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女神沉默背後 昂山素姬為走入建制 與軍方的政治妥協與角力

撰文:高紫恩
出版:更新:

一年, 說長不長,說短亦不短。不過卻足以令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國際形象插水。
一年前,她出席聯合國大會回應羅興亞人的問題,滿懷信心地說緬甸不怕國際審查;一年後,素姬缺席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素姬坐視羅興亞人受迫害,有輿論更認為昔日的「民主女神」不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素姬屢受國際輿論攻擊,在周二的全國演講中亦遭指欠態度,她與緬甸軍方的關係,或可部份解釋她的沉默。

昂山素姬2016年在聯合國大會上,回應在若開邦,數以萬計羅興亞人生活環境欠佳,以及他們與佛教徒的衝突。(路透社)

一年前,素姬在聯合國大會上,回應在若開邦數以萬計羅興亞人生活環境欠佳,以及他們與佛教徒的衝突。

我們承諾(找出)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為各邦所有社群帶來和平、穩定和發展。我們政府正在採取一個全面的做法,令短期和長期計劃都很以發展,目標是宣揚互相諒解和信任。
昂山素姬

素姬光環掉下 受國際輿論鞭撻

羅興亞武裝分子與緬甸軍方在8月25日爆發衝突,軍方大規模報復,放火燒村,惹來聯合國譴責此舉是一場「種族屠殺」。國際輿論紛紛批評素姬一直未有為羅興亞人發聲。

在昂山素姬周二(19日)發表全國性電視講話後,《紐約時報》以題為「昂山素姬,一個改變很大的標誌,迴避了羅興亞(問題)的指控」(Aung San Suu Kyi, a Much-Changed Icon, Evades Rohingya Accusations)的文章作報道,反映西方輿論大多猛烈鞭撻素姬的羅興亞人的態度。

《紐約時報》的報道題題形容昂山素姬已經有很大改變,又斥責她在電視講話上迴避了對羅興亞(問題)的指控。(網上截圖)

仰光著名政治評論員席都昂敏(Sithu Aung Myint)為素姬辯護,他說:「軍方明顯很想把羅興亞人趕出(若開邦)這些地區,但素姬政府並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美國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亦言:「素姬很了解此事,她是很在乎的」,又言「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對素姬的判斷抱有信心」。

羅興亞遭屠殺,事件觸發示威,示威者要求當局停止暴力對待羅興亞人。(路透社)

夾於軍方與佛教組織之間 素姬左右做人難

素姬擔任國務資政掌權近一年半,她在羅興亞人問題上左右為難,只因她被夾在軍方與佛教民族主義組織之間。

羅興亞人與緬甸人民的矛盾早就植根當地,緬甸民眾普遍認為羅興亞人是從孟加拉(Bengalis)而來的入侵者。

英國在19世紀末三次英緬戰爭戰勝後,把緬甸納入其殖民地,其後引入大量孟加拉移民,而羅興亞穆斯林就是其中之一,原居此地的若開人認為他們變成次等公民,遭到孟加拉移民的迫害。歷屆政府都拒絕承認其公民身分,羅興亞人因此受到嚴重歧視。

當地極端佛教組織如969運動及緬甸種族佛教保護聯合會(Ma Ba Tha)更為這股反羅興亞人情緒煽風點火,他們指責穆斯林對佛教構成威脅,穆斯林迎了娶佛教女信徒,而他們的人口增長比佛教徒更快,更指羅興亞人策劃了恐怖襲擊。969運動除了發起行動杯葛穆斯林商店外,更會攻擊當地穆斯林。佛教僧侶在2013年,帶領民眾去燒毀緬甸中部一個穆斯林社群,造成40多名穆斯林死亡。

軍方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被稱為緬甸國內「地上最強的人」,他對羅興亞人的態度亦非常強硬,他9月16日在Facebook上指控所謂的「羅興亞人」只是「孟加拉極端分子」,想在若開邦建立勢力陣地,他們並非緬甸國內的少數族群。

他們從來都不是緬甸內的族群,卻想獲得承認為羅興亞人。孟加拉人問題是一個國家民族的問題,我們要團結一致,確立真相。
緬甸軍方總司令敏昂萊
緬甸軍方總司令敏昂萊被稱為國內「地上最強的人」,他對羅興亞人的態度亦非常強硬。(VCG)

「緬甸最強」軍頭敏昂萊 斥羅興亞人非我族裔

敏昂萊在2015年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表明,「我們不容許使用『羅興亞人』這個字,他們是孟加拉人。這些人並不是我們的族群,他們不屬我們的民族,他們來自孟加拉。」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亦不曾施加壓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雖然表示,中方反對在若開邦發生的暴力襲擊,期待盡早平息戰火,但緬甸的印度專家基帕根(Nehginpao Kipgen)認為中國會阻止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緬甸軍方。

他認為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緬甸軍方是最有效的方法,為軍方增加壓力及形成一個痛點,但卻難以實行,因為「中國持有否決權,而且是緬甸的親密盟友,或許再加上俄羅斯的支持,中國將會阻止這措施」。緬甸軍方需要面對的國際壓力亦會較少。

羅興亞人在孟加拉的難民營設施簡陋,部分甚至無法擋雨。(路透社)

素姬凌駕總統之上 仍顧忌軍人權力 

素姬日前在全國講話中,形容緬甸民主體制是年輕及脆弱的。她當上了國務資政,她的兒時玩伴廷覺(Htin Kyaw)出任總統,素姬早言會「凌駕在總統之上」,但軍人在政治上執掌大權,令素姬多番顧忌。

緬甸在2015年大選迎來了25年來首次自由選舉,全國民主聯盟在2016年大選中贏得近80%民選議席,文人政府上場。但正如素姬所言緬甸民主體制是年輕及脆弱的,軍方依然大權在握。

軍方在緬甸國會中佔有25%的席位,若要修改憲法,則需要獲得國會逾75%的贊成票。
緬甸憲法第436條

在2008年制訂的憲法規定,國會議席的四分之一必須留予軍方,讓軍方成為「關鍵少數」,手持重要票數阻止修憲。軍方更設立一個政變機制,讓國防部和安理會擁有權力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奪取權力。

而國防部、內政部及邊境事務部這三個重要部門,亦規定只能由軍人領導。在這局面下,素姬未能輕易與軍方反面,否則她數年來為走進政壇,所花的心血都會付諸流水。

在2015年大選期間,昂山素姬支持者參加其競選集會,街上湧現民眾支持的旗幟。(VCG)

若為「羅興亞人」出頭 或導致雙輸局面

緬甸曼德勒區(Mandalay)首席部長卓敏孟(Zaw Myint Maung)說:「我們正步向民主的大門,但我們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全國民主聯盟雖然在國會中勝出,但緬甸在邁向民主的道路上,仍然步步為艱。

若然素姬為了羅興亞人的問題與軍方對抗,加拿大評論員利迪(Jeremy Luedi)分析,結果僅會導致雙輸的局面。昂山素姬並無軍權,除了未能為在羅興亞人問題上發力,而且更會令支持者疏遠她。

悉尼大學社會及政治學系教授博加斯(Jonathan Bogais)說:「如果她要致力保護羅興亞人,那她便會失去許多佛教徒的信任,繼而削弱她的地位。情況復雜,軍方亦一直在背後,她的控制權不大。」若然軍方為此向素姬報復,更會威脅到國家的民主進程。

牛津大學的緬甸研究人員沃爾頓(Matthew Walton)指,全民盟政府可以控制的,僅是訊息發布的內容,惟有當地民眾對於羅興亞人並不感同情,而全民盟在2015年大選中,更未有派出任何穆斯林候選人參選,反映全民盟並沒有視羅興亞人問題為首要處理的事件。

如果她要致力保護羅興亞人,那她便會失去許多佛教徒的信任,繼而削弱她的地位。在如此復雜的情況,軍方一直在背後,她的控制權不大。
悉尼大學社會及政治學系教授博加斯
素姬在去年出席亡父昂山將軍的紀念儀式時,敏昂萊代表了軍方首次出席,一同向緬甸獨立英雄致敬。(VCG)

民主女神的妥協

素姬被軍方斷斷續續軟禁了15年,在2010年突然獲軍方無條件釋放。對於軍方態度的轉變,當時有輿論猜測素姬與軍方,甚至是美國政府、歐盟及商人達成了秘密協議,以換取獲釋。

BBC報道則分析指軍方或是擔心繼續延長軟禁素姬會引起軒然大波,而且軟禁素姬會惹來國際輿論批評,繼而令前軍政府領導人丹瑞蒙上「昂山素姬事件」的污點,軍方才下此決定。

素姬自此亦把全民盟逐步帶入政治舞台。全民盟在2011年年底決定不再杯葛選舉,讓全民盟參加2012年的議會補選,在2016年大選前,素姬亦多次與軍方協商,提出讓軍方保留政府內重要位置,以換取讓素姬擔任總統,雖然素姬未能如願,但最終文人政府在一片和平的局面,帶着民眾期許上場。

素姬去年出席亡父昂山將軍的紀念儀式時,敏昂萊代表了軍方首次出席,一同向緬甸獨立英雄致敬,向外界展示了兩者的團結。

素姬盛年時步入了緬甸政治渦旋,被冠上「民主女神」名譽,如今她因羅興亞人成為了箭靶,為軍方暴行擋箭。她奉行政治實際主義,希望換取時間令全民盟的權力逐步增加,直到不再需要顧忌軍方。然而,今年已72歲的素姬為了實現緬甸未來的藍圖,在羅興亞人問題上究竟可以犧牲多少,在她有生之年能實現團結整個緬甸的宏願嗎?

(綜合報道)

美國國會在2008年決定向素姬頒發國會金獎,但疑於當時仍被軟禁,無法領獎,她延至2012年才到國會領獎。(VCG)