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史無前例撥款難解美國家庭之困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美國迅速成為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中心,截至上周六(4月4日),已有41個州份發布居家隔離令,累計確診個案增至超過31萬宗,近8,500人喪生。人們在和病毒對抗的同時,也面臨着社會經濟陷入停滯的緊迫問題。此前,美國國會兩院暫時拋開分歧,快速通過了《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CARES Act,下稱《關懷法案》),動用約2.2萬億美元的財政力量,當中包括直接向家庭發放現金支票,幫助公民度過危機。根據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 Mnuchin)的說法,現金援助最快在4月中旬就可以到達國民手中,但這能否帶領美國家庭走出難關呢?

2.2萬億美元的財政援助,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法案的救助力度之大,是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時通過的刺激方案的兩倍以上。據估計,94%報稅的美國人都將獲得一次性的應急現金。連美國「民主社會主義」領軍人物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不得不說,該法案提供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失業福利擴張」,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將此法案形容為達到美國「戰時投資水準」。其慷慨程度讓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斯科特(Tim Scott)等人在法案通過最後一刻仍然抱怨稱,這將「促使僱員寧願被解僱,也不願去工作」。

美國政府的援助恐怕不會到此為止。總統特朗普已經拋出了另一個「二萬億基礎設施計劃」的想法,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也正在籌劃應對疫情的第四項法案。美國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幾乎是招數盡出,顯示了拯救經濟的決心。

2.2萬億美元的救助法案在3月底通過,眾議院佩洛西簽署時強調「家庭優先」。(AP)

《關懷法案》以家庭優先

《關懷法案》中,有3,010億美元將直接撥給美國家庭,2,500億用於擴大失業保險,3,490億將用於面向小企業的貸款,5,000億將用於企業援助,3,400億用於支援醫保提供商和儲備醫療設備等,地方政府也將獲得1,500億。

法案中多項援助都與個人和家庭息息相關。其中,對個人最直接的援助是,大多數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個人可以一次性獲得1,200美元的現金支付,已婚夫婦除了個人支票之外,每個未成年子女還將得到500美元補助,這意味着一個收入低於15萬美元的四口之家可以收到3,400美元。收入高於7.5萬美元的個人得到的現金逐步減少,收入超過9.9萬美元的個人和收入超過19.8萬美元的夫婦則沒有現金援助。

另外,法案對失業救助做出了重大改變,聯邦政府的每周失業救濟金將增加600美元,增加的付款將持續四個月;即將達到領取失業救濟金限期的人士,可延長13周,新申報者也將被允許獲得較長時期的福利。該法案創建了一項臨時失業援助計劃,幫助那些因疫情而失業或失去部份工作的零散工和自由職業者,該計劃將持續至今年年底,且允許僱主提供高達5,250美元的免稅學生貸款償還福利。

法案還包括「家庭優先」援助計劃,內容包括援助學校88億美元用於學生膳食,155億美元用於聯邦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確保食品券(food stamp)的供應;4.5億美元用於食物銀行(food bank)和其他社區食品分發項目,以保障社會最低層的生活需要。在法案對中小企業、地方政府的援助中,部份資金亦將進入各州不同的社會保障項目。

效果有待驗證

在保守派掌權的情況下,美國政府能夠通過如此大規模的財政救助的確難得,但面對可能急劇上升的失業率,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考驗。

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3月第三周(15日至21日),美國新增失業救濟金的申請突然急漲,逼近330萬份,第四周(22日至28日)更達到660萬份。此前的最高紀錄是1982年創下的69.5萬份,其次是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的66.5萬份,今年3月後兩周的數據分別是此前最高紀錄的4.7倍和9.5倍。在疫情嚴重的紐約,3月份第四周的新增失業救濟金申請個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674%。

上周五(4月3日),美國公布3月失業率為4.4%。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第二季度失業率將達到30%,疫情可能導致4,700萬人失業,失業總人數達到5,280萬人。要知道,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最嚴重時期,美國失業率不過24.9%。相對保守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亦預計,同期平均失業率將達到12.8%,也超過了1982年創下的10.8%高紀錄。

也就是說,疫情帶來的危機可能是美國經濟在過去一百年都不曾經歷的。這也是為何絕大部份經濟學家都認為,有必要採取空前的財政措施,因而普遍認同政府2.2萬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但是,隨着疫情的發展,這些援助是否足夠卻有諸多爭議。

疫情造成的損失可能超乎特朗普想像,白宮很可能採取進一步救助措施。(AP)

民主黨一些左翼政客就認為,這些援助對美國家庭捉襟見肘,比如桑德斯便認為法案並不完美,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表示「這不是我想要的法案」,紐約州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則質疑法案如何對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和小企業負責,「他們突然都斷了收入,還要在4月1日支付租金、抵押貸款,以及其他的重要賬單。」

不少經濟學家擔憂,如果危機持續深化、疫情短期內無法緩解,那麼這一救助方案對家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畢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可能幾個月內都不會上市,而疫苗可能要等一年半,甚至更久。

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馬斯頓(Richard Marston)表示,個人小額現金支票支援是必要的,但與許多家庭所需的現金相比,援助計劃的額度稍顯不足。美國非營利機構「經濟保障專案」(Economic Security Project)聯席主席福斯特(Natalie Foster)質疑:「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1,200美元是平均租金,第一張支票已經花光了,之後他們該怎麼辦?」 華盛頓智庫「經濟創新組織」(Economic Innovation Group)的負責人則認為,防止大規模倒閉和裁員所需的貸款規模,可能比目前提供的大四至五倍。

雖然很多經濟學家都表示一次性的援助力度並不足夠,但按照美國政府現時的財政狀況,持續進行如此高強度的財政援助並不現實,長遠而言更可能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

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還要看其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圖為紐約中央公園臨時搭建的緊急醫院。(AP)

當美國人放下驕傲開始求助

應該說,2.2萬億美元的財政法案體現出美國政府在危機時刻的凝聚力,對疫情之下的美國經濟來說很有必要,但對於美國家庭而言,這一法案很可能只是杯水車薪。

上月底,《紐約時報》披露,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不得不為基本生活所需向慈善和福利機構求助-從大學生到倉庫工人,從便利店的職員到餐館老闆,從私人健身教練到自由設計師,愈來愈多從未想過自己需要政府援助的人出現在食物銀行、社區服務中心、非牟利組織的門口,甚至很多人開始在網絡眾籌平台GoFundMe上求助,只為能把食物放上自己和家人的餐桌。

要知道,求助在美國文化裏往往是貧窮和弱勢的代名詞,而且是缺乏能力的體現。在篤信「努力工作帶來回報」的美國人心中,伸出雙手甚至是羞恥的。這種情況足以說明疫情對美國普通家庭的影響之大,同時也反映出政府援助的乏力和不足。

要注意的是,大量零散工、個體商戶、以小費作收入的人很可能沒有工資記錄,因而沒有報稅,這將影響他們取得政府的現金援助。美國稅務局(IRS)在上周一(3月30日)向平常不報稅的居民提供簡易報稅指導,還取消對老年人的報稅要求,但仍不免有疏漏,尤其是那些沒有正式官方檔案或有語言障礙的移民。

近年來,零工經濟在美國增長迅速,諮詢公司安永曾預測,到2020年,每五個美國員工中將有一人從事零工經濟。對於這些人,政府的福利和保障措施本就不足,疫情之下失業風險極大,失業救濟的擴大能否維持他們的生計,仍有待觀察。

另外,美國去年居民儲蓄率為7.9%,雖然較此前有所提高,但若頓失收入,情況並不樂觀。根據美國聯儲局去年對美國家庭的調查,2018年,美國21%的人表示自己沒有經濟上的緩衝資金,若遇上400美元的意外支出,那麼每十個成年人中就有三個或無法支付其賬單。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今年3月下旬的民調顯示,88%的受訪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構成重大威脅,近半受訪者說疫情造成他們個人的財務危機。這些財務狀況脆弱的家庭,靠救濟金和現金援助是無法長期維持的。

結合美國零工經濟的盛行及家庭應急資金的缺乏,可知一張1,200美元的支票難解美國家庭之困。2.2萬億美元的財政支出無疑體現了美國拯救經濟的決心,但美國家庭在危機下需要的,可能遠不止如此。

上文刊登於第20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6日)《史無前例撥款難解美國家庭之困》。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