會要不斷髮展和進步,保持開放的精神才能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同時有效分化和瓦解美國強硬派對中國政策的影響,吸引和團結支持全球化的力量,最大程度穩定中美關係。

01:美國國內不是鐵板一塊,但也應該注意到,伴隨着美國強硬派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最近一段時間「脱鈎」正成為中美之間的關鍵詞。無論是正在被討論的科技脱鈎,還是正在部分成為現實經濟脱鈎,不少學者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中美兩個國家嚴重缺乏戰略互信。

王勇:首先經濟脱鈎,應該是正在發生的事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所謂的「中美國」(Chimerica)情況很難繼續存在,因為其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可持續性。因此,中美雙方的調整是必要的,這種調整也是美國政治變化帶給中國的壓力,同時也是機遇。貿易投資問題需要改變,中國對美國單一市場依賴程度如此之高也並不合理。中國有大量的工廠,生產了很多產品出口美國,但利潤卻非常低。大量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勞工權益也沒能得到保障,這些都需要調整。

經濟脱鈎正在發生,但全面脱鈎並不可能。因為美國的市場目前還離不開中國製造,無論從性價比還是供貨規模來看,其他國家或許可以追趕中國,但都需要時間。中美最大的問題是科技「脱鈎」,這也是當前美國政府正在推動的政策,美國企業站在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的頂端,美國政府採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政策,在短期內將給中國企業造成較大影響。不過,美國的做法也將刺激中國自主創新。

01:中美經濟、科技脱鈎的問題其實並不是簡單的脱與不脱的問題。如果說中美之間必然存在脱鈎的戰略選擇趨勢,是因為兩國綜合國力差距縮小,無法再維持過去的緊密關係。如果說不可能徹底脱鈎,則是因為在現實情況之下,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不可能毫無聯繫。當脱鈎成為大趨勢,中美雙方都需要做的是什麼?

王勇:要管理分歧。中美經濟上有再平衡的問題,在科技上,美國必定會繼續將中國當作競爭對手,限制中國從美國獲得最新科技。

但是,創新是世界性的,美國不可能控制所有的創新源。我認為,美國之外的很多地區,尤其是歐洲地區都在科技上有着巨大潛力,而且它們也看好中國市場。過去中國過於重視美國,歐洲又相對低調,所以存在感很低。但其實,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有非常先進的大學和實驗室,多次斬獲過諾貝爾獎項和其他科技獎項。

01:其實中美博弈這漫長的拉鋸以來,有些反思的聲音也在漸漸出現。近期有學者撰文提出,新時代中國對國際動態的觀察可能存在陷入「深度美國化」「過度自我化」的風險。其中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國外動態的把握。但近年來,隨着新媒體的發展,傳統紙媒的影響力被稀釋,在輿論界開始出現對中國能力的過度溢美,以及對國際事務過於關注的「偏科」趨勢。對此你怎麼看?如何評價中國當前對國際局勢的把握和認知,還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王勇:確實存在這種情況。美國的發展模式、發展經驗以及科學技術僅僅只是多元世界中的一部分,中國過去把過多目光集中在美國身上,過多強調學習美國,我認為,這有很大問題。

另外,無需誇大所謂「美國衰落論」的影響,美國仍然有很大潛力。過去100多年,美國世界第一的地位並未動搖,它的資源、人口、地理位置都有十分巨大的優勢。美國確實有危機,但也有自身調整的能力,但這個調整過程很可能給其他國家帶來傷害。尋找「假想敵」便是一例,冷戰時期美國的假想敵是蘇聯,後來是日本,現在則是中國。美國需要加強國內凝聚力,假想敵是最好的辦法,這也是美國體制的特點,但是帶來了國際關係的大麻煩,我們應該認識這一點。

另外,中國不應盲目自卑,也不能盲目自大。過去中國可能容易自卑,長期向西方學習,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的確值得驕傲和自豪。時至今日,中國更應該注意調整心態,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越來越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一方面應該看到中國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中國還有很多可以學習西方國家的地方。

要以平衡的心態進行宣傳。看到成果的時候對缺點和不足進行反思。世界上沒有一個完美的文化和制度,如果只在宣傳中塑造完美的形象,容易讓人產生認知偏差,其實,過於強調自己取得的成果恰恰是不自信的表現。

尤其是在對外宣傳中,如果過於強調中國特色、中國模式,容易疏遠其他國家,中國的目標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有更開放的胸懷。所以,應當更多強調中國模式中國體制與世界其他國家模式與體制的共通之處,不宜刻意突出「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