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之下的產業鏈轉移不由政客說了算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武漢肺炎肆虐,中國乃至全球不僅面臨着醫療防疫上的壓力和不確定性,這場突如其來的防疫行動更給本就下行的全球經濟以更大的壓力。

這次的突發衛生事件,恰好在全球保護主義抬頭、供應鏈面臨壓力、經濟增長放緩的全球背景之下。這讓中西方的輿論都有所擔憂——以疫情發源地中國為中心的產業鏈,會因此被損害到什麼地步?

1月30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出現「有助於加速工作機會迴流美國」,引來中國外交部以及全球輿論的批評和質疑。

然而2月4日,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接受採訪時再度暗示,疫情對美國的商業投資和生產可能有利,而對美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很小」。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政客的借題發揮。但是這背後產業鏈上企業面臨的壓力則是真實的。

疫情之下的產業鏈承壓

從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關閉中國所有店鋪以及辦公室,到豐田汽車在中國的工廠關閉,再到宜家(IKEA)、優衣庫(UNIQLO)等零售商店關門,疫情對經濟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其中,對中國供應鏈十分依賴的製造業最受關注。

疫情發源地以及感染最嚴重的武漢,是中國的製造業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半導體行業包括富士康(Foxconn)、和碩(Pegatron)、武漢新芯(XMC)和長江存儲等公司在武漢均有業務。受疫情影響的廣東、江西、江蘇、浙江、河南、湖南也聚集着半導體行業的組裝基地。若這些地區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出口受阻,那麼的確可能逼迫美國企業轉移產業鏈。

湖北是中國四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汽車產業約佔武漢市經濟的20%,直接僱用人數高達20萬人,間接僱用100萬人。僅武漢一地就有東風Honda、雷諾(Renault)、PSA集團和通用(GM)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經營的工廠。疫情造成的停工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汽車廠商乃至其他依賴中國供應鏈廠商共同面對的難題。

2月4日,韓國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已經暫停了韓國的部分生產,原因是該公司在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已經停產,這導致現代汽車不得不關閉一條主要的裝配線。如果中國停工的時間延長,那麼現代汽車其他生產線也可能面臨生產中斷。

受疫情影響,特斯拉(Tesla)在上海的超級工廠也可能因停產而蒙受損失。(新華社)

除此之外,化工業、零售業和玩具業的企業都在屏息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情況,為可能受到的影響做準備。

兩個觀察時間點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延長了春節假期,多數企業至少在2月9日之前仍會繼續停工,而從疫情仍在迅速傳播擴散、交通管制和封城、封路越來越多的情況來看,要實現全面恢復生產恐怕很難在2月完成。在春節期間中國服務業首當其衝受到衝擊之後,停工的延長即將帶來對製造業的衝擊。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2003年剛剛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疫情的衝擊對已經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的中國來講,溢出效應只會更大。但是,也正是因為中國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對多數企業來講要下決心轉移製造基地並不容易。公共衛生事件爆發的時間一般來說在半年到一年,這段時間之內或許足以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找到替代的生產線,但是對更多產業來說不足以建立另一套完備的生產鏈條。

拿汽車行業來說,一個汽車基地的建設一般來講需要2到3年時間,人力財力投入巨大,且需要當地本身就具有相當的工業基礎,人力成本的優勢以及配套的上下游企業,生產線的興建和成熟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科技產品更是如此,不僅要依靠完備的基礎設施,還要依託人才優勢,企業考慮的要素非常複雜,政客的一句「促進工作崗位迴流美國」說起來輕鬆,但是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如此不假思索的決策和行動。

總之,在供應鏈全球化的今天,產業鏈如何轉移從來不是政客說了算,而是市場多種因素作用下的結果,在疫情成為最大風險的現在,企業也不得不根據疫情的變化來籌謀部署。

疫情對產業鏈的變化究竟有多大影響,在防疫本身還有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還很難說。 儘管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中國病毒專家相信疫情的拐點可能在未來10天到兩週之內到來,但是病毒是否可能變異、防疫是否出現漏洞、抑或是一個高峰期之後是否還會出現下一個傳播高峰,這都是未知數。

接下來,中國能否將疫情初步控制,在3月實現全面復工,將是觀察製造業被波及的程度乃至疫情經濟影響的一個節點。如果不能,那麼5月作為季節變化的顯著節點,也是秋冬季病毒進入傳播平台期的時間,則是另一個觀察時間。

這期間企業的復工情況如何,對與疫情給產業鏈的影響將具有很大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