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熱門人選講出「絕不坐視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領跑2020年民主黨初選的左翼參選人、國會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月23日播出的電視節目 「60分鐘」(60 Minutes)中回答有關「中國若武力犯台,美國是否會做出軍事回應」的提問時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總統,美國確實會做出軍事回應。他說:「我們不會袖手旁觀,讓侵犯的事情發生,絕對不會。」

對於一位選舉政客,這樣的表態本質上還是服務於選情。這也是標準政客的典型答案。他既要回答地乾脆利落,又要避免留下軟弱印象,這是一個必須把握好的平衡。而且,不能忘記,現在處於競選狀態的桑德斯也是一名聯邦參議員。在整個國會都在討論如何展現對華強硬、遏制中國技術崛起時,桑德斯自然不能忽略這一「華盛頓共識」。

除此之外,還可以從其他三個方面看待桑德斯的這番「強硬」表態。

首先,這是桑德斯輿論公關的一個轉折點,也就是美國主流媒體開始認真對待桑德斯獲得提名的可能性。之前,美國左右兩派主流媒體對民主黨初選選情還有些「觀望」態度。而更多地談及外交議題則是為自己在大選中的「可當選性」做鋪墊,他說得越多,觀點越鮮明,受到的輿論關注度就越高。

而且,這不屬於桑德斯的政策表述,只是回應主持人一個「假設性的提問」。桑德斯究竟會採取什麼樣的對台政策,關鍵要看黨代會民主黨在黨綱中如何表述台灣。而即便黨綱寫入對華強硬的親台表述,也不代表會被「桑德斯政府」採納和執行。

其次,桑德斯並沒有明確將台灣納入「盟邦」(ally)範疇。

在回答這種假設性提問時,桑德斯是在「多邊主義」的語境框架下展開,強調和美國和盟邦結盟,而非單打獨鬥。與此同時,他強調,美國雖有世界上最好的軍隊,但動用武力應當是最後手段,自己也希望儘可能減少無力。這一點符合他2016年初選中的立場。當時身為無黨派獨立議員的桑德斯曾投票反對美國對台軍售。

桑德斯只強調保護美國自己和盟邦的利益,置於台灣屬不屬於美國盟邦,也沒有定論。奧巴馬(Barack Obama)執政時期,台灣更多是合作伙伴。特朗普政府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和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也避免使用「盟邦」一詞指代台灣,而是更多地使用「民主」這種虛詞。

不過,桑德斯難以忽略的一個現實是美國盟邦體系的瓦解,除非美國將來有能力重新修復和重建這種體系。要知道,奧巴馬當年修復小布殊(George W. Bush)時期受損的美國形象花費了8年的時間,而桑德斯即便有機會當選,其想要修復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期受損的美國信譽,也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再者,「中國大陸對台動武」這種提問也有一定的模糊性。

中國大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對台動武,美國才會干預?這就涉及到美國過去20多年所強調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概念。比如,小布殊2001年上台後就曾提到如果台灣受到中國大陸的攻擊,美國才「竭盡所能」協防台灣。結果時任參議員克里(John Kerry)就在國會發表演講,明確表示美國沒有協防台灣的義務。當時克里就反問道,如果是台灣挑釁後中國發起了攻擊,美國難道也要協防台灣?

而且,美國國會《台灣關係法》(TRA)規定,美國總統和國會只有在美國和台灣利益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可以「磋商」,而不是需要直接「干預」。該法只允許向台灣出售防禦性武器,以及維持兩岸軍事力量的平衡,以此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

最後,桑德斯這樣的表態和之前總統參選人或候選人表態向台灣售賣攻擊型戰機是一個道理。對於台灣,美國政客立場多變。美國究竟會採取什麼樣的對台政策,完全取決於執政者上台後美中關係的現實需求。只不過,對美國始終抱有希望或幻想的台灣難免會出現戰略上的錯估,偏信美國會在關鍵時刻捍衛台灣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